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提质成效明显 制约因素亟待破解
——浙江制造业企业质量提升情况调研报告

2018-02-07韩冰

浙江经济 2018年5期
关键词:提质产品质量制造业

□韩冰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质量是一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省委省政府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制造”向“质造”的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依然突出。

为了解浙江制造业企业质量提升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于2017年12月对浙江9个市156家制造业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从调研结果看,制造业企业质量提升成效显著,质量意识普遍提高,提质增效投入逐年增加,制造业正在努力实现从高速到高质的转变;同时企业也存在资金紧张、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创新技术能力不强、质量管控体系不健全、行业标准滞后等问题,亟需加大质量提升扶持力度。

质量提升工作现状

质量提升带来效益提高。近年开展质量提升工作以来,制造业企业质量提升产出成效明显,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企业利润普遍提高。调研显示,98.0%的企业表示产品质量提高,其中60.6%表示“产品质量明显提高”、37.4%表示“略有提高”,仅1.4%表示“变化不大”;另有0.6%的企业未开展质量提升工作。近九成企业表示质量提升投入产出情况“很好”或“较好”,其中21.9%的企业表示情况“很好”、67.1%表示“较好”,另有11.0%表示“一般”。超八成企业表示利润明显上升或略有上升,其中26.2%的企业表示利润“明显上升”、60.7%表示“略有上升”,另有12.4%表示“变化不大”。

质量提升投入逐年递增。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在质量提升方面的主要举措是加大资金投入,认同率高达82.7%。156家调研企业2015-2017年用于质量提升的户均资金投入分别为538.5万元、652.5万元、1147.8万元,分别占全年营业收入的2.0%、2.2%、3.1%。特别是2017年户均资金投入比上年增长75.9%,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加快。企业对质量控制的人力投入也比较重视,数据显示,制造业企业平均投入质控的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8.6%。

质量意识普遍较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普遍提高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调研的156家企业中,有129家企业认为要在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最关键的因素是“质量”,认同率为82.7%;有23家企业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技术”,认同率为14.7%,而技术正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根本手段。两者的认同率之和高达97.4%,说明质量提升、以质取胜已成为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

提质增效多措并举。调研发现,企业提质增效工作方法多样,举措丰富,不再停留在原有单一模式上。数据显示,在质量提升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中,企业认同率排在前三位的措施依次是“增加相关资金投入”(认同率为82.7%)、“重视相关人才引进和应用”(认同率为79.5%)和“完善企业产品质量相关奖惩措施”(认同率为74.4%);“实施卓越绩效评价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专设质量控制领导机构”的认同率也超过了50%。部分企业还开展与高校的合作,设立专门的研究院、检验所等质量开发研究和控制检验部门,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有的企业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邀请专业人员授课,营造学习氛围,创造学习环境,提升全体员工质量要求意识;有的企业及时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改进现有产品生产工艺技术、检测技术,注重改进工作流程,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方法更好地实现质量提升。

对当地质量提升工作落实情况满意度较高。在调研中,企业对所在地落实质量提升工作情况做出了客观评价。企业普遍认为,浙江省质量工作大环境的改善对企业提质增效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企业满意度较高。其中“开展质量提升示范活动,实施质量管理升级计划”“优化用地、用水、用电、排污、信贷等资源要素配置”等认同率达到80%以上。但对于“加强品牌建设制度供给,建立品牌三级梯度培育体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入第三方品牌认定评价”“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开展品牌训练营等培育活动”“强化公共服务精准供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众的差异化需求,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和“创新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体制,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建设标准”等项目的认同率均不足70%。由此可以看出,各地的品牌建设有待提高,公共服务多元化、精准化供给体制亟需进一步增强。

质量提升中遇到的困难

企业用人难。人才是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但企业一直受“用人难”的困扰。人才引进难。有企业反映所在地没有统一的人才引进平台,或是即使有相应平台,但人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有小微型企业反映,在人才引进上竞争力不够;还有企业反映市场上的“猎头公司”良莠不齐,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人才留用难。多数制造业企业地处城市远郊、开发区,不利于吸引高层次人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后三年内就会“跳槽”到发展空间更大的城市和企业。有实力的企业为此在上海、杭州等城市专门建立科研部门稳定高层次人才。一线工人流动性大。如湖州某塑料电器有限公司对一线工人需求大,但工作辛苦本地工难招,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常有员工培训上岗没多久就突然离职。

资金压力大。多家企业表示,资金是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的保障,无论是引进人才、提升设备、研发项目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质量提升所带来的效益产出周期较长,企业资金压力大,造成质量提升工作计划无法完全落实。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增加,资金回笼周期变长,流动资金紧张,对质量提升的投入能力有限。银行又因为管控风险,紧缩贷款,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和传统行业企业,银行惧贷、惜贷,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门槛高、数额小的问题更为突出。如某袜业有限公司反映公司因担保、互保问题、贷款平移、代偿等原因影响,导致企业现金流严重短缺;某纺织有限公司反映,银行对纺织企业新的贷款需求进行了限贷,原有的贷款到期后转贷也非常困难。

技术和设备拖后腿。技术和设备主要依靠进口。部分大中型企业的核心技术和高精仪器主要依靠进口,价格高数量少,无法适应企业产品的提质需求。部分小微型企业技术陈旧、设备落后,加上缺钱缺人,提升产品质量难度大。部分企业表示缺乏技术交流平台,无法获取先进技术信息。技术工人不足。当前自动化、信息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这些生产设备对提高产品良品率、提升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生产设备同样对操控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国内由于技术工人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使得先进设备的利用程度不够。如某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引进一批德国的自动化机床,但苦于没人会操作,企业后来专门组织工人赴德国学习,但工人素质难以达到要求而造成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学成回来的工人依然无法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

行业标准滞后或不统一。行业标准滞后。有企业反映,国内对一些行业的产品质量、功能及安全性能的检测和界定缺乏统一而又精确的标准,影响企业质量提升工作的开展。如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反映,部分医药产品既无行业标准也无国家标准(如辅酶Q10),导致无序竞争;另一家制药企业则反映,国家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时对原研药没有作出明确规定,鼓励注射剂开展仿制药一致性,但后续的具体细节也没有明确,缺乏标准性和可操作性。行业标准不统一。如在食品行业,冷饮饮品行业标准雪泥为-22℃,冰棍、雪糕、冰淇淋为-18℃,同一贮存冷库无法进行操作;生产许可审查过程中,冷藏食品归属于糕点审核细则,但糕点类标准又无法执行。还有企业表示,企业之间质量管控能力存在差异,为企业提供原材料和配套服务的上游供应商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不强,无法达到下游企业产品整体质量标准,影响产品整体质量提升。质优价高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产品质量提升意味着生产成本提高,但在无序“价格战”中,优质高价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使得企业在“高质”与“低价”的矛盾中难以取舍。如部分行业(如电气、纺织、小五金等)准入门槛低,有些小微企业以低质低价产品投放市场,催生价格战破坏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对促进质量提升的建议

强化质量意识。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间有针对性开展质量提升示范活动,组织质量管理、品质提升、品牌建设等先进企业评选,注重企业间的差异性,激发各行各业的提质创新活力。政府举措应由单向性的鼓励向系统性的培育转变,如以县(市、区)级政府质量奖为载体,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评价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组织针对质量管理、质量提升等方面的专门辅导,为企业提供专业性强的系统性定位,减少企业自身质量管理定位偏差导致的投入产出不平衡情况;针对质量提升、品牌创建等工作,挑选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中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企业作为目标群体先行培育,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先进带后进,再扩大辐射面。

加大人才引培。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帮助企业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帮助企业完善人才留用的基础保障,如完善企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高层次人才公寓、设立分等级的引才薪酬补助、提供医疗、教育、生活等多方面的政策优惠等。二是加强人才培育。本地高校增设质量技术专业,增设质量技术职业院校,实现应届生入岗的快速衔接。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攻关,建立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联合研发团队。三是完善人才交流平台。各地搭台组织不同层次的人才交流会,实现人才需求信息共享。完善统一的人才交流平台,增强人才供需双方有效对接。

促进资源整合。单个企业在提升质量的管理、研发和控制能力上存在封闭性和制约性,调研中很多企业表示希望由政府搭桥给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一是让企业第一时间知悉政府政策、行业标准、行业动向等,促进规范化发展;二是实现与专业人才、行业领先企业对接,学习先进技术,交流研发心得,促进良性竞争;三是通过开发商、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无缝对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促进资源整合,实现企业在产供销方面的精准化与集约化管理。

增强提质扶持。完善相关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对企业质量认证提供帮助,扩大质量提升补助金的发放范围,提高补助额度。一是对质量提升表现突出的企业和个人予以奖励和支持。如部分制药企业认为,国家药监总局、山东、河北等地对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企业有10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的奖励,希望浙江也能对相关企业进行奖励。二是对用于质量提升的贷款出台专项政策,简化手续、降低利率、减少附加条件、创新抵押方式等。三是加大降税减费力度,扩大税收减免范围,减轻企业负担。

加强质量监管。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健全质量相关法规制度,完善行业标准,加强执法力度,避免“劣质低价”商品扰乱市场,创造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企业质量提升的效益在合理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释放。相关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与监督作用,与监管部门合力推进质量共治。

猜你喜欢

提质产品质量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为城市提质而歌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羊绒制品产品质量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