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味道也是乡愁
2018-02-07彭元正
日前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3》,使我又增添了对乡愁的眷恋和理解。
每到过年,我们都会想到乡土、亲人和家里的美食,思念和嘴嚼似乎是春节期间最先涌上心头的味道,无疑它隽永、绵长,充满温暖的力量。
今年狗年的春节,我分别回了两个家—生我养我的安徽六安老家和岳父母的辽宁盘锦的家。吃了南方和北方的两家菜,品尝了两个饭桌上所表现出来的别样的乡愁,让我对“吃”的态度又有了新的升华。
《舌尖上的中国》是在说吃的味道,而春节的意义好似就是来证明那舌尖上的特殊味道。试想想,如果没有了吃,没有好吃的,那这过年的味道又该是一个什么滋味,这过年还有什么意义?说“有学问”一点,民以食为天,过年以吃为乐,这正是我们中国人热爱生活的体现。爱吃,是一种态度;能吃是一种乐趣;会吃,是一种学问。美食给人身体上的愉悦,爱情给人心灵上的满足,当美食遇到爱情,便幻化出了人世间极致的美好。
笔者很是对《舌尖上的中国》编导所蕴藏的深刻含义表示惊叹和崇敬。人的文化,也是吃的文化;吃的文化,也是人的文化。记得梁实秋有部散文集《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专门说“吃”的,应该说都是名篇,看后会使你掩卷沉思,百思而得其味。他的这部集子的书名是源自苏轼的词:雪沫乳花浮午盏,寥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意思是说,人间真正有味道的是平凡的欢愉。苏东坡是历史上著名的美食家,他对生活和食物的理解与梁实秋是不谋而合的。
梁实秋书中这些记忆的味道,唤醒的不只是对食物的眷恋,更承载了对人和过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带来的是一种情怀,一段回忆,一片乡愁,一种人生。春节期间,当你读到这本书,一定会联想到家乡的美食、家乡的味道,这种对于家乡的眷恋是属于味蕾的,也是属于源头的,它总是让你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难道不是吗?东北的“酸菜大白肉宽粉条”之乱炖,就是怎么让我“可劲造”(使劲吃)也造(吃)不了多少;而老家的“小酥肉豆筋小油菜”之锅子,一拿起筷子却怎么也吃不够,这或许就是当初的味蕾记忆吧?!
其实味蕾也是对不忘初心的诠释。
应该看到中国人好吃是个美妙的传统文化。舌尖上的记忆犹如回味中国人吃的巨型饭桌,大有一种历史的骄傲的感觉。千年之前的《古风》不说,很久远的“满汉全席”也不说,就说我们的“东坡肉”、臭鲑鱼和“江公豆腐”等美食,那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吃是我们舌尖上的典籍,也是活着的、在我们身边的典籍。第一个美食家我想一定是孔子吧,他是想透过建立饮食新秩序,以使他的思想能被日常生活化,从而潜在地教化人心:好吃勤耕是美德,好吃懒做要不得!孔子编订《诗经》,在我看来是最具仁爱之心的举措,熟读《诗经》三百篇,逃荒路上难饿死,也难病死。一部《诗经》,其中就有许多可吃的东西,圣人让我们多识草木鸟兽之名,就是来丰富我们的食物来源。
中国人好吃,我觉得不应该是难以启齿而羞愧的事情,而是值得骄傲的文化,因为这既是对人生的一种最基本的生活态度,也是一个国家的最基本的文明!记得很清晰—2016年底我随团参加德国的汉堡峰会,在近千人的大宴会厅里,一位来自德国石油化工的企业家在席间冲着酒劲对我说“你们中国人好吃”,我也没客气的回答说“地球上的所有人都好吃,只不过是中国人好吃的更有文化罢了”。在笔者的眼里,英国的“华兹华斯牛排”或“高尔斯华绥炸肉片”,是不可思议的。华兹华斯高唱什么“简朴的生活和高尚的思想”,但它竟忽视了精美的乡土食品。要我说,中国人的高尚思想也包括吃的文明,而中国的土菜或许更是这个文明花园里的一朵特别好看的花。
笔者看了《舌尖上的中国》“收获”真大,对于中国人的“吃”又有了新的味嚼:好(hào)吃是骄傲,好(hǎo)吃更是骄傲!尤其是那些家常菜肴、街巷小吃被反复咂嚼味道好极了!我们吃的是回忆和乡愁,吃的是文化和传统,吃的是至味至美的境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