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主要思想及其时代启示

2018-02-07万纪耀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序言共产党宣言宣言

万纪耀 刘 芳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贵州兴义 562400)

《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部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底,于1848年2月在伦敦用德文以小册子形式出版。在《宣言》发表之后的25至45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宣言》写了七篇序言,作为对《宣言》的补充和说明。七篇序言是:1872年德文版序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其中,1872年序言和1882年序言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后五篇序言由恩格斯单独写。《宣言》正文近两万字,而七篇序言一万余字。

一、《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主要思想

(一)《宣言》提出的一般原理、原则的实际运用要随时随地以具体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理论、原则,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

1890年德文版序言指出,“当欧洲工人阶级又强大到足以对统治阶级政权发动另一次进攻的时候,产生了国际工人协会。它的目的是要把欧美整个战斗的工人阶级联合成一支大军。因此,它不能从《宣言》中提出的那些原则出发。它必须有一个不致把英国工联,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拒之于门外的纲领。”“至于说到《宣言》中所提出的那些原则的最终胜利,马克思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的发展。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失败更甚于胜利——不能不使进行斗争的人们明白自己一向所崇奉的那些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使他们的头脑更容易透彻地了解工人解放的真正的条件。”“1874年,当国际解散的时候,工人阶级已经全然不是1864年国际成立时的那个样子了。”[2]

(二)《宣言》提出的具体措施、批判、论述是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实际经验提出的

世易时移,事因于时而备适于世。具体的措施、批判、论述,都是对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的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

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同样也很明显,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第四章)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3]

(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全部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基础。

关于《共产党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1883年德文版序言指出,“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4]

关于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精神上层建筑的关系,1888年英文版序言又作了进一步阐述,“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5]

(四)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者主张根本改造全部社会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是无产阶级即人民大众的立场,而不是资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即暴力夺取政权进而根本改造社会,而不是改良。

马克思和恩格斯写《共产党宣言》时,没有把它叫作社会主义宣言。因为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即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国的傅立叶派,这两个流派都已经降到纯粹宗派的地位,并在逐渐走向灭亡;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他们凭着各种各样的补缀办法,自称要消除一切社会弊病而毫不危及资本和利润。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阶级运动以外,宁愿向“有教养的”阶级寻求支持。只有工人阶级中确信单纯政治变革还不够而公开表明必须根本改造全部社会的那一部分人,只有他们当时把自己叫作共产主义者。所以,1888年英文版序言指出,“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却恰恰相反。既然我们自始就认定‘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刻也不怀疑究竟应该在这两个名称中间选定哪一个名称。而且后来我们也根本没有想到要把这个名称抛弃。”[6]

(五)没有各民族的独立和统一,就不可能有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和合作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向全世界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号召时,响应者还是寥寥无几。可是,1864年9月28日,大多数西欧国家中的无产者已经联合成为流芳百世的国际工人协会了。虽然国际本身只存在了九年,但它所创立的全世界无产者永久的联合依然存在,并且比任何时候更加强固。为此,1890年德文版序言指出,“今天的情景定会使全世界的资本家和地主看到:全世界的无产者现在真正联合起来了。”“如果马克思今天还能同我站在一起亲眼看见这种情景,那该多好呵!”[7]

关于各民族统一、独立与工人阶级国际联合、合作的关系,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指出,“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试想想看,在1848年以前的政治条件下,哪能有意大利工人、匈牙利工人、德意志工人、波兰工人、俄罗斯工人的共同国际行动!”[8]

(六)资产阶级制度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也产生了它自身的掘墓人

资产阶级在推进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城市化,在传播文明,在推进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交通工具、社会关系变革等方面,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指出,“最近45年来,资产阶级制度在各国引起了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同时造成了人数众多的、紧密团结的、强大的无产阶级;这样它就产生了——正如《宣言》所说——它自身的掘墓人。”“《宣言》十分公正地评价了资本主义在先前所起过的革命作用。”[9]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是永恒的,也只是暂时的,它们同生产力的发展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1882年俄文版序言提出,“《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10]

(七)《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

《共产党宣言》在欧洲和全世界的传播,并不一帆风顺,有种种遭遇和曲折经历。《宣言》刚出现的时候,受到人数尚少的科学社会主义先锋队的热烈欢迎,但是不久,由于1848年6月巴黎工人失败,《宣言》就被反动势力排挤到后台去了,最后,由于1852年11月科隆共产党人被判刑,《宣言》被“依法”宣布为非法。随着工人运动退出公开舞台,《宣言》也退到后台去了,似乎注定从此要被人遗忘了。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本身又重新走上了前台。1890年德文版序言指出,“《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11]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指出,“《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12]

二、《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时代启示

(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代同步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成功,靠实事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强调,“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13]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有的外国人议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4]

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时强调,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人民共命运,心系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我们要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党成立以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负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

(四)传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精神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

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八个明确”里提出,“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十四个坚持”里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十九大党章在总纲里规定,“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正确义利观,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五)加快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工业生产革命和现代大工业的作用,阐明了世界市场、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

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猜你喜欢

序言共产党宣言宣言
序言
序言
序言
青春宣言
《名人传》序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杭州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