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在主导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特点与对策研究

2018-02-07赵紫玉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用户信息建设

□ 赵紫玉

构建和完善主导意识形态历来是我党整合社会利益、调控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加强主导意识形态的构建日趋重要。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然而,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变革着社会舆论环境,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构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网络媒介加强主导意识形态建设成为重要的社会话题,本文将以微博这一典型社交媒体为例进行深入剖析。

一、当前主导意识形态构建的形势与要求

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当前我们必须格外注重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也正是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内在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P291)当前,我国社会建设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期,利益格局关系十分复杂,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也在进一步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这些都为意识形态的构建带来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立足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对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进行有效调整,掌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意识形态的巨大作用不仅体现在它对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影响,更体现在它能够有效整合社会关系、规范社会秩序。一方面,对于普通个体而言,“在人的头脑中决定着人的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的信念系统(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教化进入人的头脑的。”“思想的界限实际上也就是他所接受的意识形态的界限”。[3](P152)每个个体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会接受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实现和谐的社会关系,就要接受正确的、积极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意识形态教化。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整合作用。社会主导意识形态通常反映统治阶层的利益和意志,并在统治阶层的倡导和制度保障下进行推广,用以引领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完成社会内部的统一与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并为统治阶层顺利推行政治统治与社会治理提供合法化依据。马克思曾明确警示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4](P539)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5](P153)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刻不容缓。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观念、信仰等主观意识通常存在差异,多种意识形态并存乃是社会常态。其中,反映统治阶级利益、为社会统治阶层所倡导、以制度化方式得以确证的意识形态即为“主导意识形态”,俗称“官方意识形态”,其理应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起统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统治阶级所倡导的意识形态未必正是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意识形态,我们称后者为“主流意识形态”。换句话说,“主导意识形态”是“应然”,而“主流意识形态”是“实然”。“应然”的主导意识形态与“实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合度越高,就意味着统治阶层与广大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内部之间的价值观念就越是统一,意识形态领域就越是安定。一旦主流意识形态与主导意识形态发生偏离,主导意识形态无法起到引领人们思想行为、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那么社会稳定与进步必将受到根本性的危害。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统治阶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是主导意识形态,也应该、必须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所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就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各种途径扩大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响,保证其在实际生活中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要使主导意识形态真正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成为主流,就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思想传播媒介,传播正确的思想文化观念,占领思想舆论阵地。当前影响最为广泛和深刻的媒介形式,莫过于互联网。互联网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一个既新鲜又复杂的舆论场域,为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较2016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网民数量已达7.51亿,占全球网民数量的20%,[6]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广大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镇。

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们相互之间的信息交往方式,从而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塑造提供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平台。从技术上看,互联网扩大了舆论塑造的主体和方式,各类社交媒体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发表和接收信息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塑造者和接收者,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方式极多、范围极广。“自媒体”时代已经全面开启,这一重要媒介打破了电视、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介自上而下的信息单向传播模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对信息传播的管控,因此可以说,互联网为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供了更广阔、更便捷,同时也更具风险的传播平台。从内容上看,互联网带来了信息大爆炸,各式各样、良莠不齐的信息得以迅速传播,在便利人们生活、拓宽人们眼界、促进人们沟通的同时,也为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不少挑战。一方面,网络使用的匿名性为一部分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或不健康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利用互联网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为我国的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如何净化网络空间,以积极、正确的主导意识形态引领社会舆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

综上,在社会形势异常复杂的今天,加强主导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迫在眉睫,而互联网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复杂场域,利用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建设,“既有一般意识形态工作的共性,又有互联网特殊的个性”。[7]因此,必须结合现实状况,深入研究互联网技术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影响和对策。而互联网中的不同媒体、不同应用平台,又各有其功能、特征和目标人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此,本文以微博这一典型的网络社交平台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

二、微博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意识形态构建中的作用

微博(Micro Blog)*微博包括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等多个平台,其中用户做多、影响最大的为新浪微博。2014年3月27日,新浪微博宣布改名为“微博”。若无特别说明,通常“微博”即指“新浪微博”,本文也主要是以新浪微博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涉及的数据和分析均是指新浪微博。即微型博客,是近几年最新兴起的网络社交媒体。最早、最知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2009年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微博服务,标志着微博正式在中国出现。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分享文字、照片、视频、动图及网页链接,为他人的微博点赞、评论和转发,还可以发起视频直播实现与他人的实时互动,“榜单”、“头条”、“微博热搜榜”等功能还会将最新鲜、最热门的微博汇集起来,方便用户浏览和参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7年7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7月份,我国微博用户占网民总数的38.7%,较上年同期增长1.6%,成为用户数量仅次于微信朋友圈、QQ空间的重要社交应用媒体。[6]而据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公布的《2017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9月,微博月活跃用户共3.76亿,与2016年同比增长27%;日活跃用户达1.65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5%。[8]可见,拥有广泛受众的微博,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镇。

明确微博的功能和特征,是我们利用微博开展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意识形态建设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息传播的主体、内容和客体是信息传播活动的三大要素,在微博这一平台上同样存在这样的生态系统。

首先,微博内容传播的主体主要是拥有众多粉丝的大V,微博数据中心将月阅读量大于10万的博主称为“头部用户”。[8]尽管自媒体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声源”,但与微信、QQ等更偏向于熟人社交的交友媒体相比,微博的显著特点是普通用户可以关注名人明星、网络红人、行业机构、企业等账号,这些用户在微信、QQ等其他社交应用上相对较难接触和交流,而在微博上,普通用户则可以通过转发、评论、点赞、观看直播甚至发送私信等方式与他们空前接近,后者便成为粉丝众多、影响较大的“头部用户”。这些“头部用户”的分布领域较为广泛,但相对于熟人社交而言,微博的“头部用户”多为公众人物或公众团体。近年的一份社会调查显示,在“你主要在新浪微博里关注哪些账号/内容?”一题中,得票率位居前三的分别为“名人明星”、“生活兴趣”和“新闻媒体”,其占比分别达63.1%、58.2%和54.9%,“好友同事等熟人”仅占31.8%。[9]这些“头部用户”成为微博用户的中心。截至2017年11月底,微博全站“头部用户”的规模达到41.8万,较上年同期增长23%。[8]并且,由于“头部用户”的运营模式越来越成熟,他们的“吸粉”能力也越来越强。据统计,2016年全年,微博共计34万个的“头部用户”,在一年中增长了63亿粉丝关系,而其他上亿的普通用户增长量不到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微博中将近80%的社交关系集中到了1%的“头部用户”身上。[10]。这表示,以“头部用户”为核心,微博上的社交关系出现集中化趋势。“头部用户”成为一个个“信息传播中心”,他们能够产生和左右各种信息舆论,甚至成为“意见领袖”,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学者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微博里拥有10万粉丝相当于一个新闻网站,拥有100万粉丝相当于一份全国性报纸,拥有1亿粉丝相当于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11]发挥好微博“头部用户”的舆论引导作用,是利用微博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所在。

其次,微博的主要内容为新闻热点和个人兴趣,这为利用微博开展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侧重点和着力点。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微博的主要内容和使用功能,我们在此将之与网民最常使用的另一个社交软件微信做一简要对比。据中国互联网络分析中心2017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及时了解新闻热点”和“关注感兴趣的内容”是网民使用微博的最主要目的,提及率分别为60.7%和58.0%,比例均高于微信,网民使用微信则主要是为了“和朋友互动,增进和朋友之间的感情”(比例达70.3%)。[12]由此可见,尽管微博与微信都具有媒体和社交的双重属性,但微信倾向于熟人社交,网民更倾向于通过微博来关注新闻或热点话题。这与微博的快速响应速度、能够辐射各类人群、话题关注度高且短时期内不会减退等原因密不可分。事实也证明,微博一直是各类重大新闻事件的首发源头,网民可以从微博上迅速获取新闻信息,并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参与表态,使得微博在新闻热点事件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深度上都具有明显优势。而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新闻往往能够引发群众的密切关注和讨论,是公共舆论的集中爆发点,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时机。此外,发展个人兴趣也是网民使用微博的重要目的。近年来微博上出现了各种美食博主、美妆博主、搞笑博主等,颇受网民欢迎,成就了一批“网红”,使得微博成为垂直化的兴趣社区*根据《2017年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9月,微博月阅读量超百亿的垂直领域达25个,包括明星、教育、综艺节目、电视剧、时政、电影、音乐、美食、财经、情感、读书作家、时尚、美妆、美女、幽默搞笑、段子手、媒体、动漫、摄影、区域博主、互联网、旅游、游戏、电商和体育。由此可见,微博的泛娱乐化倾向较为明显。参见:微博数据中心:《2017微博用户发展报告》,2017年12月。https://socialone.com.cn/weibo-user-trends-report-2017/,“泛娱乐化”成为微博内容的一大特性。这些博主不仅可以与网民分享兴趣爱好,丰富网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他们一旦获得了较多的关注,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其言行便也具备了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

再次,微博的用户主力为青年白领,这一用户属性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利用微博开展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据微博数据中心2017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微博用户中,近70%的微博用户集中在18—30岁,77.8%以上的用户拥有大学以上高等学历。[13]而青年一代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5](P54)因此,青年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目标对象。青年人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社会热点特别是对社会民生类新闻和娱乐趣闻较为关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对其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是“效率最高且成本最低的”;[14]并且,微博的主力用户多具备较高的学历,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较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强,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将有利于整个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建设。反之,这个群体还具有政治意识不够成熟、对一些社会问题认识不够深入理性等特点,一旦这一群体被舆论误导或被别有用心地利用,则可能对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较强的破坏力和危险性。

由上可知,微博最突出的属性为媒体属性,名人明星、新闻媒体、各类兴趣网红等“头部用户”是微博内容的主要供给者,是利用微博开展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抓手;了解社会热点新闻或兴趣是网民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和所接触的主要内容,为主导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和着力点;而微博的用户主力为青年白领,我们利用微博开展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针对用户的群体属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微博的以上特征为我们开展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我们必须根据微博的具体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工作策略。

三、利用微博建设主导意识形态的原则与对策

利用微博建设主导意识形态,既要遵守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又要根据微博的具体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实现共性与个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从宏观原则来看,建设主导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是我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具体而言,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5](P155)“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微博为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声的平台,从名人明星到普通草根都可以成为自媒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净化网络环境,通过制定管理条例、加强网络监管、注重舆论引导等手段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从微观操作来看,利用微博构建主导意识形态必须遵循互联网传播管理的具体规范,具体而言,更要结合微博的具体特征“对症下药”。

(一) 发挥“头部用户”的引领作用,保证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

必须加强对微博用户,特别是“头部用户”的监管和引导,既要扩大官方媒体的影响力,又要发挥个人媒体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党和政府及各种官方新闻媒体,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主动出击、积极发声,在微博之中保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而引领舆论,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力军。目前,《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共青团中央等几乎所有官方机构和媒体都已经在微博中开设了官方账号,并拥有众多粉丝,是“头部用户”中的重要角色。当社会发生热点事件时,官方媒体必须扮演起舆论领导者的角色,及时对事件进行跟进,并准确合理地对其加以剖析、引导舆论走向。除了社会突发事件,官媒还要对历史与现实有相当的敏感度,创造合适的话题引发用户思考、促进社会团结,从而引导意识形态。例如,2018年5月12日正值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汶川大地震10年”为话题,发布了数条缅怀微博,其中包括一条4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其转发量在48小时内达到了惊人的1600多万次,观看次数多达3亿次,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通过缅怀十年前的灾难,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共鸣,对受难同胞的关爱与同情、对人民解放军的感激与崇敬、对我党的信任和支持,汇聚起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真正激发起了全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能量,成为推进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典范。除了在特定话题和新闻事件中担当舆论领导人的角色,在平时琐碎细微的话题中,官方媒体也不能缺席。特别是考虑到微博的泛娱乐化特征,官媒应尽力避免过于严肃刻板的风格,要争取以适合用户喜好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吸引用户的注意。人民网的微博运营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其致胜的法宝之一就是灵活运用各种活泼幽默的配图,既包括年轻人十分喜爱的搞怪表情包,使信息传递更加传神、有趣,同时,时下最流行的娱乐明星也常常出现在人民网的配图中,使得大量粉丝用户表示十分惊喜和支持,戏称人民网配图为全网最佳,要为编辑“加鸡腿”。这种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风格极易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推进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除官方媒体外的“头部用户”大多为个人、团队或企业,他们也是影响社会舆论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谨言慎行,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坚持不造谣、不传谣的原则底线,积极弘扬正能量。如2017年3月,中韩两国关系因萨德事件日趋紧张,微博上某位粉丝数近500万的原创视频博主发布了一个“爱国喊麦”视频,该博主在视频中身着红卫兵服装,以嘈杂的音乐、粗鄙的言辞和浮夸的演技表达其“反韩”情绪。视频一经发出就立刻引发了巨大争议,甚至还引起了韩国电视台的报道。尽管随后该微博被紧急删除,但其带来的轰动效应却持续了数日。该博主的本意或许是为表达其爱国热情,但她采用了错误的表达方式反而适得其反,作出了错误的榜样示范,违背了培养爱国主义的理性原则和精神,甚至损害了我国的民族形象。类似事件的层出不穷,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加紧对微博大V的审查和监管力度,保证其能够做出正确的榜样示范,发挥积极正面的思想引导作用。

此外,2018年2月,微博发布社区公告,宣布为了有效管理微博评论,对所有“头部用户”和会员开放评论管理功能,即开放此功能的网友可以对自己微博下的评论采取先审后放的方式,只有通过审核的评论才能显示。这就意味着“头部用户”除了通过发布博文对普通用户施加主动影响之外,还要通过管理和筛选用户评论的方式,对自己发布的内容所引起的社会影响和反馈,进行一定的监督和引导,承担起相应的监督管理责任。这也是“头部用户”通过发挥自身力量促进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微博内容建设,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开展

人们接受意识形态教化,本质上就是接受各种信息的影响,微博的内容即信息本身,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对微博的内容加以把控,稳定和引导社会舆论,正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题中之义。

一方面,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而言,要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微博上各种信息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处置各类违法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为微博用户规范自身行为、加强自我约束和监督、净化网络空间提供了依据。对于微博中包含错误价值导向、低俗有害、颠倒是非、虚假不实、甚至危害社会稳定的各种信息要进行及时处理,并根据相关负面信息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对于可能危害社会稳定、对党和政府恶意攻击、别有用心的引导社会舆论等危险信息,要以屏蔽或删除为主,有效防范此类危险信息的扩散,及时消除其负面影响;而对于公共安全事件或利益冲突事件,特别是容易引发民众误会与猜疑的消息,要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做到说话留有余地,口径保持一致,慎重发布信息,及时澄清事实和舆情引导,以正视听。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既不能一味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删除和封锁信息,来控制舆论;也不能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放任错误价值观念的肆意传播。总之,要坚持在依法治国的总原则下,加强对微博舆情的监控,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有效的网络治理,保证社会主导价值观得以顺利传播,并对危害主导价值观建设的有害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另一方面,就微博的主要内容而言,新闻热点和个人兴趣是人们在微博中最关注、最感兴趣的话题,所以这两类信息无疑是意识形态建设中最直接、最关键的信息载体。微博作为新闻热点的重要传播渠道,各类“头部用户”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传递正能量,对有关社会新闻要进行认真冷静剖析,“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1]同时,微博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对热门话题及其舆情做出准确把控和及时预警,起到有效监督管理作用。此外,各种各样的兴趣社区是丰富人们日常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必要存在,只要这些兴趣爱好是积极健康的,都应依法得到保护和提倡。而针对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添加某些关键词或暗号在微博上散布违法信息或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等行为,有关管理部门要通过识别关键词,依法对其进行屏蔽和查封,保证兴趣社区的积极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的微博环境

(三)把握微博用户的主要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教化

要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效率,就必须针对微博的主要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教化。如前文所述,微博用户的主力是青年白领。从这一群体的社会特征来看,青年人多热血、感性,对社会问题的参与积极性较高,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对象,但同时他们所具有的社会经验不足、从众心理强、思想可塑性强等特点,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意识形态教化时,必须加以合理而有效的引导,对微博上的各种社会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的讨论“宜疏不宜堵”,并尽力避免错误思想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并且,由于现在年轻人生活和工作节奏较快,不同于知乎等问答社区以深度的求知或讨论为主要目的,他们在微博中所追求的是在有限、零碎的时间里,以快速浏览获取社会热点或兴趣信息,以期获得更加娱乐化、轻松化、浅层化的信息,而不是严肃刻板的政治话题或深刻的理论知识。因此,要继续坚持使用图文、视频等符合青年人喜好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观念融入其中,从而真正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进行正确的意识形态教化。

同时,从用户属性上看,微博上的普通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还可以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功能实现与其他用户的互动。特别是普通用户在热门微博等较有影响力的博文下面进行评论时,可以获得其他用户的点赞,获赞次数越多,其评论在评论区出现的位置越靠前,成为“热门评论”。这些热门评论同样可以起到影响他人判断的作用。所以,微博中包括普通用户在内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他人价值判断的源头,并可以通过微博上的各种功能实现这种影响。这就要求每一个微博用户在使用微博时,都要谨言慎行,时刻谨记自己的言行可能带来的影响,要积极传播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思想观念和信息,并积极抵制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为促进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弘扬社会主旋律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增强微博与其他网络平台的互动,实现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共鸣

我们还须注意,微博作为互联网平台中的重要部分,与其他网络平台存在互补与互动关系,要有效利用微博的优势,与其他社交平台形成舆论共鸣,打造一个互通的、开放的意识形态建设场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网民不会局限于单一软件或媒体,通常会使用微博、微信、知乎等多个平台,这就为打通各平台间的联系、实现舆论的多媒体共鸣提供了渠道。例如,有数据显示,微博和知乎的月均、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呈现出几乎完全一致的趋势。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当某热点事件或新闻发生时,通常会首先在微博上形成全民热点和话题,而这些热点和话题也会很容易成为知乎讨论的素材,在知乎上引发新一轮的深度讨论。[9]由此可见,微博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很容易将其汇集成舆论热点,进而可能带动其他媒体乃至整个互联网对该事件的关注和讨论,成为触发公众舆论、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微博的这一优势,实现互联网媒体间的互补与共鸣,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效率。

综上所述,利用微博开展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重大课题。要根据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结合微博的具体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布局和对策,并以此带动多媒体共鸣,使微博真正成为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P020170807351923262153.pdf.

[7]陶文昭.探索网络意识形态的有效治理方式[J].前线,2014(1).

[8]微博数据中心.2017微博用户发展报告[DB/OL].https://socialone.com.cn/weibo-user-trends-report-2017/.

[9]腾讯企鹅智酷.2016微博用户研究报告[DB/OL].http://www.sohu.com/a/129066648_114835.3

[10]刺猬公社.2.82亿活跃用户,34万头部大号,“金V”认证将登场,所有跟微博相关的重要数据都在这了[EB/OL].http://36kr.com/p/5055202.html.

[11]曾令勋.论微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2012(11).

[1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6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DB/OL].https://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sqbg/201712/P020180103485975797840.pdf.

[13]微博数据中心.2016微博用户发展报告[EB/OL].http://www.useit.com.cn/thread-14392-1-1.html.

[14]石国亮.西方国家选择青年作为意识形态渗透重点的原因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08(2).

猜你喜欢

用户信息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订阅信息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