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FP、AFU、GGT—Ⅱ联合检测在肝癌(原发性)诊断的作用分析

2018-02-06林晓娥杨文思赵力欣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6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诊断

林晓娥+杨文思+赵力欣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肽酶-Ⅱ(GGT-Ⅱ)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选33名健康人员为健康组,均联合展开AFP、AFU、GGT-Ⅱ检测,并对照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肝癌组AFP、AFU、GGT-Ⅱ三项单独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肝癌组以上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6.68%,相较于健康组的3.03%显著较高(P<0.05)。结论 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AFU、GGT-Ⅱ有较高的敏感性,联合展开检测可促进原发性肝癌确诊率的提升。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诊断;血清肿瘤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735.7;R730.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6..01

原发性肝癌(简称PHC)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早期确诊并展开有效治疗可使患者预后得以改善[1]。对于PHC的诊断,除了展开影像学检查外,临床上还会对常见血清肿瘤标志物展开检测,但单独检测某一项指标效果不够理想,需联合对多项指标进行检测。我院常用AFP、AFU、GGT-Ⅱ,为进一步对PHC诊断中以上三个指标联合检測的价值展开进一步探讨,本次研究分别对PHC患者、健康人员展开以上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PHC患者为肝癌组,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6.6±8.7)岁,均在多项临床检查确诊,并经病理诊断证实。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结果为健康的人员33名为健康组,其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6.1±8.6)岁。两组均无合并其他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联合展开AFP、AFU、GGT-Ⅱ检测:受试者晨起处于空腹状态时,经肘部采集2.0 mL静脉血液,进行

10 min 3000转/min的离心处理。

AFP以免疫分析仪展开测定,AFU以全自动的生化仪进行检测,GGT-Ⅱ通过硝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实施测定,所有检测操作均按照说明书规范进行。AFU在25 U/L及以上为阳性,AFP在10.9 ng/mL以上为阳性,GGT-Ⅱ颜色为紫红为阳性。

1.3 观察项目

对两组患者AFP、AFU、GGT-Ⅱ三项指标单独检测、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进行统计与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肝癌组AFP、AFU、GGT-Ⅱ单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63%、87.50%、84.34%,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6.88%;健康组以上三项单独检测阳性率为3.03%、6.06%、3.03%,三项联合阳性率为3.03%。两组对比,肝癌组三项指标单独检测、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较高(P<0.05)。见表1。

3 讨 论

PHC在恶性肿瘤中极为常见,居于第五位,发现时,大多已经处于中晚期,已失去手术干预的最佳时机,常难以使患者预后得以改善。因此,对于PHC早期确诊极为关键,近年来,对PHC进行诊断时,我院对AFP、AFU、GGT-Ⅱ三项指标展开联合检测。AFP属于血清糖蛋白的一种,人类出生后不久,此蛋白会下降到1.0~20.0 μg/L,肝癌细胞出现后,可使AFP产生的功能恢复,使血清中AFP含量增多,且病情恶化程度与其水平是正比关系,AFP一直被当做PHC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AFU属于酸性水解酶的一种,在人体组织、体液等中广泛分布,肝癌出现后,患者癌细胞酶蛋白的合成速度会加快,对AFU的降解变慢,从而使血清中AFU水平升高。GGT-Ⅱ是从PHC患者血清中分离出来GGT同工酶的一种,属于膜结合蛋白,被看作肝脏胚胎性癌蛋白,被当做仅次于AFP的肝癌标志物。联合

对AFP、AFU、GGT-Ⅱ三项指标实施检测,可促进PHC早期确诊率的提升,以便于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性的有效治疗。

本次研究对肝癌患者、健康人员的上述三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三项单独检测阳性率显著较健康组高,且肝癌组以上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6.68%,相较于健康组的3.03%显著较高(P<0.05)。可见,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AFU、GGT-Ⅱ三项指标有极高的敏感性,对其实施检测可实现此病的准确诊断。

综上所述,对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上可积极对AFP、AFU、GGT-Ⅱ三项指标展开联合检测,以促进原发性肝癌早期确诊率的提升,进而使患者预后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 叶 芳,计海芬,罗 锐,等.血清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32-34.

本文编辑:张 钰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诊断
三维适形半野轮照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TACE序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探析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安全性观察
不同血流阻断法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