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2018-02-06孟祥娟杨雪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脑血栓

孟祥娟+杨雪

【摘要】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脑血栓治疗中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方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在平均消栓延误时间、住院时间、急性期消栓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院外脑血栓再发率、护理满意率方面的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消栓延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性溶栓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院外脑血栓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脑血栓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脑血栓;疗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4..02

脑血栓是由脑动脉血管壁病变致管腔狭窄迁延形成血栓,从而导致脑部局部的血流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的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脑梗死最常见类型[1]。近年来我国脑血栓的发表率上升,据国内医学期刊[2]报道:仅2010年至2013年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患脑血栓比例就由11.23%上升至17.45%。该病具有致死、致残率高,预后效果差等特点,这不仅仅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治疗费用高会成为患者家庭沉重经济负担,预后效果差会成为患者及家人沉重的精神负担。我院神经内一科护理人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方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男26例,女17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糖尿病22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62.3±13.1)岁。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其中合并高血压19例,合并糖尿病24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61.4±13.6)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血栓,并排除精神疾病和头颅、脑神经病变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脑血栓临床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

1.2.2 研究组

常规护理与对照组无异,另外实施人性化护理,主要措施:①护理方案:由负责患者的住院医师和护士依据患者个人需求为患者量身定制定人性化护理和护理方案;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和理解接受能力向患者介绍脑血栓疾病知识,开展相关健康宣教,积极安抚、调控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和家属树立战胜疾病,走向康复的自信心。③病房环境[3-4]: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0%左右,并保持光线适中,病房内设有饮水机及空调,患者睡觉期间,关掉病房里的大灯,只保留床尾的小灯,同将所有监护仪器的声音调至合适的大小;③康复护理:严格控制胆固醇和盐的摄入量,饮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适量摄入鱼类、肉等高蛋白质食物。通过肢体局部按摩,手、肘、肩、膝、踝等关节伸展、屈曲、外翻等肢体训练,恢复肢体运动感觉功能,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④并发症护理:为避免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要勤冲洗患者的膀胱部位,保持尿管周围皮肤干爽。为确保口腔卫生,要勤用温水浸润患者口腔及外唇皮肤。通过指导并协助患者翻身和适当对受压部位按摩,达到避免褥疮目的。

1.3 疗效比较指标

比较2组患者平均消栓延误时间、住院时间、急性期消栓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院外脑血栓再发率、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平均消栓延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平均消栓延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2.72±0.88)h、(10.49±1.68)d;对照组患者平均消栓延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4.61±0.92)h、(15.71±1.89)d,这2组数据相比较,研究组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急性期消栓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院外脑血栓再发率相比较

研究组急性溶栓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院外脑血栓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1、5.122,P<0.05)。见表1。

2.3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0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74%,护理满意度数据2组相差16.28个百分点,其数据差异证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血栓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且一般发病前无明显征兆、病情危重、病程长、恢复缓慢,治疗后出现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几率高,患者及家属易于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5]。该病发病后需要抓住治疗窗口期,及时进行消栓治疗。人性化护理要求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生理、心理上的感受,注重对患者的个性化关怀以及照顾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6]。我们研究中,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相比,平均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都短(数据差异满足P<0.05),说明人性化护理模式,更容易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早期溶栓机会,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早日康复。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关注患者情绪的变化,耐心疏导患者的情绪,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保证营养供应同时控制患者饮食等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30%,明显低于对照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脑血栓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 鑫.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國医药指南,2017,15(23):286-287.

[2] 李 利,张玉芹.78例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260.

[3] 谢秋美.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5):183-184.

[4] 王艳玲.对在冠心病监护病房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90.

[5] 代俊艳,张敬伟.舒适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住院卧床期间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8(11):61-62.

[6] 林 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29.

本文编辑:刘帅帅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脑血栓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中应用及护理效果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体会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