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旨归·导向·着力点
2018-02-07石琳琳王光森
石琳琳 王光森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不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完全解决,可以有任何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做法。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直面风险和挑战,解决重大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个判断牢牢把握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扭住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实践导向。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凸显的价值旨归:以人民为中心
矛盾就是问题与斗争,是推动社会嬗变的力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蕴含在其中的根本价值,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及其人民意蕴
人民是价值主体,同时也是实践主体,这是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原则。中国共产党既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又从人民改造中国的实践角度来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毛泽东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构筑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体系。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在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时,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正是依靠人民的力量,我们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3]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应从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转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与发展生产力,也就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现实需要进行建设。苏共二十大后,社会主义阵营产生了剧烈动荡,对我国也产生了影响。1957年,党的八届三中全会重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4]至此,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了偏离。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深刻认识到继续“抓纲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无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难以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前进。对此,邓小平带领全党拨乱反正,将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建设上来,逐步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即“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准确把握,邓小平不仅驳斥了在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无矛盾”论者,为改革开放作了辩护,最为关键的是使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改观,增强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我国长期沿用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党、国家和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党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在社会动态变化中紧紧把握住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别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提出并完成了阶段性的发展任务。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人民意蕴
新时代有新时代的矛盾与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为了解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应运而生,这意味着只有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把握其中的人民意蕴,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1.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要把握三个原则。第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并不意味着以往一切社会矛盾的完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可以看作是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的阶段性的“质变”,并不意味着矛盾全局的根本变化,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不移。第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否定党的十九大前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因此,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可以看作是对以往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化与细化,紧紧抓住现时代社会发展中最根本的问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提供方向引导。第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发展的高级阶段,可以有任何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做法,要防“左”反右。
2.准确把握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第一,“物质文化”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阶段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新时期到新世纪新阶段再到新时代,从“一穷二白”温饱不足的旧面貌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生产力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面貌也焕然一新。
第二,从“物质文化”到“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在变化。而这个内涵变化始终围绕着人来进行调整,表现为结构的变化、层次的提升。从结构的变化看:新时代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6000美元,意味着居民消费进入了精神消费的旺盛时期,人民更加期盼自身在吃、穿、住、行方面发展得更好,需求与日俱增。从层次的提升上看:在经济方面,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人们不再仅仅只关注个人生活领域,而是超越私人需求关注社会需求,超越家庭需求关注公共需求,特别是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公共权力、公共安全、公共资源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5]在政治领域,人们的公民意识、主人翁精神越来越强,政治参与感逐步增加。在文化领域,人民的法制意识提升,民主、公平、正义的观念更加强烈,对司法正义、司法体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在生态环境方面,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生产环境和宜居的生活环境。
第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价值导向,同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追求。现阶段社会利益群体的需求状况千差万别,各个社会阶层在不同结构、不同层次上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统筹人的全面发展难度加大。
3.准确把握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变化。第一,从“落后的生产力”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变化,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我国保持经济的高位稳定增长,已经成为中等收入国家,高铁、航空航天、载人潜水、生命科学等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落后的生产力的阐述已经不符合现实情况。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变化,深刻地反映了我们革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卓有成效的,充分说明了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的正确性。第二,“不平衡”的问题有使我们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迫切要求我们深入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在解决发展的不全面问题。经济社会各领域不少“短板”影响和制约着伟大事业的推进。一是领域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建设还不协调。二是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就业、基础设施等方面不平衡。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不足及文化自信缺失的问题。第三,“不充分”的问题要求我们要从注重发展的规模、数量到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益。“不充分”问题是我们发展起来后存在的问题,表明上层建筑中的某些部分还不能够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4.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价值。从横向上看,我们经历了一个从侧重政治层面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到侧重经济发展层面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再到切实关注人民发展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方面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可以说,社会主要矛盾的作用在变,对人民的关切更加突出。第一,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壮大。”[6]社会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第二,它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的事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者、建设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享受者、评价者。第三,它符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7]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着眼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携手世界各国政党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致力于“把民众需求转化为政党的理念、宗旨、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7]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体现的目标导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21世纪中叶,在实现建成现代化强国之后,社会主义将过渡到更高级的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理一切矛盾的重要导向。
(一)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目标导向的依据
1.由共同富裕本身决定的。共同富裕不仅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更是一种实践。作为一种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3]“先富”一旦走上正轨之后,我们政策的重点就要从“先富”向“共富”转移,否则,一种社会矛盾得到解决,另一种社会矛盾集聚起来,从而使“先富”的成效大打折扣,也会伤及人心。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结果,会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进步,是与共同富裕相违背的。
总的来说,共同富裕的方向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方向是一致的,共同富裕中的“共同”,本质上也就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体现。而“富裕”两字,狭义理解为物质利益方面的充盈;在广义上,“富裕”指的是一切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因素的充分平衡发展。因此,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生产力方面的要求,还包括生产关系方面的要求,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目标导向。
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评价标准。第一,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再用落后来形容,但是,生产力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矛盾背后蕴含着的经济利益的纠葛和冲突,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摆脱不发达的状态、解决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走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程度如何,决定着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富裕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效的评价标准。例如,党中央制定的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等,都有利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符合共同富裕的要求,因此,这些改革是适当的、合理的。
3.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一,在社会主义本质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生产力方面,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生产关系方面,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根本目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8]因此,实现共同富裕,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为前提;妥善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第二,马克思指出,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9]资本家无节制地追逐利润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消除的。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上的矛盾。诚然,我们现阶段的发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但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正是为了扭转这种失衡趋势,正是为了更好地去解决当前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让改革的更多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要注意的问题
邓小平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3]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坚持什么原则?
1.切忌超越发展阶段,不能混淆发展阶段的特征。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共同富裕还没有实现,不能忘记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勃列日涅夫,“超阶段”“共产风”等“左”倾思想,致使苏联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下走大党大国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形象受损,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社会矛盾迅速集聚,给社会主义国家以极大的教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两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三十多年的建设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随着生产力发展呈现动态变化,因此,必须切实解决每个阶段上的矛盾,主要矛盾和其矛盾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尤其是必须正确解决关系人民切实利益、人民切身生活的矛盾,防止转向消极方面。
2.警惕民粹主义思潮,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改革。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各领域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矛盾更加尖锐,任何领域的社会矛盾都可能激起民粹主义热潮。当前,民粹主义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炒作社会贫富差距。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在0.4%以上的高位。这是事实,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解决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关键举措。但是,民粹主义不看党和政府为此所做的努力和成效,仅仅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弱点,滋生出仇富、仇官、仇精英和追求平均主义的思想观念。第二,批判改革带来的贫富差距,而质疑和否定改革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批判专权、政治不民主,而将问题归结于政治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
警惕民粹主义,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改革。今天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能把非制度属性的手段和方式,当作社会根本制度属性的东西来否定改革。同时,也要对共同富裕有正确的认识,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要从解决现实社会主要矛盾入手,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不能急于求成。
3.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属性,警惕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不仅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而且把社会主义制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制度选择中剔除出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之是“两条道上跑的车”[10]。走自己的路,就要明确自己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选择。模糊社会制度的做法,是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今天,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事关十几亿人的福祉。我们提出的改善民生的方针与政策,是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路径,并且始终把握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指向。民主社会主义将再分配实现的福利“公平”取代共同富裕,只会加剧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矛盾。
三、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着力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引领我们进入新时代、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进程中确立和发展的,因此,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一)牢牢把握我国历史方位,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才能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灵活、准确地把握人民的发展需求提供依据,同时,又推动人民以自身的力量解决矛盾,将社会主义不断推进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1]另一方面,矛盾的发展变化必然需要解决矛盾的新理念。[1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理念。因此,要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尤其是要树立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好其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以及渐进共享的基本内涵,不断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
(二)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推进“四个伟大”建设
我们立足基本国情、分析社会矛盾、提出发展任务,是为了解决前进路上的问题、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要切实发挥社会主要矛盾的推动力作用,在实践中推进“四个伟大”建设。要进行伟大斗争,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做斗争,拥护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同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分裂祖国的言行做斗争,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同危害人民利益的言行做斗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与问题。要建设伟大工程,增强全党的“四个意识”,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成为经得起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推进伟大事业,就要以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及文化自信的精神面貌,以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现实社会主要矛盾的思考与解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同时,积极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打好“三个攻坚战”
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把握大局、协调各方的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砥砺奋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3]切实承担起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14]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扎实推进,带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稳步提升。同时,在党的领导下,扫除一切旧的、保守的、阻碍前进的事物所进行的创造性的、目标明确的活动,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发展风险集中暴露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以及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以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筑起安全屏障,补足发展短板。
(四)不断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开辟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境界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5]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发展起点,迫切需要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来为改革创新贡献智慧。第一,破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必然要求党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下不断优化顶层设计,把握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调动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二,新时代也为有志之士提供了建功立业的舞台,只有始终保持居安思危和求实创新的精神态度,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