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初探
2018-02-06朱强
朱强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和材料,都有在运用中获得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设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寻找最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造性。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初探
教学是学生与老师互动学习的过程。“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教育家赞可夫如是指出。怎样上好西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呢?教学时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注重过程教学,形成思维方法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诺说:“知识是过程”。的确,知识是学生内化、信息交流、情境互动等过程。书本上的信息来源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要求把这些信息内化成知识让学生掌握。很多数学结论却是很抽象的,要让学生理解它,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就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利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产生过程。
课堂上我把学生平常看到的圆柱通风管、水桶、油漆桶等圆柱物体都带到了教室,课题引入做到了数学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认识了解圆柱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认识圆柱的特征,理解表面积的含义和这三种物体表面积的不同,以灵活掌握计算不同物体表面积的思维方法。
利用实物观察教学,给学生抽象理解圆柱物体的表面积降低了难度,学生较容易的归纳出这三种物体的特征:
圆柱通风管:只有一个侧面
水桶:有一个侧面和一个底面
油 漆 桶:有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
然后,老师因势利导,提出: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探讨。
二、小组合作探究,撞擊思维火花
合作探究是分小组,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探究以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既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能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思维灵活性。
对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探究,西大版六年级数学(下)第31页给师生们指出了很好的探究方法。课堂上老师先让同学们回忆一下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的?接着给提示一下,能不能把圆柱的侧面也转变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呢?好吧,那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沿易拉罐的一条高把它的商标纸剪开后再展开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说是长方形,有的说是正方形,也有的说是平行四边形,还有学生说是梯形……答案五花八门,这是老师提出: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把自己带来的圆柱侧面沿高展开观察观察,看得到的结果与自己的猜想一致吗?请在小组内探讨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不一会儿,同学们交流得出: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呢?”老师追问。这时有好几个学生举起手,起立告诉大家:“当圆柱的高与它的底面周长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如果圆柱的高与底面周长相等时,只知道底面半径你能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吗?
同桌同学小声讨论得出:圆柱的侧面积=圆柱底面周长的平方
三、独立思维,学练结合,层层递进
学习圆柱表面积计算,最终是为了让学生灵活解决问题。这时,我让学生观察且独立思考圆柱通风管、水桶、油漆桶这三种圆柱物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同时用字母像字母公式一样填空:
1.当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c和高h时,
通风管表面积s=()
水桶表面积s= ()
油漆桶表面积s= ()
2.当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d 和高h时,
通风管表面积s= ()
水桶表面积s=()
油漆桶表面积s=()
3.当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r和高h时,
通风管表面积s= ()
水桶表面积s= ()
油漆桶表面积s=()
题目一出现,同学都积极地独立思考着,时而翻翻书,时而在草稿本上写写。
接着,老师出示教材P31、32例1、例2,让学生可分步列式解答也可综合列式解答,老师还提示:综合列式计算时可应用运算定律,3.14可最后参与计算,这样可提高同学们的计算正确率和速度。这时老师板书例2的综合列式计算:
3.14×4×6+3.14×(4÷2)2×2
=3.14×24+3.14×4×2
=3.14×(24+8)
=3.14×32
=100.48(平方分米)
学生作业时,对照不同物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
作业之后的拓展练习:工人叔叔把一根高是1米的圆柱行木料,沿底面直径平均分成两部分,表面积增加了0.8平方米,求这个圆柱原来的表面积。
拓展练习虽有一定难度,但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四、多媒体应用,灵活思维迸发
多媒体的运用使许多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思维、动作,清晰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圆柱的特征及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展示了整个思考过程,是学生的感官协同作用,帮助他们形成鲜明的表象,为抽象的“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的理解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对计算圆柱表面积计算的理解。
为巩固提高学生所学,教材的课堂活动安排了测量圆柱物体的有关数据,再算一算它的表面积。学生分工合作,小组测量。
1.想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你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2.动手利用学具,选取一种方法,测量出相关的数据,计算出表面积,同桌两人合作,一个测量,另一个记录数据,最后两人分别用计算器算出结果。
老师提示,相关数据中圆柱的底面直径测量要先在圆上固定一点,,尺子的另一端在圆上移动,寻找最大的距离,才是圆的直径;周长可用软尺绕圆柱一周量出;高一定是两底之间的最短距离。强调底面积要乘上2。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上也演示一下,学生易于操作。
在反思小结时,老师提出:关于圆柱的表面积计算,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请提出来。
最后,老师小结: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学,可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镇大树小学校40070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