APP下载

夯实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基础

2018-02-07应瑛

浙江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政务浙江转型

□应瑛

袁家军省长在4月2日的省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并强调要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先导,撬动经济和社会数字化转型。

政府数字化转型涉及诸多方面,其中,意识观念转型是前提,政府职能转变和流程再造是关键,而数字化则是基础。浙江历来在政府数字化建设领域处于全国前列,先后通过实施“金字”系列工程等电子政务项目,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大量汇集;通过深化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打破数据孤岛;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型政务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年度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显示,2015-2017年,浙江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浙江政府数字化领域仍有一些“老顽疾”尚未根治,仍有一些“硬骨头”需要啃,仍有一些“攻坚仗”需要打。

首先是数据归集。当前政府归集数据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部门报送,直接针对数据源头——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或个人,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智能终端自动采集的数据相对较少。部门出于某种目的存在的对原始数据进行“二次加工”的可能,大大降低了政府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与之相对,掌握在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和平台型企业手中的海量数据,往往是不加修饰、更具价值的“一手”数据。

其次是数据共享开放。最近,听得一则趣闻,浙北某县的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整整花了半天时间办理一个日常可以“60分钟快办”的不动产交易登记事项,原因是在民政部门婚姻信息未充分共享的前提下,服务中心窗口人员需通过传统方式人工审核当事人“三婚三离”的婚姻关系。数据壁垒对政府办事效率的影响可见一斑。另据省委网信办提供的统计数据,浙江已经对外开放的282个数据集,多是单位地址数据、政府审批统计数据,涉及经济运行、实时交通、物价等与民生信息相关领域的数据相对较少,元数据也不尽完善。

再次是数据应用。政务大数据的分析应用需要大量先进技术和人才的支撑,单纯依靠某个政府部门的内部力量很难完成。但与此同时,很多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市场主体,尤其是了解政府需求、熟悉政府业务的智库机构却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所幸的是,已有一些开明的市县通过政企合作、政事合作,打造出诸如“城市数据大脑”“工业企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等典型案例,但此类“盆景”要变成“风景”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是数据安全。当前倚重单一企业主体近乎垄断性地建设大数据云平台,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迫切需要政府及时加强有效监管,重点是围绕数据产权界定、数据隐私保护、政企责任归属等方面建立一整套体系性的、严密的数据规范和标准,确保在尊重数据所有者权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参与主体的技术红利、创新红利。

作为数字经济先发省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探索者、先行者,当前的浙江更需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坚持“两个一”,既要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又要紧紧扭住“最多跑一次”改革这个牛鼻子,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力争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政务数据资源快速流动、充分共享、有序开放、有效应用和安全管理,夯实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政务浙江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