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国际化发展的经验与建议
2018-02-07范树奎
■ 范树奎
中联评估在国际化发展之路上,始终积极探寻发展机会和路径,积极参与海外估值业务,主动与国际一流专业服务机构交流学习,这些年来,在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业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国际化发展取得的成果
中联评估于2015年初,公司决定以青年海归为核心构成,在行业中率先成立专业化国际评估部,目前总部有20人的专门国际业务团队,集团有50人具备国际执业经验的评估专业人员,其中有5位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3位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成为中联集团国际化发展标志。
自2015年以来的三年时间里,中联海外业务合同额已突破一亿元,国际化项目数量超过两百多项,完成的评估价值总额突破万亿,每年业绩占比近百分之二十,增速较快。中联评估师的足迹遍布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资源、矿业、金融、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芯片科技、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等十多个领域,涉及境外收购、转让、增资、上市,财报目的及价值咨询等主要业务类型。
中联评估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专业团队,服务好“一带一路”海外业务。于2016年,发起成立了中联国际评估联盟,目前已构建全球化执业网络,设立 4 家海外子公司,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形成10多家全球联席合作机构。旨在产生和发展中国资产评估在国际专业舞台的影响力,交流中国海外并购范例、推广中国海外估值标准、形成中国海外投资方案。
二、国际化之路上分享借鉴的经验
在近三年完成的国际化业务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不停学习,通过总结归纳,主要有两条可供分享和借鉴的经验。
专业至上是提供海外咨询服务的基石,资产评估海外执业,需要面对海外的政策、营商、财税环境,需要了解海外相关法律、法规、流程规定、执业边界,需要对接海外客户、海外中介机构甚至海外监管机构,对评估专业人员能否将评估专业知识与国际环境接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只有具备更加全面的专业能力,以扎实的估值专业技能为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获得为跨境业务、海外客户提供服务的机会,才有可能与国际投行、会计师事务所、海外监管机构进行专业层面的交流,才有可能具备对海外环境变化、海外执业风险的敏感性。所以,专业至上是资产评估机构的立身之本,也必然是资产评估行业国际化的核心竞争力。
专门团队是海外发展和开拓前提保障。国际化是资产评估行业的大势所趋,也是中联的战略发展方向。为实现国际化这一战略目标,必须由专门的合伙人负责国际化业务,由专门的专业团队承做。专门的合伙人管理海外业务,确保海外业务质量和统筹发展;专门的团队负责承做,实现总结跨境执业成果,分析海外业务动态,归纳国际项目特点,形成相应海外执业标准。通过专门团队建设,实现高频、高效的业务探索和经验总结,在更短的时间内,集中力量向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前进。
三、在国际化发展中对所处阶段的认识
这些年,在评估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应充分认识到,评估行业尚未形成适用海外市场的服务整体能力,只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评估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尚未具备全面服务国际化市场业务的整体实力,与国际估值机构及四大等国际化咨询公司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要认识我们目前的资产评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行动步伐稍有滞后,并缺少对接机制,我们专业服务需要大踏步跟上“一带一路”发展节奏,满足其对资产评估专业服务需求,因此需要迎头赶上。
其次,我们服务的客户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国企及上市公司领域,没有形成规模性的海外客户群,这说明,我们的国际化服务水平距离海外企业需求还有距离,中国评估专业服务品牌必须提升对海外客户的专业吸引力,提高海外市场专业影响力。
再次,我们业务服务类型相对局限,目前仍以服务交易目的的法定业务为主,应加大对财报、税务、咨询等目的市场化国际性业务研究、开发并出具行业指导意见,提升专业咨询能力、拓展服务空间,也是未来国际化发展的方向之一。
四、围绕“一带一路”专业服务面临的困惑
我们还没有全面融入海外业务发展的环境中。目前主要业务来源,为跟随中央企业海外并购、重组、投资等行为而提供的相应评估服务。缺少对接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丝路基金、以及海外各项工作机制,没有整合专业基础、客户信息、项目资源进行主动服务海外企业。
我们缺乏海外市场的中国客户群。目前90%的客户为国内客户,在境外客户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尚未形成,需要进一步培养、积累、推广和传播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中国标准、案例、方案,该项任务必要而紧迫。
我们需要建立有效海外服务网络。虽发起建立中联国际评估联盟,现阶段网络成员有限,尚未形成支持服务机构海外执业、交流,以及与各方政府沟通平台能力。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律师事务所相比,境外合作机构配合承接落地的能力较弱。
我们资产评估行业缺少海外人才资源。对于境外主流业务,如财报目的业务,由于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的专业人员不足,掌握境外金融工具、PPA、资产减值评估技术的人才有限,目前难以在该类业务承接上与四大及境外估值机构竞争。
五、深化资产评估服务“一带一路”的建议
首先,行业协会针对“一带一路”形成对外联络沟通机制。为了进一步推进评估机构融入国际化发展群体中,尤其与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丝路基金、金砖银行等国家部委及“一带一路”政策制定与指导单位建立长效联系机制至关重要。建议协会牵头,机构参与的形式与部委、省市、使馆及中央和地方企业建立沟通联络机制,与政府间多边合作机制、“一省一国”对接机制、产融对接机制、中央企业“走出去”工作机制、牵头企业与重点国家对接机制、重点行业协调机制等对接,营造形成专业信任、信息分享、机会均等的参与服务氛围。
其次,加强开展与境外专业协会与机构组织的合作交流。为了全面深入把握境外执业的重点、难点及职业风险问题,进一步提高执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建议协会进一步加强组织与主要经济体的投行、会计、估值、法律等专业服务协会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行业协会层面的顶层对接,境内外机构形成更好的合作机制,在业务拓展及执业技术都能充分交流,争取业务机会,拓展服务领域,交换技术思路,提升业务水平。比如,协会在组织评估行业国际论坛及执业交流会时,邀请券商、会计师、律师等具备国际执业能力的专业机构共同参与;邀请央企、国企海外发展代表人员参与会议讨论。组织行业参加“中国走出去国际洽谈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会”等会议,主动加强与潜在客户的接触与交流。
再次,加大对开展境外评估业务机构的财税支持力度。境外评估业务项目周期较长、人力资源投入较多、项目成功率低,利润与风险的性价比较小,但对行业影响力较大。在海外业务服务过程中,资金支持能为机构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协会应当鼓励评估机构承接更多的国际业务,协调财政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境外业务,给予资金补贴,基金支持,税收优惠或减免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评估机构境外执业的压力与风险,从而推动中国资产评估业更快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发展。
第四,加强行业境外项目管理及执业人才的培养。境外评估业务需要熟悉国际经济、文化、法律、税收等全面性复合型人才。各机构目前都在积极招聘、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受限于薪酬体系、工作强度等因素,仍然存在明显的人才供不应求甚至流失现象。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积累人才,建议高校增设境外资产评估相关的课程;协会通过组织专门海外领军人才培训、专题境外项目负责人培训、专业国际化执业能力培训等专项培养提升行业人员国际化的整体素质;鼓励机构人员参加国际职业资格考试及国际培训。
第五,加快推动机构形成境外执业数据归集开发能力。评估行业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而境外评估业务的竞争力体现在机构对境外执业数据的收集、分析、应用能力。当前各机构的国际业务,执业地点遍布多个国家(地区),服务领域纵跨多个行业,形成的业务数据相对分散,机构尚未具备对海外执业数据收集、分析及提供能力,不利于长远地提升行业整体的国际业务水平。如果协会对各机构国际业务进行统计、归纳,并加以数据分析和整理基础上,总结出各个国家、地区及行业的国际评估业务基础数据的规律,从而形成行业共享的数据库、知识库,有利于进一步夯实行业的国际业务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