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弹跳训练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应用及价值

2018-02-07武成群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舞姿古典舞意境

武成群

(山东艺术学院,济南250014)

1 引言

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弹跳属于最为常见的技术技巧表现形式之一,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古典舞学习者全身的肌肉控制能力,还能够增强古典舞学习者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综合稳定性以及爆发力等,直接影响古典舞艺术的表现水准。

2 古典舞中的弹跳训练

古典舞中的弹跳训练,具有代表的包括舞姿性的弹跳训练和复合技巧性的弹跳训练。

2.1 舞姿性的弹跳训练

胡尔岩先生曾经说过“舞蹈创作是一个由客观生活到主观感受再到形象外化的多次反复过程。中国古典舞一直是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其中的“弹跳”则是古典舞中一个极具感染作用的技能。中国古典舞中的“舞姿弹跳”是每一个舞蹈演员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古典舞中“弹跳”的内涵就是能更加突出古典舞中的形象,美化和升华舞蹈作品,能够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

2.2 复合技巧性的弹跳训练

复合技巧性的弹跳训练是中国古典舞弹跳的另一种训练形式。复合弹跳包括大跳、中跳和小跳三大类,其中大跳的典型动作包括错步吸腿跳、紫金冠跳、变身落卧鱼等;中跳的典型动作包括燕式跳、劈腿射燕跳等;小跳则包括掖腿小跳、斜探海跳等。复合类弹跳动作的动作特征是在不同舞姿转换的前提下上肢做出跳跃动作,是跳跃动作与“拧、倾、俯、仰、开、合”等中国古典舞元素的结合。

3 弹跳类动作在中国古典舞剧目的审美价值体现

“弹跳”在古典舞舞姿中的艺术特征多种多样,具有“动”与“变”的结合,注重上下关系的同时也需要“拧、倾、俯、仰、开、合”等躯干元素的配合,讲究内在的平衡与协调,单单一个“弹跳”,就能把古典舞奥妙无穷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众多舞蹈编剧在编制舞蹈时的必选技能,也是古典舞技术技巧的重要体现。

3.1 弹跳类动作体现了古典舞的“动”与“变”

写诗作画讲究一个动静结合,在舞蹈中则更多是以动为主,在一次次的“动”中产生不同的“变”,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动”在弹跳中具有“变”的含义,刚开始弹跳的时候是一种样式,在弹跳的途中有变化为另外一种样式,感情基调与舞蹈意境也随之改变,“动”与“变”完美结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因“动”致“变”,因“变”带“动”,两者互为因果,不分彼此。

3.2 弹跳动作充分展示了古典舞的空间意识

首先,弹跳注重身体上下的主从关系,能够区别空间的进退与主次。比如《逍遥》、《谢公屐》等舞蹈中的演员都身姿轻盈,软若无骨,他们的身体协调性非常好,在中国古典舞舞姿中“跳”注重身体上下的主从关系,也就是在跳的过程中,先动那一个部分是有讲究和区别的,一般都是从上到下,手臂帮助腿部来进行渲染,腿部的张力很强,并且因为腿比手长,所以在跳中更加可以看到跳起来的腿的爆发力,身体上部分则显得相对静止些,承担辅助作用,让跳的效果更加优化。主从关系让跳可以更加具有规范性和规律性,也更加突出古典舞蹈的独特性[1]。

其次,弹跳体现古典舞表演中空间的平衡与协调。“中庸”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随处可见,很多事情都讲究一个平衡与协调,过犹不及,在中国古典舞舞姿的“跳”中也同样如此,跳讲究内在的平衡与协调,不会因为要表现一个环节都掺入大量的单一元素,注重一个平衡与美感。平衡是舞蹈演员自身的身体平衡,跳的过程中不能出现跌倒或者是扭伤等状况,这就需要舞蹈演员在平时多练习,注重平衡感,要把跳当成一个动作而不是一种工具来看待,借助跳来展现舞蹈精华,突出舞蹈感情,是内在自然而然的情感外现,协调是跳与舞蹈情景的协调,不会在平淡的情节中加入跳的环节,而是在需要转化或者是变动时出现,这需要与内在进行一种连贯,注重由内而外。如古典舞剧目《秦俑魂》,展示的中华英魂的勇士气概和千年古韵的威武之躯,让观众看后久久不能忘怀。《秦俑魂》运用了很多跳来表现出千年勇士复活的威武,剧目中最辉煌的地方就是后半段高潮部分这里就运用了古典舞中的“跳”,如摆腿跳、凌空跳、旋子360……来表现战士的勇猛,也为战士的勇猛作战拓展了舞台空间。

4 弹跳类舞姿对于古典舞剧目的艺术价值体现

4.1 弹跳舞姿有助于展示古典舞的意境变化

舞蹈动作分解舞蹈意境,把原本高深的意境通过一个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展现出来,显得更加贴切具体。舞蹈动作的创作需要编舞者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扎实的文化基础,以及端正的艺术观念,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弹跳”能够展示古典舞的意境变化,如刘忠编制的古典舞《界限》,这部作品中的“弹跳”就多次承担意境变化的作用。《界限》这部作品中的“弹跳”,每一次都好像会说话,用动作代表语言,向人诉说,举着旗子的手有些颤抖,战争爆发时他向左弹跳起来,向右弹跳起来,整个弹跳的动作把内心的焦虑与恐惧渲染得淋漓尽致,以及一个简单的“弹跳”的动作,让整个意境都更加具有爆发力,更清晰地展现出人民对于和平的渴望。舞蹈动作是在一次次与演员的磨合中形成的,最初有一个形态,但是到最后的成形,舞蹈动作经过了千万次的改变、重塑、磨合、稳定。“弹跳”作为其中之一,更是要不断练习,把情感、意境融入其中,每一次弹跳都是一次转换,一次意境的升华。

4.2 弹跳有助于呈现古典舞的情感变化

人们在观赏舞蹈的同时,对于舞蹈中的一些突出镜头印象深刻,也加深了情感的变化,艾拉认为:“由于舞蹈在美学本质上不具备概念性,使同样一个舞蹈作品,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和阐释,体现完全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这种概念的不确定,使舞蹈具有了纯属个体审美的美学意义,而它并不提供社会价值范畴的道德教化”。这也是“弹跳”的作用导致,因为“弹跳”属于舞蹈动作中的一个环节,能够充分展示古典舞的情感变化。

4.3 弹跳能够展示舞者的表演技巧

弹跳能够充分调动“拧、倾、俯、仰、开、合”等躯干元素的全面配合。拧、倾、俯、仰、开、合都是“跳”的元素组成,不同的舞蹈需要不用的元素,但是大部分的舞蹈都会运用到这几个元素,这是最为基本与常用的元素,也是舞姿精妙的关键,“跳”的好坏需要“拧、倾、俯、仰、开、合”的巧妙配合,不可能单独完成这个动作,或扭腰旋转,或腾空倾跃,或俯首覆面都需要这些元素的配合,不然没有办法完成整个动作,也不能体现出舞蹈的精华所在。“拧、倾、俯、仰、开、合”等躯干元素是“跳”得以完成的重要协调部分,也是中国古典舞舞姿跳的重要特征。例如“舞姿小跳”的运用让人感觉轻盈自然;“流动小跳”的运用会使人感觉欢欣雀跃;“斜探海跳”的运用则能够完美展现回旋;而“飞天”的运用却能够成功体现出飘逸感。

4.4 弹跳能够更好的展示人物性格

每一个艺术家都具有独特的智慧,他们会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通过舞蹈或者是艺术的方式来展现。“弹跳”能够展示人物的性格,放眼看去,那些天真孩童无不是蹦蹦跳跳、无忧无虑的,如《霓裳羽衣舞》中,舞蹈演员每一个弹跳起来的瞬间总是会挥动水云袖,然后渲染整个“弹跳”的动作,让“弹跳”的动作显得更加欢快、轻盈,也衬托出表演者此时内心的愉悦。艺术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对客观生活的尊重,对客观生活的一种真实映射,“弹跳”在这里就是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原本只是天真孩童的童真表现,但是在舞蹈中却是升华情感,表现性格的象征。

综上所述,每一支优秀的古典舞作品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弹跳就是其中的点睛之笔,通过轻轻一个弹跳,把原本平铺直叙的舞蹈情节显得生动有趣,波澜起伏,就好比音乐,起伏的音符让整个旋律都更加婉转、悠扬或者是铿锵有力,弹跳是舞蹈中的那个起伏的“音符”,让舞蹈在弹跳跃中达到情感的倾诉与传达,也让人更加被舞蹈情景所吸引,产生强大视觉冲突的同时,也引起观众的共鸣。

猜你喜欢

舞姿古典舞意境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梦幻舞姿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姿翩跹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