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研究
2018-02-07全家悦杨志和
全家悦,杨志和
(1.西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2.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教务部,陕西 延安 716000)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的建立准备了思想条件和骨干力量,而且为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早期传播的特点,挖掘这个过程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若干经验,对于今天我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早期传播的历史进程
根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节点,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初步传播
1908年2月26日,留学日本的陕西籍中国同盟会会员井勿幕,以陕西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成员为核心创办了《夏声》[1]46,并以署名侠魔在这本杂志上发表了《二十世纪之新思潮》一文,提到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初步介绍。当时,陕西留日学生把《夏声》与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一并寄回,在西安公益书局出售[2]。在《二十世纪之新思潮》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欧洲的各派社会主义学说,第一次提到了马克思,当时译为马克斯。文章通过分析世界政治局势变化,结合中国实际,憧憬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文章指出:“今欲去弱肉强食之禽兽世界,而抵平和幸福之文明世界,非采用社会主义,绝不能达此目的。”[3]当然,作者所说的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比如,其中把共产主义仅仅理解为财产的再分配,即“损富济贫,夺强济弱,取社会现存财产均分之,以享同等快乐”[3],把马克思和圣西门(文中译作散西猛)、傅立叶(文中译作福瓦利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混为一体,相提并论。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由于文章中有许多对社会主义的曲解和误读,它并不是一篇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但是,井勿幕作为辛亥时期陕西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已经具有这些思想是非常难得的。遗憾的是,由于当年10月《夏声》出至第9号即行停刊,井勿幕的这篇长文没有能够载完。除过《夏声》杂志外,陕人在日本创办的刊物还有《秦陇》、《关陇》及《陕北杂志》。辛亥革命前夕,于右任在上海又先后创办过《民呼》、《民吁》、《民立》三报;同时,陕西地方也出刊过《兴平》、《帝州》等报。这些报刊都对陕西地区革命民主主义的高涨起过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辛亥革命失败以后,无数仁人志士在艰难中摸索。俄国的十月革命使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看到了光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的成功使其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五四新文化运动使“民主”、“科学”等思想深入人心,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陕西进步的知识分子和在外地求学的学子积极参加和响应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消息于5月中旬传到陕西后,各阶层人民的爱国运动蓬勃兴起,关中、陕北等地也先后受到影响。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在陕西逐步得以传播。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期间,陕西省内具有民主倾向的地方报纸,不顾禁令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曾陆续出刊过《战事日报》、《启明日报》、《捷音日报》、《救国日报》、《正义日报》、《西北日报》、《鼓昕日报》、《秦中公报》、《白话报》[4]320等几种倾向进步的报纸。在这些报刊中,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的主要是《西北日报》、《鼓昕日报》。《西北日报》从1919年10月到1920年10月,曾刊登过《马克思之价值说剩余价值说及其批判》、《社会主义之一斑》、《理想的社会主义与科学的社会主义》等文章,同时刊登了关于十月革命后苏联国内形势的多篇文章。
《鼓昕日报》“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在读者中却留下了很好的印象”[5]206。从1920年7月创刊,到1921年4月停刊,这家报纸连续刊登过不少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比如《布尔塞维克主义论》、《八点钟劳动的理论与实际》、《俄国联工会之实力》以及李大钊《各国妇女参政运动》的讲演词等。《布尔塞维克主义论》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并赞扬了俄国的十月革命,认为俄国社会主义运动是“万国社会主义史上之奇光异彩”[6],同时指出了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由陕西旅京学生联合会在1920年创办的《秦钟》杂志中,有一篇杨沛写的《陕西要人与过激党》,其中提到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文中对“布党”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口气是称赞的。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在陕西传播的大体情况。从传播媒介来看,由于军阀政府的封锁和查禁,报纸数量不多,发行量也很少,消息来源困难,发行范围小,传播渠道和途径比较单一,使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从传播内容来看,主要侧重的是民主主义的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极少,仅有一些简要的介绍,甚至带有不同程度误解,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在中共成立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在陕西还没有真正形成。但是对于当时还很闭塞的陕西而言,进步期刊里传播的思想无疑会使人们的眼界大开,使民主主义力量深入人心,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思想在陕西的迅速传播开辟了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早期的广泛传播,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几年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旅外的陕籍进步知识分子积极创办刊物向陕西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10月,旅京陕西青年刘天章、魏野畴、杨钟健等在北京创办的《共进》(1921年10月—1926年9月,共105期)半月刊是“‘五四’以后宣传新文化和共产主义思想影响较大,发行时间最长的刊物之一”[7]。随后,1922年10月,共进社成立于北京,以“提倡桑梓文化,改造陕西社会”为宗旨,开展驱逐军阀刘镇华的斗争。在天津,由武止戈、屈武等人于1922年创办《贡献》月刊,以及陕北教育促进会天津分会于同年创办《促进》和《改进》杂志。1923年起又有刘秉钧等创办的《汉钟》、《南针》等刊物[1]46。这些以陕西为主要发行对象的刊物,在评论陕西政局和介绍民主主义思潮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刊登了一些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陕西和西北地区的广泛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出刊5年之久的《共进》杂志,在全国范围内很有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共进》销售量最高达四五千份,销售范围遍及全国各大城市,远至欧洲和日本,社员达千余人[8]11。“该刊虽不在陕西出刊,但其分社遍布西安、三原、渭南、华县、榆林、绥德、南郑等地,与陕西社会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在陕西拥有最大多数读者。”[9]7“就陕西说,各政府机构、各学校、各民间团体都有《共进》,而且每一份看的不止一人,往往辗转传阅,所以发行最多时不过三千五百份,但实际影响比这大的多。”[10]402该刊第三十七期发表的《五·五》一文,就是为纪念马克思诞生105周年而作的,文章推崇马克思为“社会主义经济学派的始祖”,是“大社会学者兼大历史哲学者”,是“最有力的社会主义者”。[11]在第四十九期发表的《俄罗斯革命第六周年纪念》一文,介绍并歌颂苏联十月革命,称“苏俄是谋求人类解放的先锋军”[12]。在五十五期发表的《列宁之死与中国青年》一文中,作者热烈地称列宁为“世界社会革命的指导者”,相信“赤旗飞翔全世界的胜利之日”不久即可到来,号召“中国青年应认识真正的列宁,学列宁革命的方法”[13]。因此,《共进》被称为“西北文化的晨钟!社会改造的导师!国民革命的先锋!”[14]350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在省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如魏野畴、李子洲、刘秉钧、熊文涛、王尚德等人陆续回到陕西任教,通过讲授历史和语文等课程、发展学生团体、编写书籍、创办进步期刊,向人们宣传马克思主义。此后,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地方组织建立,陕西一些进步报刊也陆续创刊,有了舆论阵地,这就使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勃然兴起。1924年7月,魏野畴等人在西安领导建立青年文学社,出版《青年文学》旬刊(出了8期)。11月7日,青年文学社改名青年生活社,《青年文学》也改名《青年生活》旬刊。至1925年10月,青年生活社成员发展到一百多人。青年生活社和他们办的刊物在陕西学生中、特别是在西安学生中有较大影响。雷晋星、吕佑乾等领导创办的《西北晨钟》,在西安学生中也颇有影响。三原也成立了渭北青年社,创办了刊物《渭北青年》。李子洲在绥德领导建立了共进分社等进步组织,创办刊物《陕北青年》[15]129。在西安、渭南、华县、三原、绥德、榆林、延安、澄城一些学校中,党员教师讲授马列主义,宣传党的政治主张。1925年魏野畴领导创办了《西安评论》(1925年8月—1926年3月),共出36期,省内外发行。它最初实际上是西安地区团组织的理论刊物,西安党组织建立后又成为党组织的刊物。党团组织的一些负责人常为该刊撰写文章。这个刊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党的政策同陕西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发表了许多有关马克思主义方面的文章。魏野畴在《农民的苦痛》、《同情于西安的下层阶级》、《双十节日敬告陕西各界同胞》等文中指出:“工人农民的苦难命运只有靠自己来改变”,强调“大家宣传农民去吧!组织农民去吧!团结起来便是势力卫枪炮也打不倒的坚强势力卫!”[16]《西安评论》深受省内外各界群众的欢迎,其开始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陕西工人运动的实际结合起来,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早期传播的主要特点
从上面的历史脉络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旅外陕西籍进步青年为传播主体
以陕西旅外求学的进步青年群体为骨干推动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早期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当时陕西闭塞落后,但马克思主义却能够较早的传入陕西,这跟陕西旅外求学的进步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分不开的。五四运动期间,陕西地区首先接受新文化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在外地求学的学生。当时陕西只有为数不多的专科学校,上大学的学生多到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文化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去。到北京求学的人数最多,约近百名,其中有刘天章、魏野畴、李子洲、杨明轩、杨钟健、雄文涛、王子明等;到天津求学的有武止戈、邹均等;在武汉和上海求学的有王尚德、雷晋笙等。这些人当中有不少最后成为陕西地区革命思想的宣传家和革命活动的组织家。
在外地学习的陕籍革命知识分子接受新文化和马列主义以后,在积极参加当地革命活动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寄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书刊、写信和寒暑假回乡宣传等方式,向陕西传播新文化和马列主义;另一方面,以陕西为主要对象,通过办刊宣传马克思主义。后者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尤大。可以说,他们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早期传播形成的过程。五四运动后,这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进步青年,陆续回到陕西,成为马克思主义在陕西传播的中坚力量。
旅外陕西籍进步青年为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如魏野畴(陕西兴平人,1923年初入党,1928年牺牲),他在五四运动中接受了马列主义。魏野畴在北京高师读书时,和北京大学学生杨钟健、刘天章等一起,整顿了陕西旅京学生联合会,创办了《秦钟》月刊,发表文章,向陕西青年传播新思想。1921年,他撰写了15万字的《中国近世史》一书,初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释中国近代历史,鞭笞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歌颂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同年夏,他由北京高师毕业后回到陕西,在爱国主义教育家杨松轩创办的华县私立咸林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历史教员。当时,他给学生介绍和讲解《新青年》及《共进》等革命刊物上的进步文章,讲授《共产党宣言》、《社会进化史》等马列主义的著作,以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他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刘志丹、吉国桢、潘自力、高克林等,都在他的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春,魏野畴到西安任教,以其主要精力从事创建陕西党团组织的活动。曾先后创办《青年生活》旬刊和《西安评论》周刊,传播革命思想,指导西安地区的革命斗争。1962年毛泽东和孔从周谈话时曾给予高度评价:“魏野畴是老同志,有学问,他还有著作,我读过,写的有水平。”“魏野畴同志是西北地区共产新思潮启蒙运动中最英勇的战士和旗手。”[17]31
除过魏野畴之外,对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传播做出伟大贡献的进步青年还有很多,如武止戈、李子洲、杨明轩、杨钟健等人。他们以学校为阵地,以高度的革命热情,积极向陕西人民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陕西迅速广泛地传播开来,为中共陕西地区组织的建立,创造了思想和干部方面的条件。
(二)以报刊为主要传播方式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日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求学的具有先进思想的陕西籍青年,通过创办期刊、邮寄书信、报刊,假期回乡等方式向陕西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二是陕西创办报纸期刊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当时陕西籍旅外青年创办的进步报纸期刊主要有:1906年留日学生创办的《秦陇报》(简称《秦陇》),1908年留日学生创办的《夏声》月刊和《关陇》月刊(又名《关陇》丛报),陕西旅京学生创办的《新潮》(1919年创办)、《秦劫痛话》(1919年创办)、《秦钟》(1920年创办),1920年陕西旅沪学生创办的《秦铎》,1921年由北京大学陕西学生创办的《共进》,1922年陕西旅天津南开学生创办的《贡献》月刊(出刊4期后与《共进》合并)和《促进》(后改为《改进》),1922年上海的“汉中旅沪学生会”创办的《汉钟》月刊,1924年陕南在北京的学生办的《励进》,1924年由“陕南旅沪同乡会”学生刘秉钧等办的《南碱》,1925年由“陕西旅上海大学同学会”办的《新群》月刊,1932年“陕西旅南京学生会”创办的《新秦先锋》,1933年“陕西旅沪学友会”创办的《渭涛》等[1]46。陕西地方自己创办的进步报纸主要有《启明日报》、《捷音日报》、《正义日报》、《西北日报》、《鼓昕日报》、《秦中公报》、《白话报》、《青年文学》、《青年生活》、《西北晨钟》、《渭北青年》、《西安评论》等[4]320。五四前后,由陕西籍青年所举办的宣传新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杂志,在省外的有19种,如加上本省内创办的,前后总数在50种以上。[4]320这些报刊杂志对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引导舆论、推动革命,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
“五四时期涌现出大量的期刊和社团。它们既是时代思潮的产物,又分别在各种思潮中扮演着较重要的角色。”[18]14报刊作为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早期传播的主要媒介,尽管具有容量大、技术设备要求低、资金少和阅读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但报刊这种媒介最大弊端在于其普及受到当地人民文化水平的制约。而在陕西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等都比较落后,文盲的比例较高且集中在广大农村,这就严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范围。因此,当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客体主要集中在学生、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内。德弗勒曾说:“是否有一种传播媒介,不管它传播什么样的信息,在传播这个信息和影响受众方面,比其他媒介更有效?是不是在传播某种信息或者产生某种影响方面有一种媒介是最好的?”这些问题对教育工作者、宣传人员来说特别重要[19]128。在那个时代,除了报刊杂志外,恐怕没有更多更好的媒介选择余地了。尽管当时传播媒介比较单一,范围比较小,但却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传播时间较早、内容层次不齐、区域差异明显
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0]1471的论断,对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的时间认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成定论。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这只是一个形象的表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不可能齐头并进传入中国,在不同地方、地区传播的时间节点也是不同的。前文提到,马克思主义在陕西传播的时间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和十月革命之前的1908年。《二十世纪之新思潮》这篇文章的发表,无疑对当时比较闭塞的陕西产生重大影响。正如当事人回忆:“公益书局因分销《夏声》杂志……《民报》,故省城学生往者络绎。”[21]289日本学者石川祯浩认为:“中共成立以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大部分是经日本人传进中国的。”[22]有些学者认为由于陕西当时比较闭塞落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要稍晚一些,大约是在五四运动以后。[9]7但从时间节点上相对于其它省份来说,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传播时间是比较早的。
从传播内容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实质上经历了一个由最初被曲解、误解到后来被理解、认同并用来指导陕西革命的过程,同时也经历了把它作为一个学说引入介绍到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潮而广泛传播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传入陕西的第一篇文章《二十世纪之新思潮》中就有许多对社会主义的曲解和误读。1919年出刊的《西北日报》中刊登的一些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就带有某种明显贬低和歪曲的论述,而且很多杂志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民主思想来宣扬的。比如《秦钟》,只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新学说来介绍。随着陕西革命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认识。到《共进》办刊的后期,一部分人已经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主义,一种解决中国实际社会问题的主义而广泛传播。比如武止戈在《共进》杂志上多次发表文章和评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局,抨击帝国主义和军阀残酷镇压人民革命斗争的滔天罪行,热情洋溢地歌颂全国各地的革命斗争,阐明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1],向着人民的压迫者宣战的道理。在《五·五》一文中写道:“近几年来,陕人已经知道世界上有社会主义的,过激派,共产党……这些怪物:怕它的人闻之咋舌;不满意现社会的青年只听见这些名词就很踊跃,大部分还是不晓得它的内容。在这里要介绍它们的内容,是不可能的,现在先为诸君介绍这位共产主义(过激派即共产党——引者注)的创立者,震动全球的马克思先生。”[11]接着,他在文章中介绍说:“马克思是一个大经济学者。他是社会主义经济学派的始祖。他阐明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意义,使资本和劳动得到新的、真正的解释。《资本论》便是他的经济学的名著。”[11]文章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又是一个最有力的社会主义者。他著有《资本论》三卷,《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他将社会主义从空想的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更发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后面又特别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不只是一个大思想家,他还是一个实际运动的战士。”[11]
从传播区域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最初传播大都是在交通比较方便、文化比较发达、军阀势力比较薄弱的渭南、三原、汉中、绥德等城市和地区。在区域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渭南传播较早。1921年7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杨钟健引荐北大学生魏野畴到华县咸林中学任教。次年春,共产党员王复生也应聘为咸林中学国文教员,他们到咸中后积极向学生介绍五四运动,宣传新文化,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1922年7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王尚德从武昌中华大学毕业,返回渭南赤水镇,与好友张浩如等创办渭南赤水职业学校。同年冬,他与王复生等组织进步青年在赤水职校、咸林中学以及西安、三原先后成立了青年励志社、青年自进团、青年文学社、青年科学研究会等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积极培养革命骨干,宣传马克思主义。1924年6月成立了陕西地区第一个团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支部。马克思主义在汉中的传播也是在五四运动后,在北京学习并参加“五四”示威游行的汉中籍学生刘平衡(即刘秉钧)、熊文涛等人通过书信介绍了五四运动的盛况。1926年,洋县籍燕京大学学生、共产党员王子明到城固县中任教,把《共产主义浅说》、《伊里奇辩证法》等书传给学生阅读。马列主义在陕北的传播是从1922年开始的。1922年秋天,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先后从北京、天津等地聘请魏野畴、李子洲等到榆中任教。他们大胆地改革教学内容,提倡白话文,宣传民主思想,选用《新青年》、《向导》等刊物上的文章做教材,向同学们传播马克思主义。1925年秋王超北等在延安建立了党团支部。马列主义在榆中、绥德较早的传播,为陕北革命根据地乃至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1925年10月,安存真、吴化之、魏野畴、雷晋笙、刘含初等人创建中共西安特别支部。马克思主义在宝鸡的传播相对比较晚,1927年才在宝鸡建立中共领导的第一个农民协会——落星湾农会,其目的是引导农民积极进行革命斗争。
(四)总体传播效果显著、影响深远
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早期传播效果比较显著,影响深远。正如马克思所强调“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3]9后来延安时期的光辉业绩也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早期传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陕西迅速传播,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了当时革命需求并和工人运动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不仅仅解决的是信仰问题,而且解决的是实践问题。另外,传播者自身的魅力和传播风格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就陕西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而言,他们是独特的,无论是西北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魏野畴,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武止戈,他们身上都兼有学者和战士的品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对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早期传播的若干经验
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为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早期传播的若干经验,对于探索闭塞落后的地区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于今天我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须有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传播与陕西先进分子的文化自觉性与主动价值追求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于闭塞落后的陕西,马克思主义能够较早的传入,跟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在陕西并没有广泛传播开来。辛亥革命结束后,民主共和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五四运动后,武止戈、屈武、崔孟博、刘尚达等一大批陕西进步青年离开了交通、经济、文化落后和消息闭塞的陕西,到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发达地区求学。他们很快接触到新文化、新思潮,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后来他们通过创办进步报刊、写文章,寄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书刊、写信和寒暑假回乡宣传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的影响下,先后出现了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武止戈、魏野畴等人一开始也并非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也经历了由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向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转变过程。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寻找改造陕西的道路只不过是当时很多仁人志士寻求改造中国的道路的一个缩影而已。从当时的一些文章可以看出,早期青年知识分子并没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还把救陕的主要力量寄托在知识分子身上。认为“我们陕西能够好不能够好,就看一般的青年,有进步没有进步?要知道改造进化的责任,是要青年负的。同学呀!千万不要放弃了这个责任心”[24]。到了《共进》办刊的后期,已经将民众视为救陕救国的主要力量,他们开始反对过去的妥协态度,大谈马克思主义。武止戈的文章《五·五》就是为了纪念马克思所做,文中带着很激动的调子表示,马克思是“我们劳工阶级的代言人,是我们青年和劳苦群众的最可爱的朋友”[11]。武止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1933年9月下旬他在河北省顺义县抗日前线指挥作战,不幸遇日寇飞机轰炸,光荣牺牲,时年33岁。当然,武止戈、魏野畴只是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早期传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影响下,先后培养出现了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中有刘志丹、王泰吉等人,他们最后都成为中国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坚力量。
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仍然离不开一批忧国忧民、追求真理、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帮助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先进分子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引领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潮流。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3]11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传播,主要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在陕西传播之所以取得显著效果,主要原因就是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群众运动、党团组织建设等实践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传播首先是与陕西的群众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五四运动造成的强大政治声势,冲破了陕西的沉默局面。1920年到1921年,陕西各阶层群众就取得了驱逐军阀陈树藩的重大胜利。1921年到1923年,又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驱逐军阀刘镇华的斗争。到1925年,刘镇华终于被赶出陕西。1925年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陕西工人积极参加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并起来组织自己的工会。各阶层群众的斗争,包括一些手工业行业工人的罢工斗争,都极大地推动了陕西革命形势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虽然在陕西形成广泛的传播态势稍晚,但是它一开始就和建立中国共产党及共青团的陕西地方组织等实际革命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陕西早期中共党、团组织的建立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方面是由旅京、津、沪、汉等地陕籍学生中的党团员,受党团组织指示回陕建立的。另一方面是由党团中央派人来陕建立的。最初建立的党团组织,都在交通比较方便、文化比较发达的渭南、西安、三原、绥德等地。1922年8月,武汉地区党团组织派在武昌中华大学求学的王尚德回陕,建立了陕西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先后在崇凝、高塘地区创建苏维埃,开展兵运工作。稍后,魏野畴、李子洲、武止戈、雷晋笙等一批陕西籍的共产党员也相继从北京、上海回陕,在陕北和西安等地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团组织。特别是魏野畴、李子洲二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运动较早,魏野畴回陕后先后在华县咸林中学、陕北榆林中学、西安省立三中等校任教,李子洲先后在三原渭北中学、榆林中学、绥德师范等校任教。他们带领青年一起组织各种进步社团,并亲自讲解《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浅说》、《共产主义ABC》,介绍《向导》、《中国青年》等马列主义书刊。1924年秋至1925年初,李子洲和王慰廷等党员在师生中(包括绥德籍的榆林中学学生)吸收霍世杰、乔国祯等十多人为党团员,在绥德先后建立了团和党的特别支部。1925年春,特支派人在榆林中学发展组织,先建立了团支部,后又建立了党支部,吸收王子宜、刘志丹、曹力如、武开章、刘文蔚、郭洪涛等为党团员。1925年10月,安存真、吴化之、魏野畴、雷晋笙、刘含初等人创建中共西安特别支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西北上的萌芽”。截止1926年11月底,陕西省共产党员已有388名。1927年1月28日,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共陕甘区委,并派耿炳光为书记带中央决议回陕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央指示中共陕甘区委改为中共陕西省委。耿炳光任书记、李子洲任组织部长、崔孟博任宣传部长、魏野畴任军委书记[15]124。此后,陕西各地党组织陆续建立,陕西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就是因为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陕西的群众运动、党团组织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极大地唤起了人民群众的自觉,为我们党培养了如刘志丹、谢子长等一批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形成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坚定的革命力量。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须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分子群体,而是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这就需要具有马克思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能够自觉地深入到群众中,用群众喜闻乐见、听得懂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陕西传播过程中,进步青年除了创办报刊,还帮助学生建立各种学术团体,如自治会、讲演会、辩论会、时事研究会、升学补习班、夜学校和平民学校等。组织学生帮助农民开展抗税抗捐运动,在庙会集会时,做破除迷信、时事报告等宣传,逢纪念日令学生散传单、贴标语,到农村讲演等等。同时,他们还在士兵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像刘天章在开封,魏野畴、宋树藩等在耀县,李象九、谢子长、史唯然、阎红彦、王有才等在安定指导士兵阅读《共进》和《共产主义ABC》[25]433。尤其是武止戈十分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结合,他利用寒暑假回陕的机会,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不遗余力地、积极主动地向当地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认为,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农民是主力军,但农民认知水平低下,所以改造他们的思想要运用通俗化的形式,才能为他们所理解、所掌握。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现在许多人在提倡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了,这很好。但是‘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26]841因此,他强调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先了解、学习、掌握人民群众的语言、话语、文化,否则就“化”不了,最多只能是“小众化”。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只有采取和人民群众特点相适应的方式,采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新鲜活泼、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27]844,从而易于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这个成功的经验,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 曹祖明]
Abstract:ract:Shaanxi was one of the main battlefields for the spread of Marxism at the early stage.Follow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Marxism was widely introduced to Shaanxi mostly by some young people from Shaanxi,mainly through newspapers or magazines.The dissemination started early,but was unevenly conducted in terms of content and level,showing notable disparity among regions.All in all,the early transmission was effective and had far-reaching impact,and laid the theoretical cornerston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xist party organizations in Shaanxi.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Shaanxi offers us some insights into promoting the adaptation of Marxism to Chinese context,making it popular and updating it with the times.To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calls for a crop of Marxists who hold firm belief in its ideals and convictions,requires that we should combine Marxist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publicize it in forms that are welcomed and easily accept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Key Words: rds:Marx;Shaanxi;early dissemination;adapting Marxism to Chinese co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