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区”社工专业人才计划项目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基于贵州省的调查

2018-02-07黄开腾杨芬芬

中国民政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三区民政厅社会工作者

◎ 黄开腾 杨芬芬

社会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推动社会工作介入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社会治理,可以提升“三区”社会治理水平,助力解决“三区”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善治之目标。自2013年9月《关于做好首批“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发布,时至今日,“三区”计划已经走进第五个年头。全面总结地方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推进“三区”计划项目走向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在贵州省“三区”计划项目点的调研情况,对此进行探讨。

一、实施成效

贵州省“三区”计划项目于2015年启动,主要围绕着老人服务和留守儿童服务两个领域开展工作,经过2年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初见成效。

形成民政系统上下联动的格局。一方面,贵州省民政厅每年举办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区”计划启动仪式,并签订省民政厅、受援县民政局和选派单位三方服务协议书,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各受援地民政部门根据贵州省民政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调动系统内部资源,切实为选派的社会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定期对项目点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保障项目点顺利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建立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受援县的民政部门和项目点根据自身情况,构建起各具特色的社会工作服务平台。例如,黔南州民政局与广州市团校签订社会工作培训人才帮扶协议,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盘县项目点把精神关怀和物质帮扶有效结合起来,在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同时免费为其家庭发送鸡苗,并创办“一水义集”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鸡蛋代售等方面的服务。

创新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一是构建“督导+选派社工+培养本土社工”服务模式,为每个受援县配备1名专业督导和9名专职社工人才,并要求项目点在一年服务期内培养2名以上本地社工人才。二是构建“义工机构”培育“社工机构”模式,民政部门将项目交由当地义工联合会承接,并要求其发挥孵化器的作用,培育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三是各项目点分别创建立足于本地特色的服务模式,例如,习水县项目点在敬老院开展“家”文化活动及老年课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院舍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建立项目评估机制。每年的7月初和12月初,由贵州省民政厅下发通知,制定评估方案;然后,市州民政局对各选派单位工作进行检查,撰写检查报告并上交省民政厅;之后,省民政厅抽调人员、邀请专家组成工作小组,对各地进行重点抽查和督导评估;最后由省民政厅根据评估结果撰写情况说明报告,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并将其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完善“三区”计划工作和选择选派单位和项目点的重要依据。

提升社会工作影响力。在贵州省民政厅门户网站开设社会工作专栏,及时发布本省关于“三区”计划的有关文件和活动安排以及介绍各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先后获得了多家中央及省市媒体发布相关资讯;地方民政部门主动与当地主流媒体联系,加强地方“三区”计划的宣传力度;各受援县项目点则通过外展活动、趣味活动、公众微信号、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三区”计划。

二、面临问题

虽然“三区”计划项目实施的效果日益凸显,但是“三区”计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仍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实施“三区”计划项目的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不够,项目实施人员构成主要由在高等院校从事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专业老师、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以及地方志愿者组织的志愿者三部分人员构成。对于前者,虽然其理论扎实,但难有足够时间驻扎项目点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对于中者,虽然较为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知识,但其专业知识难以转化为专业的社会工作实践;对于后者,主要是基于内心的助人情怀参与项目,并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难以保证其高质量地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社会认同度有待提高。一方面,有些基层政府的领导及其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缺乏足够的支持,虽然一些基层民政部门领导特别热衷于争取“三区”计划项目落户本地,但这种表现并非可以折射出基层政府对社会工作的理念、功能的认可,而是在压力型体制之下所表现出来的对政绩追求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落后地区对社会工作的宣传不够到位,导致当地民众对社会工作缺乏了解和信任,甚至大多数人对此概念从未耳闻,更别说有信任感,这无疑给“三区”计划项目的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

经费支持有待提高。调研发现,项目经费基本上做到了专款专用,并实现了管理专门化和支出透明化,但由于“三区”计划项目实施地点往往位于偏远的落后地区,车马、办公、补贴等所需经费多,在地方政府缺少资金支持、项目点社会资源链接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普遍反映目前经费难以支撑“三区”计划项目的良性运转,大多数项目点长期处于经费紧张的状况。

项目连续性有待提高。从贵州省当前“三区”计划项目实施的情况来看,其连续性有待提高。一方面,“三区”计划项目初见成效或刚被认可时就面临结束,导致其影响力大打折扣,不利于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另一方面,项目缺乏连续性,民众会将其作为政府单纯追求政绩的权宜行为,并非长远计划,难以激发其参与社会工作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结果必然是社会工作的文化种子无法在落后地区撒播并发芽成长,基层社会工作事业也无法获得长足发展。

三 、优化对策

为了保证“三区”计划顺利推进,提高其实施效果,需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方案。

完善“三区”计划项目社会工作人才保障机制。建立社会工作人才保障机制,着力提升“三区”计划项目实施的专业化程度。第一,要在项目评审中对社会工作人才构成中持证社会工作者的组成要求明确,同时,要对负责人或者领队驻扎在项目点的时间有明确规定。第二,要在“三区”计划实施前组织所有参与项目的社会工作者开展岗前培训,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开展以提高业务能力和同行交流为任务的岗中培训。第三,要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社会工作学习APP等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学习交流平台,链接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资源,通过各交流平台为“三区”计划项目的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专业督导。

建立“三区”计划项目社会工作认可度提升机制。第一,要努力提高基层政府对于社会工作的认可度,树立表率,带动全社会的踊跃参与。第二,努力提高社会民众对于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一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开展社会工作宣传活动,既要让民众知晓社会工作,又要让民众对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以及专业价值观产生认同感,以致对社会工作向而往之。二要鼓励“三区”基层相关从业人员报考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扩大基层地区社会工作者队伍,以达到“以专业带动非专业”“以点带面”的社会效应。

建立“三区”计划项目实施经费保障机制。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需要多管齐下,同时在节流和开源两方面发力。在节流方面,要加强资金管理,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在开源方面,需要政府和社会齐心协力,扩大经费来源渠道。对于“三区”计划项目,因其作为专项计划的特殊性,其参与“三区”社会治理和为“三区”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社会功能的特殊性,政府在经费预算上也要列出专项计划,同时,要通过减免税收等途径激励地方企业积极为“三区”计划项目捐款捐物,以减轻“三区”计划项目的经济压力。

建立“三区”计划项目持续性保障机制。第一,针对当前“三区”计划项目实施的低覆盖、不连续性以及区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形成各级民政部门合作共管“三区”计划项目的工作模式。第二,为了解决项目时间过短不利于生成社会工作文化以及无法消除民众对政府发展社会工作事业的疑虑的问题,需要适当延长项目服务期。第三,动员地方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社会工作事业,形成地方社会各界力量协同参与社会工作事业的局面,进而形成浓厚的地方社会工作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三区民政厅社会工作者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伞兵三区海上起义的前前后后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广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卓志强 强化领导责任 狠抓工作落实
广东省民政厅举办全省民政系统学习贯彻《慈善法》专题培训班
汽车智能三区空调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社会工作者保护保障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