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服务
2018-02-07殷文正
殷文正
(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合肥 230051)
2018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指出,“大力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服务市场,发挥信用服务机构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信用服务机构的公信力、竞争力,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市场化、专业化力量支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推动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创新和广泛运用,激发信用服务市场活力;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推动“放管服”改革,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质量信用建设的经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服务应坚持以政府监管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完善质量信用制度,健全质量信用记录和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建成失信惩戒有力、信用服务配套的质量信用服务市场格局;另一方面,开展质量诚信宣传和服务活动,明确质量信用服务行业规则,积极引导产品质量信用评级、征信、管理咨询等第三方信用服务业发展。
1 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服务对象
政府机构、企业、消费者和第三方机构是产品质量信用信息的提供方。将政府机构掌握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企业拥有的产品从原材料到市场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信用信息、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产品评价的结果、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反馈的产品质量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完整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集,可以为政府机构、企业、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查询和反馈通道;为政府机构加强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提供有效监管方式,提高产品质量信用信息监管效率;为企业提供产品质量持续改进的内在动力,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与第三方平台进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数据交换与共享,让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更好的服务社会。因此,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服务对象应包括政府机构、企业、消费者、第三方评价机构和第三方平台等。
2 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服务场景
为让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更好服务社会,需要对整合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下面介绍几种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应用场景。
2.1 产品质量信用等级评价
依据产品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相关标准,结合企业应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企业的基础质量信用和合同履行情况,以及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工作环境、基础设施、原材料管理、设计质量管理、产品资质管理、质量控制管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记录、市场反馈和投诉记录等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对产品进行等级评价。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是帮助企业改进产品不足,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水平的一面镜子;是教育和警示生产、经营企业增强产品质量信用意识的有效形式;也是企业自身树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武器。
2.2 产品质量信用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产品质量信用信息透明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企业主动发布产品质量信用报告,有利于向社会、消费者公开产品质量状况和质量承诺信息,解决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产品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消除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疑虑,增强消费大众的消费意愿,促进社会经济更好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产品质量信用报告的发布,也是企业自强自信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及企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具体行动,而市场、消费者等社会力量形成的产品质量信用监督外在压力,也会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诚信水平、履行产品质量诚信职责,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布产品质量信用报告,有利于激发企业质量诚信内在动力,加强社会舆论对产品质量信用的监督作用,提升政府产品质量治理能力。
2.3 产品质量信用信息风险预警
产品质量信用信息风险预警是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全面整合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资源,提高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数据交换与共享程度,及时揭示和反映产品质量信用状况。通过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根据预警对象质量信用的特点,搜集相关的信用资料,监控产品质量信用风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和研判各种风险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向管理层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前采取预控措施,便于在业务过程中自始至终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损失。同时,根据风险预警机制的研判结果,对筛选出的产品及时采取预警措施并持续跟踪,最终对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进行有效监管。
2.4 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决策支持
通过整合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资源,搭建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名制为基础,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质量信用大数据中心,实现市场监管、海关、统计等跨部门产品质量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实施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分类监管,提高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决策支持效率和准确性。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信用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评估分析产品质量信用状况及质量竞争力水平,研究国内外产品质量信用发展趋势,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 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跟踪服务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猛,市场交易规模急剧攀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销售。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物品编码作为技术手段,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覆盖产品原料、生产、储运及销售各个环节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产品质量信用信息的有机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信用信息跟踪服务,让消费者成为产品质量信用的社会监督者;坚持以“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实时动态和历史溯源”为跟踪服务原则,为政府部门监管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提供有力保障;帮助企业融合线上线下客户资源,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售后跟踪服务方式,完善跟踪服务流程,增加客户体验;倒逼企业加强产品质量信用信息管理,提高产品生产工艺和技术,在不断改进中抢占市场,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3 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服务方式
结合我国质量信用信息服务的实际情况,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信用信息服务收费方面的管理经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服务方式分为公益性服务方式、收费性服务方式、公益性与收费性共存的服务方式。
3.1 公益性服务方式
公益性服务方式主要是由政府机构主导,将电子政务领域大量质量信用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信用消费者提供免费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服务。如“安徽企业质量信用平台”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商品条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记录、企业资质、企业自主公示等数据的有机结合,形成企业质量信用信息集,为企业、政府机构、第三方机构、消费者提供免费查询服务;为企业提升自身信用提供自我完善企业资质等自主公示数据通道;为企业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资质认定管理、市场准入政策制定等工作中免费提供信息参考,提高诚信企业的整体公信度,促进诚信企业经贸合作的成功率。
3.2 收费性服务方式
收费性服务方式主要是由依法批准的征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主导,从事质量信用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为信用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专业化征信服务,帮助客户判断和控制信用风险等有偿服务的方式。如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服务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批复》(发改价格〔2016〕54号)文件,商业银行等机构查询企业信用报告基准服务费60元/份,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基准服务费5元/份;农村商业银行等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服务费分别为15元/份和1元/份等。
3.3 公益与收费共存的服务方式
公益性和收费性共存的服务方式是指第三方机构将长期积累的信用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采用免费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信用消费者提供服务。例如,“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免费和有偿信用服务。“芝麻信用”的服务已经覆盖信用金融、信用租车、信用酒店、信用租房、信用婚恋和信用签证等多个领域,消费者能够简单、直观地感受到信用的价值与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