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工电子元器件研究所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计量与管理

2018-02-07曹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台账计量部门

曹华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合肥230000)

1 引言

测量设备指单独的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其结果用以判断产品符合性的器具或装置,包括测试、检验和检定(校准)中使用的测量设备。监视设备是指允许一次性使用的测量设备或用以监控工作状态为目的的器具或装置。

2 计量资源现状

2.1 人员

研究所除了有专门的计量与管理人员外,每个部门还设置一名兼职计量管理员。专职计量管理人员主要职责是统筹全所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参与设备从采购调研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的所有计量事宜。兼职计量员负责管理并按周检计划送检本部门设备,并将送检情况反馈至计量管理部门。

2.2 制度

研究所的设备计量与管理一般为三级管理模式,设备计量管理部门、部门兼职计量员、设备使用人。设备责任到人,谁使用谁负责,设备不可拆卸、不可外借。

2.3 设备

研究所设备的特点:

①种类繁多,型号复杂,同型号数量少,部分型号的设备只有一两台,甚至有些型号的同市也只有一两台。

②作为产品研发使用,设备的技术指标如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灵敏度等比一般生产用设备要求更高。

③设备更新换代快,随着一个研究项目的结束,一批专为此项目而购买或定制的设备将会被封存。其他研制项目的开始,一批新设备又重新投入使用。

基于这些特点,研究所的计量人员需要更系统的专业知识,更强的责任心。

3 主要管理措施

3.1 人员的培训,能力提升

计量管理是一项法制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因此专职计量管理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系统的学习计量管理的相关知识,取得相应注册计量师证和计量管理员证。兼职计量人员是计量管理部门与设备使用人员的沟通纽带,是负责落实部门设备计量计划,反馈计量信息,要经过计量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培训合格后上岗。

3.2 制度优化与完善

3.2.1 军用电子元器件装配生产线

目前军用电子元器件装配生产线执行GJB546B-2011《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着眼于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产生、形成和实现的生产过程中实施控制。其中设备的计量控制又按照GJB 2712A-2009《装备计量保障中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执行。

军标线测量和试验设备清单中,设备信息应正确完整。标明设备名称、型号、编号、准确度、测量/试验项目、使用范围和要求、检定/校准单位、校准日期和有效期、存放的部门及地点等,每台设备需有军标线专用标识、检定/校准状态标识、确认标识,并且只能用于军标线产品的生产检验,不能与单位内其他设备混用。特殊情况下,军标线清单内的生产和检验设备可以共用,但用作检验之前应重新校准并做好记录,以证明其能用于产品的接收。

检定是评定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法定要求,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无关;校准是确定被校准设备的示值与对应的由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不给出是否合格的判定结果;计量确认是确认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如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灵敏度等)是否与监视和测量过程的要求相适应,因此要跳出只有校准要计量确认的误区,检定和校准都需要进行计量确认。计量确认包括设备的计量和验证两部分,检定/校准已经由第三方计量机构完成,计量人员只需在设备使用前完成验证工作。

当测量设备不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或规定时:①经过检定,设备的计量性能符合法定要求,但不能满足本单位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则可建议更换测量设备。②设备的计量性能不符合法定要求,或校准结果不能满足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应及时识别,粘贴停用标识并隔离存放。对计量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以完整文件记录形式向使用部门反馈(不可随意电话或口头传达等形式)。对使用频繁、损耗太大、价值较低等无维修价值的设备,计量管理部门可与使用部门沟通,直接报废处理;对需要维修的设备,由计量人员与设备使用人员共同负责跟踪维修进度,修理后重新计量,直至计量合格才能发使用部门。计量人员参与维修过程,可最大程度防止维修过的设备使用时未经计量。

对以往用于产品交付用户的放行检验或生产过程中的零部件检验的不合格测量设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进行有效的评价或追溯。可由几种方法:①对以往测量的数据记录进行分析;②用于零部件检验的,可查验下道工序是否受到影响;③分析不合格设备所测量参数对产品或零部件是否合格的重要程度。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通过分析以往检验记录对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若无法评价,必要时应采取产品或零部件追回重新测量等措施。

另外,很多设备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防震等环境条件下才能保证达到规定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并对设备使用和存放的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和控制。

3.2.2 军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军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执行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从研发到生产交付全过程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管控。

从产品的研制、生产、检验、定型等,这些阶段都需要计量来支持,在这些过程中设备的计量管理可参照军标线执行。

有些单位按照设备所属部门或计量专业不同,由不同的计量人员分别负责,各自管理部分计量台账。在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外审中,审核员都会要求提供计量总台账,从中清晰明了地看出计量台账有无变化,是否适时更新,因此需要一个负责本单位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计量总台账的人员,负责周期计量计划的拟制与月底、年底的统计,作为以后计量工作改进的依据。过程中出现设备替换、增加、设备信息更改等变化时,周期检定计划表和计量总台账要及时更新完善。做到账物统一,台账动态化管理。

由于研究所的设备种类繁杂,型号多样,根据每个设备的使用情况逐一确定计量周期,在工作量庞大,计量与管理人员少的情况下,不容易实现。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计量周期一般参照设备对应的国家检定规程/校准规范中建议的时间执行。对于使用频率低、稳定性较好的设备,可在使用前进行计量,或者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延长计量周期,对于使用频率高或稳定性差的设备,可适当缩短计量周期。统计月/年送检率、合格率等数据,可作为调整计量周期的一个依据。实际周检周期以计量台账和计量状态标识为准,计量人员对所确定的周检周期负责。但是,计量周期的调整,不能随计量人员的意愿随意调整,可参照《JJF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执行。

3.3 设备资源的管理方法优化

由于研究所设备种类繁多,统一管理可能存在缺陷,因此对一些特殊的设备要特别对待。按照设备在科研、生产中的作用、设备的价值、设备的精度、复杂性及有无备用等因素确定为关键设备和重要设备,如高精度设备、大型设备、稀有设备等。关键设备和重要设备实行专人、专机管理制度,其他人员禁止随意操作,统计使用机时,定期分析使用率,设备损耗情况等。并按照规定周期对关键设备和重要设备各类专业技术要求进行计量与维保。

4 结语

总之,计量工作是研究所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和保证,计量工作能够持续有效的进行,又离不开领导的大力支持,因此不断加强计量队伍的建设,提高计量综合实力,才能更好地对研究所产品研制全过程实施计量保障和监督管理。

猜你喜欢

台账计量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计量与测试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