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人本管理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

2018-02-07林筠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馆员管理人员图书

林筠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图书馆,广西柳州54500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机构,对于知识的传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当前阶段,网络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读者对于图书阅读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图书馆也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因而倡导和推行“读者第一”的人本管理理念成为当前图书馆创新与优化的重要方向。

2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实质不是简单的权利掌握,而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即将馆员作为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主体,在明确其管理态度的同时,让馆员能够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行思考,最终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工作秩序。从整体角度分析,图书馆对于教育的作用,如对人才的培养、投资和选择是不具备针对性的,而图书馆馆员对于人才的服务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因此,馆员作为图书馆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调动是提升图书馆地位、实现图书馆顺利发展的根本[1]。

3 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1 人本管理是高校图书馆进行全员办馆的思想基础

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图书馆的办馆思想面向馆员和大众进行转变,另一方面,图书馆人本管理思想倡导人人都是图书馆的一分子,让每一位馆员都树立其主人翁意识,进而能够提升其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实现全员办馆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全员办馆的实现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通过管理体制的变化逐步实现民主管理和全员管理,让各级工作人员都可以畅所欲言,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出建议或意见;

第二,逐渐制定出科学、合理地图书馆人本管理政策,让多数人进行图书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提升;

第三,深入基层、了解基层,高校图书馆的主要领导者需要对图书馆基层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加强与基层馆员的沟通和交流,进而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2]。

3.2 人本管理是图书馆自身发展建设需求

考虑到当前背景下,图书阅读需求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发展,图书馆需要改变传统“以物为本”的管理观念,从读者的需求出发,对图书馆图书资源的采集、整理、咨询和分析等方面进行更新和完善,使图书馆能够在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图书信息资源服务。同时,当前阶段,创新已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流,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在具有较高专业能力水平的同时,也应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进而能够对图书资源的管理进行优化和创新,满足现代化的阅读需求,实现人本管理理念的有效应用[3]。

3.3 人本管理是高校图书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信息化技术空前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和服务模式,需要各图书管理人员不断充实自我,进而能够拥有更加全面的知识面,最终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这一社会趋势。近几年,各高校图书馆业务相继实现了从传统信息服务向网络信息服务的转化,这是因为,传统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内容的需求,而各种专业的文献内容都可以从网上进行获取[4]。因此,各高校图书馆需要运用人本管理的思想,为特定用户制定专门的服务内容,提供人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从而能够让图书馆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4 人本管理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4.1 完善图书馆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贯彻和实施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的基础,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建立和完善人本思想下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并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人本思想下的图书馆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能够通过对自身状态的调整及对工作条件和环境的认知,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高校图书馆通常具有三大组成部分,即馆舍、馆藏和管理人员,其中管理人员作为实现图书馆建设的存在,是高校图书馆最活跃也最核心的部分,因此,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予以调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图书馆激励机制的建设中,人本管理思想的融入,可以让激励机制更加符合管理人员的基本诉求,进而能够让员工更好地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融入人本管理思想的激励机制也可以对将人际管理与工作环境联系起来,对管理人员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进而能够在良好的图书馆管理氛围中,实现更好的发展[5]。

4.3 提高服务水平

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受环境和各种因素影响,图书管理员中普遍存在着不思进取、怠惰的工作现象,而想要扭住这种懒怠现象,就需要加强对图书馆员的思想教育,培养其积极性和创新性,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重视图书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并且在实现自我要求的同时,对管理办法进行创新和优化;第二,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增强图书管理员的团队建设,强化其团队协同意识和精神。只有在相互协同与合作的团队管理方式下,才能集思广益,为促进图书管理的创新而献计献策,推动图书管理的高效实现。

4.4 给予读者关心和尊重

图书馆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公益性机构,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需要对自身工作性质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并且能够以及平等的态度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不能够对读者的身份、性别等进行歧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环境较为简单,但是其管理人员也不能因此而懈怠,而是需要利用自身丰富的专业技能为读者提供服务,使读者能够有效获取其所需的文献资源。同时,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还要对读者的建议或意见进行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予以采纳,使高校图书馆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除此之外,图书馆管理人员在面对读者的求助时,需要对其问题热情、耐心地进行解答,对读者的需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地帮助读者,图书馆服务的质量会真正得到提升,读者也会对图书馆产生信任。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本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使其成为众多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其应用在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同时,也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图书馆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相信我国图书馆在人本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必将会有巨大的进步和提升。

猜你喜欢

馆员管理人员图书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班里有个图书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