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制度是党和国家的利器
2018-02-07卢志华杨新敏
卢志华 杨新敏
(1.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巡视制度是《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巡视制度要体现刚性约束,要发力发威,而不能锈迹斑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态势与战略安排让巡视制度焕发出新的活力,其有效性前所未有地释放,其公信力前所未有地增强,它已经成为党之利器、国之利器。
研究和透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政治性。政治是一个根本性的、方向性的、战略性的概念,它涉及到政权的归属、政党的更替、国家的安全,是上层建筑的统领部分,是最关键、最核心、最要紧的建构。因此,突出巡视的政治导向,是十八大以来巡视制度的最大特点。其一,应以政治的高度看待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一切人和事,进而从政治建设的逻辑出发对巡视作出一系列战略安排,最终将政治建设贯穿于巡视的各个方面与全过程。其二,腐败包括经济腐败与政治腐败,政治腐败某种程度上比经济腐败隐患更深、危害更大、影响更坏,是十八大以来巡视剑指的重点。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领域成为巡视领域的重中之重,进而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等全面纳入政治巡视的范畴。其三,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的政治“显微镜” 和政治“探照灯”不仅要聚焦个人,而且要聚焦被巡视党组织,严肃查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将党内政治生活是否严肃、党内政治生态是否清明、党组织发挥作用是否明显作为检验被巡视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关键指标,进而全面压实被巡视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织的监督责任。其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巡视着力排查那些隐蔽强、迷惑大、危害深的政治上的违纪违法行为,如档案履历造假,个人事项隐瞒不报;跑官要官、封官许愿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不作为、乱作为或用投机取巧的方式赢得一时廉价掌声;消极对待巡视成果,对整改采取敷衍态度;甚至个人政治野心膨胀,妄图窃取党和国家权力,等等。诸如此类,均是政治巡视针对的实质性内容,需要通过严密的扫描及时发现问题,精准解决问题,坚决去除党和国家内部的隐患,为政治上的长治久安扫清障碍。
二、权威性。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明代以后有八府巡按,走到哪里,捧着尚方宝剑,八面威风。我们的巡视不是八府巡按,但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 ”[1](P170)其一,权威性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自身建设的应有之义,是保持党的坚强有力和国家团结统一的基本保障。在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态势下,权威的巡视理应成为党的权威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权威的巡视全面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进而在全体共产党员心中树立党的权威。其二,《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立党的总依据。而巡视是《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是党的章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巡视的权威来维护《党章》的尊严,是巡视的内在要求,进而在赋予与维护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彰显《党章》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其三,巡视组特别是中央巡视组不仅仅代表巡视组本身,而且代表党中央,对于各级被巡视的党组织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进而将巡视的权威性内化为巡视的有效性与震慑性,最终让全体党员干部守底线,知敬畏。其四,权威性并不是抽象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肃性、坚韧性和彻底性,是巡视制度权威性最内在的支撑,它用铁一般的事实释放了一个信号,即党的巡视制度绝不是束之高阁的纸上文本,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体现,它是党和国家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它是党和国家的利器。
三、制度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不是权宜之计,要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2](P113-114)其一,巡视制度本身就是制度反腐的重要方面,具有战略性、长远性与稳定性,因此,如何将经过实践检验的巡视细则用好、用足,进而充分发挥巡视的制度优势,是制度反腐的必然要求。其二,十八大以来的巡视特别是中央各轮巡视发现了很多带有共性的制度漏洞,因而巡视组在巡视总结中形成了相关的报告与建议,进而在“党员干部的‘三观’、权力的配置与结构、权力运行的规范与监督”[3](P342)层面上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原则,最终为制度反腐提供了新的路径与选择,这成为十八大以来巡视制度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其三,继承与创新是制度建设的内核,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制度也正是在继承与创新中运行、发展与成熟。一方面,巡视制度始终遵循《党章》的基本要求,始终贯穿着十八大以来弛而不息的反腐节奏和十九大以后坚如磐石的反腐决心,继续向着反腐败压倒性态势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面对腐败形式的隐蔽性,巡视制度必须发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作用,以改革创新的理念加强巡视工作,坚持在巡视制度的运行中创新,在创新中运行,“从‘常规为主’到‘常专结合’‘专项为主’,适当增加巡视批次、压缩巡视间隔、优化巡视流程,采取‘一托二’‘一托三’等方式开展专项巡视”。[4](P94)其四,“实践证明,巡视制度可以有效、管用,关键是要用好。”[5](P204)因此,“善于运用”是巡视制度建设的生命力,要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形势、被巡视领域的特点、巡视的内在规律性等三者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把握巡视规律和改进巡视方法,进而以运行的视角加强巡视制度建设。总之,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巡视制度应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即将巡视实践的成果及时嵌入到制度反腐的体系中去,把制度建设的效力充分运用到巡视实践中来,使二者在反腐斗争的互动中发挥新的威力。
四、联动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巡视制度是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的重要方式。”[5](P204)诚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腐败斗争,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它包含着党性和人民性的双重要求。其一,巡视是党中央对中管单位党组织,是省级党委对省管单位党组织的监督,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是党内集中制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庄严承诺。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巡视制度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的,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绝不容许在巡视中出现弱化党的领导、歪曲党的历史、丑化党的形象的错误倾向,真正把“党要管党”全面、正确、科学地体现到巡视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其二,在巡视过程中,相当部分线索由群众提供,因而巡视制度始终包含着人民监督的内在要求,因此,巡视制度只有与人民监督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打一场人民的反腐战争,最终让腐败分子淹没在人民反腐的汪洋大海中。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群众监督需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只有合法的、有序的群众监督才是最有效的监督,而有效的群众监督才能和党内监督真正对接,进而更好地嵌入巡视体系的范畴。综合上述,巡视制度是反腐领导力量与反腐依靠力量的逻辑统一,是反腐上下联动的对接安排,是党性和人民性在反腐领域的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必将在自我净化的过程中更加坚强有力,中国人民也必将在拥护党的过程中更加团结凝聚。
五、覆盖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覆盖,才能‘零容忍’,如果问题没发现,怎么能解决‘零容忍’。 ”[4](P71)全覆盖包括时间上的全覆盖与空间内的全覆盖。时间上的全覆盖是指中央与省级党委一届任期内对所辖区域巡视的全覆盖(包括下沉一级);空间内的全覆盖是指巡视对象无禁区,任何地区、任何领域、任何部门的任何人,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必然要受到严肃追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覆盖”成为巡视的一个重要特点,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巡视制度高超的内在设计安排,进而从巡视的逻辑架构上释放出巡视制度的长远性、严密性、震摄性与预防性。其一,巡视全覆盖,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韧性,彰显了历届党委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连续效应与叠加效应,充分兑现了“党要管党”的政治承诺;其二,巡视全覆盖,有利于建立立体式的腐败预防和惩治体系,从而将各领域、各地区、各部门全面纳入监督体系,大大增强巡视制度的严密性与公正性;其三,巡视全覆盖,有利于压缩腐败的生存空间,减少腐败的存量,遏制腐败的增量,最终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造成的破坏与挽回腐败造成的损失。其四,全覆盖可以促进各条反腐战线、各个反腐专题的链接与互动,进而有利于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最终形成全国反腐一盘棋的合力。其五,全覆盖本身就是一种震慑,有利于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丢掉幻想,从长远来看,对于教育和挽救干部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总之,全覆盖是一种制度设计,一种战略安排,更是一种政治担当,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的决心,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的现实体现。
六、科学性。腐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民主、制度和党的公信力的严重挑衅,而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实绩向世人展现了一个道理,即中国共产党完全有决心、有能力、有魄力解决好自身的建设问题,进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的有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的大公无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必将为科学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与政权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中来,必然要在革命中坚持、修正、完善和发展。巡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武器,是中国共产党在和平年代彰显革命本色的体现。在新时期,只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党的巡视制度的活力必将更加释放,党的巡视成果必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扫清障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在中国共产党勇于革命和敢于胜利的有机统一中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3]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基础与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
[4]本书编写组.巡视利剑[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7.
[5]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