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实践路向
2018-02-07□马原
□ 马 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和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并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更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纵观十九大报告,“政治建设”[1]前后共出现了8次,更加凸显党的政治建设对于新时代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至关重要性。把政治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以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等重要思想的提出绝非偶然,它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历史和实践创新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前,把握新时代下政治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实践路向,是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生成逻辑
(一)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根基
党的政治建设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厘清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发展脉络,不仅能够准确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内涵,而且也为准确判断党的政治建设的战略方位和战略价值提供重要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
(二)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现实动因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把党的政治建设放首位,是中国进入“新时代”的迫切要求。十九大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有着必然的现实依据和动因。重视和加强政治建设是党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党应对不断变化的党情、国情、世情等执政风险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肩负着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中保持政治定力、明确政治方向、锻炼政治能力、坚定政治信念,才能实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正视党的建设中目前存在的不讲政治的问题。例如一些机关人员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执行不到位,党员纪律涣散,政治价值观不纯洁不正确,对“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的认知不足等问题都威胁着党的执政基础。从近年来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可以看出,在以往的反腐败过程中往往都是以经济问题为查办的突破口和重点,但实际上干部存在腐败问题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政治问题。丁薛祥在中央直属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讲到:“在反腐败特别是高级干部腐败问题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查到有政治问题,拉票贿选、拉帮结派,有的甚至想要篡党夺权。这是长期政治生态恶化的结果,持续下去党就没有未来。”[3]所以党的政治建设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为了解决党的建设中出现的不讲政治的问题而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要做到正本清源,必须加强政治建设,保持政治定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要求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党的政治建设放首位来指导党的建设的发展方向。新时代赋予党的历史使命和党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党把政治建设置于自身建设首位的重要现实依据。
(三)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的政治属性、推动党的建设起到了根本的保障作用。恩格斯在1871年9月21日发表的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的讲话中指出:“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第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4](P169)恩格斯突出强调了维护无产阶级政党政治权威的极端重要性,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建设和发展中绝对不能放弃的举措。马克思将团结视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能力根基,基于实践经验他认为党内团结的缺失必将使“分散的努力遭到共同的失败”[5](P498)恩格斯进一步认为,党内团结绝非一味妥协,而是“有原则”的团结,即只有在“民主的范围内”,通过“斗争和批评”[6](P607)才能实现真正的党内团结。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维护党内团结以及怎样维护党内团结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关键作用。之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领导苏维埃建设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理论进行了科学的归纳和总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理论进行了科学吸收。列宁指出:“一个政党如果没有纲领,就不可能成为政治上比较完善的、善于在任何转折时期始终坚持自己的路线的有机体”。[7](P262)“党的政治行动必须一致”,[8](P129)以确保全党切实做到服从中央,同中央保持一致,并接受党中央的统一领导。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在实践基础上都强调了无产阶级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始终把全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党的政治纲领。这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鲜明的政治属性,也是党在总结97周年执政经验的基础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带领人民逐梦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政治保证。
二、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内涵
(一)政党政治理论角度界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内涵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党的政治建设的与时俱进推动着党建任务的不断完成和党建实践的持续发展。有些学者重点对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价值、特殊属性、基本功能等进行了简况性的论述。有学者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建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其定义为政治工作、政治行为的总和等。通过对党的政治建设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新时代政治建设现实动因的分析,笔者从政党政治理论层面对党的政治建设作出界定:党的政治建设指中国共产党以党性为基础进行自身建设时反映在政治层面的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为党在制定自身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责任、政治认同、政治纪律、政治风险、政治方向、政治生活等方面。总之,党的政治建设不是符号化的具体形态,而是具体生动的实践过程,它是以党性机制和作用机理为逻辑基础,对党的政治建设内容及其作用的高度概括。
(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村干综合素质。针对南疆农村干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接收能力有限的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开展大规模培训,把所有村干部至少轮训一遍。
全面认识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内涵,需要结合政治建设的内在结构体系以及党的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等方面来加以深刻认识。政治纲领强调的是对政治建设的理论概括,突出了政治建设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纲领和最终目标,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作为各个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政治路线是政治纲领的具体表现,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路线,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成为党的政治路线的核心内容。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政治路线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引领着社会的发展动向。政治责任是指政治官员制定符合民意的公共政策并推动其实施的职责及没有履行好职责时所承担的谴责和制裁。政治认同是指党员干部的政治归属感,是指党员干部在党内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一种政治情感,这是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政治纪律是指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保障。严格的政治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民主革命时期,严格的政治纪律是保证政令统一,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必要条件。政治风险是指在党的建设中存在不安定的政治因素。例如西方资产阶级主流文化的入侵,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的腐化等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存在。政治风险是党的政治建设“体温计”,是衡量政治稳定程度的试金石。政治方向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在贯彻和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中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这是党的政治建设路标。政治生活是指党在日常政治建设中各项活动的总和,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平台,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特色和优良传统。长期以来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开创出一个政治意识坚定、政治环境良好的局面。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内涵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组织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一“5+2”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政治建设起到统领和服务全局的作用,在党的建设中居于首要位置。党的政治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布局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内涵必须要处理好这几个重要关系。
思想建设是政治建设的灵魂和基础,政治建设决定着思想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它与思想建设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党的建设。首先,思想建设为政治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党的相关理论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理解能力,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思想建设为政治建设保驾护航。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才能从政治上谋划、部署工作,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再次,政治建设决定着思想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思想建设需要政治建设为其指引方向,方向准确才能保证思想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组织建设贯穿于政治建设的始终,组织建设为政治建设提供力量。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曾指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组织路线是保证政治路线贯彻落实的”。[9](P19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明确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10](P349)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都要求党组织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治阵地和土壤,为政治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作风建设是政治建设的桥梁和外在表现。从党的建设历史来看,作风建设是政治建设的重要纽带和基础,因此不仅要结合具体实际来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还要根据各自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来客观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政治建设决定了作风建设的方向,作风建设为政治建设奠定了重要执政基础。理性审视二者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助于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有助于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纪律建设是政治建设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政治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纪律建设的关键即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保持政令统一、坚守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
同时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穿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布局中,是政治建设的发条和支撑条件,构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完整布局。总之,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要求和根本所在,这也是“5+2”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其他方面的内容一起服务于党的整体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关键是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路上,以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各方面的建设,坚定党的政治建设的战略地位,对于不断实现党的建设的创新发展以及确保党始终成为民族复兴的坚强领导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向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在党的建设起到根本性统领作用。就目前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而言,为更好发挥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统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实践路径。
(一)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通过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政治机关的形象直接关乎党中央的形象和地位,政治机关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因此,必须坚持“零容忍”,切实做好反腐败工作。
首先,加强党内监督法规建设。反腐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除了需要建立常态化的巡视制度,而且还需要完善党内法规。只有通过党内法规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法规体系来实现。完善的党内监督法规体系是从法律层面防止滥用权力的保证,但是目前这方面明显欠缺。尽管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取得重大成就,但是大多属于治标之策,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的党内监督法规体系来监管和杜绝腐败现象。
其次,强化党内法规体系的执行力度。应加强党内法规的执行力建设,对于制定完善的党内法规进行精准执行,对于执行到位的党内法规进行相应的鼓励;建立相应的惩戒制度,对于未及时落实到位的党内法规,责任落实到相关组织和个人。最关键的是对于正在执行的制度体系,设立相关的纠错机制,对于不完善的党内法规进行及时的纠偏。
(二)加强和培养党的政治意识,通过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加强政治建设
政治建设的关键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建设。从党内政治生活入手,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为政治建设奠定有利条件。政治生态学认为,任何政治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发生的。政治建设的培养和发展也是一样,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保障,政治建设就会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相反,则会起到消极阻碍作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因此,积极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健康有序的生态环境,培养广大党员干部治国理政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政治个体养成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核心意识等现代政治素养。
党的“政治意识”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变革的方向,体现为一种发展趋势。这个变革的方向既要符合政党运作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行动先导。党的“政治意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列宁说过:“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1](P228)人们凭借头脑中的反映,在人脑中形成新观念、新思想,然后再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党的“政治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加工自身头脑中存在的潜意识,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言与行的自觉有机统一。党在新世纪肩负的历史使命对全党同志提出了严格要求。如果不能强化党的“政治意识”,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党就不能胜任治国理政的重任。因此,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必须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树立党的“政治意识”,并且要自觉自发地用党的“政治意识”来纯洁理想信念,严肃政治纪律,明确政治定位和政治方向,为全面从严治党和政治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党治国理政的进程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遵循党的建设基本规律,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的开展政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6年的风雨历程,党在96年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经验,也探索出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规律。党和人民的事业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的是97年来我们党建设要遵循的基本规律。
遵循这一规律现阶段就要做到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5+2”布局为重点,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关键点,以“人民为中心”为核心,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不断努力。遵循这一规律就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从而集合最广泛的力量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推进治国理政的进程。遵循这一规律,必须要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总规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党章意识。党章意识包括宗旨意识、组织意识、纪律规矩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等,是党员对党章的科学理解和全面贯彻执行的坚定信念,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严格纪律,是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仰和党员实践相统一的观念,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制胜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用党章的要求和标准自觉自发地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切实做到“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公正廉洁”。
(四)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信念,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化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场深入的党内实践活动,领导干部作为支撑党的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因此,领导干部的政治信念直接影响政治建设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多数党员干部的政治信念是非常坚定的,但是也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理想信念退化,追寻个人行乐主义,为实现个人的政治野心不择手段。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理想信念早已抛之脑后,随之而来的是及时享乐的奢靡生活,“四风”问题改头换面,花样百出,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现象和问题,归根结底是在这些人的政治信念上出了问题,忘记了自己作为党员的职责和本分。因此,在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政治信念的培养和教育,培养一批敢于奉献的领导干部队伍。
首先要强化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学习和教育,通过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事迹,教育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下更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深化为自身永远的价值追求。其次要通过民主生活会,使“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尤其是要从现阶段和身边的一些腐败案例入手,对党员干部进行最直接的思想教育。再次要从选拔党员干部的用人标准上入手,制定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用人标准,从源头上杜绝作风不良的党员。
思想问题是党员干部最大的问题,也是党和国家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一直强调的问题。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12]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和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信念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问题,切实做到思想上入党和政治上入党相结合。
(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提高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来加强政治建设
自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以来,中国共产党便形成了重视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优良传统。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力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政治土壤。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就是要把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科研院所、社会之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通过提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群众以及各类基层组织的号召力来提高上面各级党组织(包括党中央)对于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和贯彻力,从而保证全党服从中央、保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任务。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阵地和渠道。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和力量之源。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如何,关键是看基层组织的党支部建得强不强、活动开展得活不活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应当看到,在不少的基层党组织中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党支部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比如,有的支部“挂空档”、“打瞌睡”,支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存在“两张皮”问题;有的组织生活不严格,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不重视也不经常。这些问题提醒我们,要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认真贯彻中央即将出台的党支部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制定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具体办法,严格“三会一课”等制度的落实。同时推进支部活动方式创新,选择贴近基层党组织生活和工作的主题,规定主题党日的确切时间,实施配套的党员签到和汇报制度,提高党员的参与率,切实发挥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真正实现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链接,从而推动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总之,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布局中,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起共同服务于党的总建设,在党情、国情、世情不断变化的今天,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关键和前提,更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需要在从严治党的科学布局中进一步明确和深化。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3]丁薛祥:在中央直属机关党的工作会议暨纪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www.hnjgdj.gov.cn/2018/0213/38902.html.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全集(第17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8.
[8]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7.
[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2]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