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018-02-07陆剑峰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8期
关键词:三治德治纠纷

陆剑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近年来,浙江省嘉善县干窑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干事为先、窑筑文明”为特色,积极探索构建“德治、法治、自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简称“三治”),夯实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石。

以德为先,打造乡风文明新高地

干窑瓦当文化灿烂,素有“千窑瓦都”之美誉。干窑镇把德治作为推进“三治”建设的首要环节,通过继承发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以德化人,积极打造乡风文明新高地。坚持“内外兼修”,对内,搜集编写宣传地方特色的好家风、好家训,使“烧窑出窑,勤劳才是正道”等一批脍炙人口的训条广为传颂;对外,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市民公约等规章制度,切实规范人民群众的日常行为。通过评选道德模范、善人善事等活动,涌现了中国好人沈赵琴、最美家庭符森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同时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进学校、进企业开展宣讲活动,充分发挥榜样引领效应。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镇文化中心、村文化礼堂、户文化庭院三级文化阵地网络,结合“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让百姓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以法为本,探索定纷止争新路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加强“三治”建设中,干窑镇始终坚持以法治为本,将依法行政作为重要保障,通过创新开展学法、普法、用法等工作,定纷止争,明辨是非,不断探索基层依法治理新路径。常态化开展镇村干部普法教育,加强镇村干部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严格落实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制度,基层党员干部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介入调处,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第一线,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今年初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7起,全镇矛盾纠纷调处率保持在98%以上。探索社会化服务,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律师定期来镇、村提供法律服务。2017年全年律师坐诊共计近300次,提供法律咨询达500多条。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村建设,目前,已有省级民主法治村2个(范东村、范泾村),市级民主法治村8个,实现市级民主法治村创建率100%。

以民为基,构筑共治共享新格局

近年来,干窑镇通过引导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有序参与社会事务,进一步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水平和能力。强化组织引导,选好配强新一届村和社区两委班子58名,配齐下属党支部班子成员103名,优化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队伍结构比例,夯实基层工作力量。建立自我管理的议事机制,积极参与并处理自己的事务,创新两代表一委员、户长议事等自治制度,并且成为推动美丽乡村、“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环节。在农村开展设岗定责,开展岗位认领,推出治水先锋岗等18个岗位,全镇800多名农村党员认领1600余个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自我参与的积极性,助力社会治理。坚持以评议服务推动基层民主自治,开展班子“回访”和年底村级组织民主评议,及时跟踪了解村(社区)干部履职情况,充分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系列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治理工作大家干、治理好坏大家评、治理成效大家享”的良好格局。

猜你喜欢

三治德治纠纷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三治”融合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荷叶礼赞
四川:创新“三治” 激发乡村社会活力
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探析——基于德治的视角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强化“三治”结合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纠纷
注重“三治”融合 促进乡村振兴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