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与管理问题研究

2018-02-07闫雅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融资经营管理

闫雅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00)

1 引言

站在国家整体发展视角而言,中小企业的存在对于社会就业率提升、税收增加以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2017年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小企业创造的GDP占据总体60%以上,税收占比超出50%,出口的比重也已经高达75%,并为我国城镇80%以上的居民提供了就业岗机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在一片大好的发展背后,现有的中小企业正在面临着市场竞争实力不足、管理质量不高等问题,亟待推行相关的管理政策、更新管理方法进行整改。基于此,针对“互联网+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与管理问题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2 “互联网+中小型企业”概述

2.1 营销模式互联网化

在网络时代中,企业经营已经由传统的面对面交易逐渐转化为O2O交易形式,该种交易方法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营企业的发展,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该种交易形式的出现,在很大层面上催生了不同商业模式的产生,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创造了一定空间[1]。在“互联网+”时代中进行企业营销,基本依赖于大数据的有效整理,然后依据整理结果进行精准性营销,提升营销效率,利用线上和线下营销的有效结合,提升客户粘性,节省营销成本。

2.2 管理模式互联网化

“互联网+”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提供了条件,以数据为基础,用以驱动数据资产管理工作更具规范性。同时,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也可以有效的优化企业整体管理效率,节约成本的同时构建出新的更符合本企业使用需求的数据反馈管理模式。

3 “互联网+中小型企业”的作用

3.1 利于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优化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中小型企业”管理模式的应用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通过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整理和运用,中小企业可以有效结合整理结果开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将与互联网配套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去,可以高度升级中小企业现有的生产形式及流程,使得企业有效的资源和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介入进行升级和重构,促进生产效率有效提升,最终使得现阶段运用的企业内部组织分工结构更具市场竞争优势。

3.2 利于增加中小企业拓宽现有融资方法

相比较于传统的企业金融服务项目而言,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服务项目的推行,有效革新了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其主要是建立在大数据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基础之上,在平台的选择上,依赖于各大点电商平台,然后通过不同的搜索引擎将不同的金融业务介入到其中去,在此期间,还可以依照不同的技术手段提升现有金融服务的个性化[3]。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之下,不同的金融机构能够更加快速的转变传统的金融服务理念,创新出更符合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使用要求的金融产品。

3.3 提升中小企业生产运作效率

在“互联网+中小型企业”背景下,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一定的透明化并且相关投资成本比较低的特点,所以应用“互联网+”管理模式进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仅可以充分解决该类型企业生产管理期间产业链的上游及下游地区集聚过低的问题,对于市场消息获取不对称问题的改善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4]。与此同时,面对交易成本高、交易过程繁琐的问题同样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为中小企业在市场经营期间的竞争实力强化奠定基础。

4 “互联网+中小型企业”发展期间存在的管理问题

4.1 中小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市场经营风险增加

在现行的经济经营管理市场下,无论选择哪一种经营管理模式都需要面对一定的经营风险以及未知机制,“互联网+”模式也是如此[5]。正式该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在面对“互联网+”管理模式转型时处于观望状态,亦或是产生犹豫不决的心理。想要充分解决该类问题,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实时紧跟互联网的发展需求进行企业自身的创新性发展,通过不断的创新去预防护互联网中存在的不确定风险,实现有效预防风险的同时,完成企业经营管理创新。

4.2 中小企业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不足

现阶段中,我国活跃于经济市场中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依旧停留在各类不同互联网工具的叠加与搭建上,例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开拓一个电商平台、制作一个供用户下载的应用程序亦或是直接开通一个微信公众号进行互联网营销[6]。上述工作的开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自身的宣传范围,但是并未有效的运用给类工具构建完善的互联网生态圈,也并未结合企业现阶段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未来发展规划,使得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负面增加。

4.3 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难度加大

在部分中小企业中,管理者并未充分意识到企业自身转型升级难题是制约企业面向“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互联网+”并不是单纯的将传统企业硬性与互联网进行捆绑经营,而是需要在应用之前先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布局规划,在规划期间,需要严格按照企业现阶段的经营状况进行相应的市场调查和定位,总结自身的优势,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7]。另一方面,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劳动较为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面临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企业内部缺少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人才。

5 “互联网+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5.1 创新现有商业经营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中,平台经济已经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形式,其能够充分运用自身的增值能力以及资源整合手段实现不同产业发展的有效创新目标,继而对新兴经济的不断增长起到领头作用。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实现,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完全可以避开与大型经营企业之间的正面交锋,而是充分利用网络最大程度实现资源整合,利用平台资源的共享和众筹等方式及西宁成功转型,实现创新现有商业经营模式的目标。

5.2 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微创新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中,实现中小企业想要最大程度获得社会资源,赢得经济市场竞争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是一件十分重要的手段。作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意识到与大型企业相比自身的资源短缺问题,尤其是在资本占有量和技术开发水平方面的差距,所以绝不能盲目的在某一项目或经济活动中与大企业形成正面的竞争关系。而是应该积极运用互联网微创新原则,规避可能会出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借以完成自身的低成本经营、最大程度获取经济效益。

5.3 积极运用大数据服务开展融资活动

对于传统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而言,最容易遭遇的管理问题就是融资问题,主要是由于大部分融资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融资资格判定要求太高,导致中小企业想要借助银行等大型机构进行融资的难度提升。而在“互联网+”背景下,银行等大型融资机构的已经摒弃掉传统的“经验决策”方式,而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进行调查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该种融资活动开展方式的创新,在很大层面上帮助银行降低了融资风险,同时也使得融资风险管理工作更为细化,这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样,中小企业也可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自身融资风险的量化处理,提升融资效率。

5.4 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水平

扁平化思维主要是指通过有效删减除企业管理核心、与最终企业效益与消费者效益无关的中间性管理环节,达成管理结构精简化的目标。在中小企业管理过程中,应用偏平化管理模式对于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两个层面的作用,其一是精简中间环节可以快速提升且自身的组织和资源应用效率,对于经营效果的优化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继而节省经营成本。其二是能够大面积深化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最终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6 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经济支撑地基,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维系社会稳定以及促进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也为传统企业的发展经营模式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此时,作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积极案按照“互联网+”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及时找出经营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唯有如此,才能在竞争越发激烈的经济市场中赢得立足之地,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中的内容并不全面,有待补充,希望其中的部分内容能够为后续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融资经营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融资
融资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5月重要融资事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