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2018-02-07李梅贞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薪酬会计核算

李梅贞

(412928198004033820,贵阳 550081)

1 引言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进一步规范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并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但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职工薪酬核算结果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对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新会计准则中关于企业职工薪酬有关的内容

2.1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的概述

在新会计准则内,对企业职工薪酬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职工薪酬指的是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1]。从支付内容的角度来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短期薪酬,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如职工在岗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补贴,以及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等;二是离职后福利,即职工退休或向企业提交离职申请后,企业对职工的补贴;三是辞退福利,即企业与职工的劳务合同未到期之前,企业由于各种原因辞退职工而给予职工的补偿。四是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如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薪酬、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2.2 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核算方法

新会计准则下,职工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货币性职工薪酬核算。企业应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计提基础与计提比例,对职工薪酬进行核算;对准则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二是非货币职工薪酬核算。非货币职工薪酬即基于职工的物品奖励,对其进行核算时,需要针对受益对象,结合物品公允市价,纳入到资产以及损益当中,并核算出实际的职工薪酬[2]。三是辞退与离职薪酬核算。对于辞退薪酬来说,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一次性发放给职工全部的补偿。对于离职薪酬来说,应根据相关标准,在职工离职一段时间后,持续给予职工补偿。

3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中常见问题

3.1 非货币薪酬的会计核算不全面

在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后,逐渐提升了我国企业职工薪酬体系的完善程度,使得企业向职工支付薪酬时,逐渐加入了非货币薪酬。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对该薪酬进行核算时,依然不是很全面。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新会计准则内,并未详细介绍非货币薪酬的计量方式,也未阐述适用范围。其次,未统一非货币薪酬的核算内容,不仅可以利用账面价值进行核算,也可以利用公允市价进行核算。若采用公允市价进行核算,往往会使其与账面价值间出现一定的差额,从而对核算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最后,若企业以自己的产品作为非货币薪酬时,可以将其看作销售,使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利用给予职工的非货币薪酬,提升自身的营业收入,导致账面与实际情况不符,有利于企业对利润的操控。

3.2 福利费会计核算缺乏标准

在当前的税法中规定,企业向职工发放薪酬时,应包括福利费,并且该费用需要以14%的比例进行计提。但很多企业实际运行时,未对这一内容产生重视,而是财政部下发的文件为标准,对福利费进行核算的。同时,在新会计准则内阐述,若文件当中未介绍计提比例与计提基础,则需要企业按照以往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对职工薪酬进行预测,也就是说,在对福利费进行会计核算时,为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很多企业都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发展进行核算的,从而使得核算结果缺乏对比性,而且很容易与实际之间产生一定误差[3]。

3.3 辞退薪酬核算不合理

辞退薪酬作为职工薪酬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合理的对其进行核算,才会为企业与职工双方带来利益。在以往的会计准则当中,对职工辞退薪酬进行了介绍,但其中依然存在很大的缺陷不利于企业辞退薪酬的核算。在新会计准则当中,则对这一内容进行了改善,使得辞退薪酬核算更加明确。通过对税法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中也对辞退薪酬核算进行了一定的介绍,但两者对辞退薪酬核算方法进行处理时,存在着不同的方法。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对辞退薪酬核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庞大的工作量,从而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干扰。

4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改善对策

4.1 优化非货币薪酬的会计核算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的非货币薪酬会计核算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企业对职工的非货币薪酬进行核算时,应优化核算的方法。具体来说,企业应按照新会计准则当中相关的内容,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加强对核算方法可行性的分析,使非货币薪酬核算满足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能够具备一定的弹性空间[4]。同时,若利用企业自身生产的产品作为职工的非货币薪酬时,也不能将其当作销售进行会计核算,无需按照销售核算的方式,将其纳入到账户当中,而应该以成本价格直接核算。通过该方式对非货币从薪酬进行核算,有利于对企业账面的控制,确保企业账面的准确性,从而避免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非货币薪酬提升自身的效益。

4.2 建立薪酬费会计核算标准

上述分析可知,薪酬费会计核算缺乏统一标准,使得核算结果的准确性较低。因此,为了提升职工薪酬的准确性,应建立薪酬费会计核算统一标准。首先,新会计准则建立薪酬费核算标准时,应加强对税法进行分析,详细掌握税法当中与薪酬费核算相关的内容,并以这些内容为基础,针对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核算内容,从而有效对薪酬费会计核算进行指导。其次,在新会计准则内,进一步完善计提比例与计提基础有关的内容,详细阐述哪种情况可以按照以往的经验进行核算,那些情况不能按照以往的经验核算,避免企业职工薪酬随意核算的现象出现。

4.3 提升辞退薪酬核算的确认要求

企业职工核算时,为了阻止辞退薪酬成为企业调节盈余能力的手段,需要以现有的辞退薪酬核算为基础,提升核算确认要求,通过其对负债进行预算,使得预算的结果更加准确。具体来说,在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务关系时,应具有充足的证据证明现金流出,才可以将其看作为辞退薪酬,并能够将其纳入损益当中。所谓的充足证据,指的是职工离职时,与企业签订的相关协议[5]。通过这样对辞退薪酬核算进行限制,有利于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的控制,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因素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5 总结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重新对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进行了梳理,使其中的内容更加完善。但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受到这些问题的干扰,对企业职工薪酬核算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使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更加完善,应针对现有的问题,逐渐对核算内容与方法进行优化,从而为我国经济市场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薪酬会计核算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