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时代 明确新任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做好机构编制工作
2018-02-07孟凡友
●孟凡友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指出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时代坐标,为明确下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长春市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准确把握中央改革目标要求,切实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支持和体制机制保障。
一、明确新任务,开启新征程,切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使命担当
党的十九大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全面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机构编制部门要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围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方面作出的重大部署,明确承担的改革与服务保障任务,探索新路径、谋划新举措、体现新担当。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机构编制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完善政权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要站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及其对党政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认识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将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的各领域各环节,不断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为各领域改革提供支撑。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围绕加强党的领导,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方案,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科学履行机构编制部门职责。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机构编制部门要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特别要紧密结合长春市的实际,抓住发展还不充分这一突出问题,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快服务发展上;要在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多关注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体制机制障碍,主动在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职能配置、调度机构编制资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抓重点、补短板,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切实为各项事业顺利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转变机构编制管理思路。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升站位、拓宽视野,积极主动创新,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现“三个转变”。管理理念由偏重外延式扩充增加向主要依靠内涵式优化提效转变。以组织体系优化、机构编制精干高效为目标,实行优化存量与严控增量相结合,外部管控与内部调整相配套,严格控制新增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通过集中梳理调整和对增量严格管控形成的倒逼机制,推动部门内部机构编制和职能配置不断优化、管理进一步创新升级。管理方式由偏重审批管理向更加注重全程管理转变。改变以往的管理习惯,注重从全局和宏观的角度研究问题,加强系统设计,强化规则制定和制度约束,由过去主要依靠审批进行管理转为“审批—运行评估—调整完善”的全程化跟踪管理。管理内容由偏重机构编制管理向更加注重职能管理转变。坚持以职能配置为核心,加强对职能配置和职能履行情况的研究,着眼于促进部门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合理确定机构编制,有效发挥机构编制的支撑保障作用,实现机构功能和编制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围绕加快长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目标,凝聚服务保障的不竭动力。机构编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机构编制部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准确把握长春市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把有限的编制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保障民生需求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倾斜,围绕打造经济量级、城市能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五个升级版”,实现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法治优良、功能完善、生态一流、人民幸福“六个目标”,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办法,研究提出促进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在支持新区、开发区等新的增长点创新发展上培育动能,在补齐事业发展短板上精准施策,在服务人才发展战略上开动脑筋,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持续发力,更好地发挥机构编制工作在合理配置执政资源、构建高效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基础和能动作用。
二、科学谋划,克难攻坚,切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深化改革的务实举措
机构编制部门要勇于在改革进程中开拓前行、体现担当,既要当好编委和各级各部门的“办事员”“服务员”,也要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研究员”“操盘手”。要扎实做好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围绕十九大部署的系列重点领域改革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和各方面意见,做好政策方案的预研储备。要在深入研究和推动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上多下功夫,促进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效。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着力解决分工过细、职责交叉等问题。推进长春市委、市政府机构设置更加精干高效,权责关系更加明晰准确,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努力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事分开,为全面推进改革做好准备。根据吉林省关于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要求,推进事企分开,区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情况分步推进改革。认真落实国家和吉林省关于行业改革要求,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完成推进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改革相关的机构编制调整工作。扎实做好其他改革。有序推进设立监察委员会、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等改革,按分工完成好改革相关机构编制调整工作。
三、统筹优化,控调结合,切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创新管理的有效方式
对机构编制工作而言,保障发展是硬任务,严控总量是硬要求,创新挖潜是激活资源、优化配置、化解矛盾的破题之要。近年来,长春市编办认真执行中央和吉林省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在连续十年实现机构编制“零增长”的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构编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机构编制部门要以抓好“两个统筹”为引领,在优化管理上出实招,在盘活挖潜上谋实策,在科学配置上见实效,切实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准、用活、用精。提高站位、科学管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定位机构编制工作,用统筹的方法妥善处理好严控机构编制与保障发展需要的关系。切实强化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坚持依法依规、充分论证,以构建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为目标,不断强化科学管理、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的意识,推动机构编制管理提质增效。严控总量、科学配置。继续坚持机构撤一建一,编制内部调剂、按标准配备。在市直党政群机关实行部门领导职数总量控制,在总控制数内统筹平衡核定各部门领导职数,进行动态调整。牢固树立“大编制”观念,以职能运行管理为核心,以调查研究掌握各部门单位编制实际余缺情况为抓手,将职能不饱满、编制闲置沉淀的部门单位空余编制适量收回,纳入全市机动编制统一管理,用以保障重点工作;确需增加编制的,坚持从严原则,在现有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深入调研、科学决策。坚持调研先行,认真落实好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日”制度和编办干部联系服务对象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全体干部职工有计划地深入实际对机构编制运行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和评估,定期梳理汇总情况,跟进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为控、减、调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四、全面从严,持之以恒,切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提升自身水平的实际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的工作部门,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自身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之以恒抓实抓好。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见成效,确保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打牢思想根基。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从严管理队伍,加强廉政教育,开展廉政谈话,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内控机制,用好外部监督,有效发挥廉政预警功能。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大意义,切实将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具体规定落到实处。规范公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树立机构编制部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