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标准地“”一窗服务”改革叠加效应
——德清县领跑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
2018-02-07陈越通讯员费利潇
□本刊记者/陈越 通讯员/费利潇
近年来,德清县大力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县上下攻坚克难、创新不断,“跑”出了勇立改革潮头的磅礴气势。值得关注的是,为破解企业在投资项目审批中存在的耗时、费力、效率不高等问题,作为全省首个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的德清县,积极推动“标准地”制度和企业投资项目发改委“一窗服务”制度两项试点。特别是通过“标准地”制度实施,全力聚焦投资项目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企业投资项目实现“最多跑一次”。一马当先的德清,将全力打好“标准地”“一窗服务”等改革组合拳,释放改革的叠加耦合效应,为全省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标准地”试点改革走在前列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部署,德清县研究制定了“标准地”试点实施方案,以先行先试的姿态引领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步伐。
所谓“标准地”试点改革,就是以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为目标,推动土地集约节约,提高土地亩产效益。企业拿地后通过“一窗服务”即可开工,建成投产后按照法定条件和既定标准进行验收。在德清县发改委副主任潘皓看来,德清县在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德清是一个拥有58项省级以上试点的改革大县,对于改革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标准地’改革的重要基础是区域性评价,方案中提到在莫干山高新区、德清工业园、工业集中区和特色小镇,通过政府全面实施区域能评、区域环评、涉水影响评价、矿产压覆和地质灾害等区域评价,完善区域负面清单,为‘标准地’落地提供坚实基础。德清早在2014年就已在高新区实施区域性评价工作,同年即推进‘承诺制’改革试点。浙江省标准地德清试点,结合承诺制改革,将推出‘标准地+承诺制’模式,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最多跑一次’。”
相关负责人直言,推动“标准地”改革需从四大重点入手,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一是事先做评价。在莫干山高新区、德清工业园、工业集中区和特色小镇,通过政府全面实施区域能评、区域环评、涉水影响评价、矿产压覆和地质灾害等区域评价,完善区域负面清单,为‘标准地’落地提供坚实基础。二是事前定标准。结合《浙江省工业等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德清县实际,建立工业、研发总部和商服类项目用地容积率、固定资产投资、亩产税收、能耗、环境等指导性控制指标体系,研究建立旅游用地指导性控制指标体系,探索设置技术、人才、品牌等软性投资指标,形成完善项目准入条件。三是事中作承诺。‘标准地’出让后,项目业主与出让方签订‘标准地’使用协议,承诺按约兑现指标,明确违约责任,并按规定办理不动产权登记,倒逼业主履诺践诺。四是事后强监管。项目竣工后,通过整合国土、建设等部门力量,按企业承诺的容积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等,对项目开展综合验收,并根据竣工核验、达产复核情况按约定予以奖惩。”
2017年8月31日,浙江省首块“标准地”出让公告出现在德清国土资源局官网上。公告的是一块坐落于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城北路南侧、伟业路东侧占地35814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与以往公告相比,这个公告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中新增加了4个指标:土地产出、亩均税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环境标准。无独有偶,2017年9月30日,又一块“标准地”得以公告,该地块坐落于德清县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秋北区块伟业路东侧,是占地39981平方米的工业用地。目前,全县成交“标准地”8宗,面积387.7亩,其中工业“标准地”7宗,面积374.7亩。商服类用地1宗,面积13亩,于2018年3月5日成交,该地块位于舞阳街道科源路东侧、游子街北侧,是浙江首宗商业“标准地”,意味着“标准地”改革逐步从工业用地向商服、旅游用地延伸。未来将有更多的“标准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
“标准地”试点改革的探索并不仅限于此,潘皓进一步透露,“我们计划加快德清工业园、镇工业功能区区域评价,为“标准地”实施提供基础。排出2018年“标准地”出地计划,全面实行“标准地”出让,并扩大到商业、旅游等用地类型。构建完整的“标准地”出让体系。完善操作细则,健全标准体系,探索设立技术、人才、品牌等软性投资指标,进一步完善项目准入标准。健全信用监管、联合奖惩等配套制度。”
这项改革,除了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颠覆供地模式、服务模式外,还颠覆了招商模式,倒逼转型升级,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统一。不仅如此,“标准地”中环境标准与能耗标准的建立,更是践行“两山”重要理论的充分体现。随着“标准地”出让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形成全领域、全产业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地”出让德清模式指日可待。
“一窗服务”试点改革勇当先
在“标准地”改革的基础上,德清又同步试点了企业投资项目发改委“一窗服务”改革,两大省级改革试点叠加之后发挥出了“1+1>2”的效果。德清县研究制定《企业投资项目发改委“一窗服务”试点德清县实施方案》,提出按照让企业“省心、省时、省钱”原则,建立“一窗简办、专业代办、在线通办、中介快办”的工作机制,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三省四办”“一窗服务”德清模式。
潘皓介绍,“‘一窗服务’将咨询、收文、出件三项功能全部集成到一个窗口,真正实现了一窗简办。”具体而言,“一窗咨询”是由德清县发改委牵头,设立企业投资项目发改委“一窗服务”综合窗口,由政府代办员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审批材料编报指导、咨询服务,并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协商会审。“一窗收文”是指由综合窗口进行一窗收文,并由政府代办员协助企业,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在线报送相关申请材料,其他相关审批部门不再单独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收文。“一窗出件”是指完成项目审批手续后,由综合窗口进行一窗出件,并做好配套服务,统一将相关证照文件邮寄或通过代办员送达企业,同时负责收集投资项目电子证照(批文包)。
推行一窗简办后,企业办理76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不必来回跑各个窗口了,只需在发改委服务窗口即可实现“一窗服务”,真正实现让企业“最多跑一次”。潘皓解释,“德清在全省首个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审批100%应用平台、100%系统打通、100%网上申报和100%网上审批。在此基础上,梳理规范13个涉审部门的76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统一整合到发改委‘一窗服务’窗口,创新企业投资项目服务模式,提高了效率,方便了企业,优化了投资服务环境。”
两项试点与“最多跑一次”“多规合一”“承诺制”等改革相结合,形成了叠加耦合效应,实现了让企业“省心、省时、省钱”的目标。从“省心”角度看,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办事平均少跑12个窗口,申报材料平均减少73份以上;从“省时”角度看,企业投资项目政府审批时间从18天减为10天、环评编制从40天减为3天、能评编制从10天减为1天,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从30天减为即办;从“省钱”角度看,仅环评、能评、水保三项制度性交易成本合计降低95%。
立足一窗简办,德清县在企业投资项目上从“重审批”转变为“重服务”,同时还建立共享在线平台、精简优化流程,变“企业跑”为“数据跑”、“匀速跑”为“加速跑”。“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路径是实现服务再提升、流程再优化,目的是让数据跑起来,实现网上办理全覆盖、全连通、全在线”,潘皓告诉记者。德清县施行“一个端口申报”制度,将浙江政务服务网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作为项目申报的唯一端口,关闭政务服务网权力运行系统“内网”申报端口和政务服务网“外网”申报端口,项目业主使用项目法人用户账户在线申报投资项目全流程事项材料。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电子证照(批文)包。按照“凡是能通过网络共享的材料不再要求项目业主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校验的信息不再要求重复提交”的要求,加快建设投资项目电子证照(批文)包,深化电子证照和电子签章应用,实现证照批文、材料等数据共享,推动“一次录入、大家共用”和“一个数据用到底”。为了让数据更好地“跑”起来,德清县加快提升三项在线监督。建立限时督办机制,综合窗口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对业务办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快应用德清县投资项目电子图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电子图和竣工测绘电子图一网收集、协同审批、在线监督。加快推动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与在线平台对接,加大对投资项目主体的信用预警力度,将投资项目领域的守信和失信主体纳入公共信用监管体系。
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过程中,往往需要提供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评审报告。深化涉审中介机构改革,是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助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抓手。德清县三管齐下,致力于实现中介快办。一是健全“中介超市”。依托德清县中介超市,加快引育优质中介机构,完善网上竞价系统。梳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中介执业信用档案,强化信用评价,提升中介机构管理水平。二是精简中介环节。依托区域评价,通过减免手续、在线备案、降低评级等方式,实现减前置、减流程、减时间、减成本。推行中介服务多评合一、联合评价、测验合一,实现中介服务时间提速50%以上。三是规范中介服务。对行政审批部门委托开展的咨询、评估、评价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加快实现由主管部门通过网上竞价方式确定中介机构,提供免费代办服务,并公示中标单位和价格。对企业自主委托的编制行政审批申请文本等中介服务,由企业自主选择完成,或由企业自愿申请委托部门代办服务。
潘皓表示,德清县将坚持边推进、边评估、边总结、边推广的原则,根据“一窗服务”试点开展情况,及时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解决新问题、新需求,实现服务再提升,流程再优化。
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项全新的综合性、系统性工作,“标准地”模式和发改委“一窗服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立“标准地”模式,各项建设标准和准入条件固化在地块上,企业拿地承诺后通过发改委“一窗服务”即可开工,建成投产后按照法定条件和承诺标准进行验收复核,构成了完整的承诺报备流程。可以说“标准地”与“一窗服务”两项改革的协同推进形成了叠加耦合效应,切实提高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未来,德清县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找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黄金结合点,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走在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