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应用效果观察

2018-02-06李杰平程宇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多层螺旋CT应用效果

李杰平 程宇

【摘要】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纳的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MSCT检查,数据采用MPR、VR和MIP等成像技术分析,统计患者AD范围、分型、真假腔形态及内膜破口数量等指标。结果:DeBakey分型情况为:Ⅰ型12例,Ⅱ型1例,Ⅲ型17例;所有患者均显示真假腔,动脉期真腔强化CT平均值和假腔强化CT平均值分别为(326.1±91.2)Hu和(279.5±87.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2,P=0.048)。24例患者内膜初始破口清晰显示,8例患者出现内膜再破口;14例患者假腔内产生血栓,真腔中未出现血栓产生情况;各种重建技术中,真假腔、内膜初始破口、内膜再破口和内膜瓣显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过程中表现出操作简便、安全精准和快速成像的优势,可作为作首选检查方式。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技术; 主动脉夹层; 应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1-0068-02

主动脉内膜产生真腔和假腔均为主动脉夹层(AD)的明显特征,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且呈现多样化[1]。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中,初次诊断漏诊率大约为30%,若未在正确的阶段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将直接导致死亡[2]。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影像学检查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过程中存在较高使用率,其中MSCT的优势在于扫描快速、后期处理效率高等,可从检查结果中清楚判断出夹层的类型和范围等详细情况,为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治和预后评价做铺垫[3]。笔者所在医院对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纳的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MSCT影像学资料无缺损。其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28~78岁,平均(54.6±7.3)岁;患者临床症状:23例患者出现胸痛、腹痛和背痛症状,2例患者出现胸闷气促,1例患者在就诊时已表现为血尿和腰痛,4例患者为经外院检查疑似主动脉夹层;基础疾病:20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疾病,6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2例患者合并冠状粥样硬化。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通过MSCT检查,仪器采用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其中管电压设置为120 kV,管电流设置为280 mAs,层厚保持为0.5 mm,螺距设置为1.0,转速调整在0.4 s/r。首先进行平扫,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双手呈交叉方式抱头,以自主动脉弓上3 cm处至耻骨联合上方的方向扫描。接着进行血管成像检查,通过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70~100 ml碘,速度保持为4.0~5.0 ml/s,并采用50 ml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气管分叉下层面胸主动脉腔内对比剂浓度通过人工智能系统追踪调查,扫描阈值在140~160 Hu。将扫描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传输至Siemens Wizard工作站,主要处理环节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

1.3 观察指标

获取图像由两名专业医师分析,而图像的重建、测量和统计过程由一名主治医师完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AD范围、分型、真假腔形态、内膜破口数量和初始破口大小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D的病变范围和分型情况

在MSCT检查过程中,30例患者的病变范围均表现为清晰可见;DeBakey分型情况为:Ⅰ型12例,Ⅱ型1例,Ⅲ型17例。

2.2 真假腔形态和内膜瓣详情

真假腔形态:其中26例患者表现为螺旋样,其余

4例患者表现为纵轴平行样。动脉期真腔强化CT平均值(326.1±91.2)Hu,高于假腔强化CT平均值(279.5±87.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2,P=0.048)。增强扫描结果显示,内膜瓣表现为真假腔间线样低密度影,显示率为100%;其中全程清晰显示20例,局部模糊显示10例。

2.3 内膜破口数量和初始破口大小、位置情况

24例患者内膜初始破口清晰显示,破口数量为24个;8例患者出现内膜再破口,其中破口为两个或以上的患者为4例。初始破口大小0.10~5.33 cm,平均(1.58±1.24)cm,见表1。

2.4 血栓产生和内膜钙化情况

假腔内产生血栓的患者为14例,余16例未产生血栓;真腔中未出现血栓产生情况。16例患者出现内膜钙化,余14例未出现内膜钙化。

2.5 患者血管受累详情

有7例患者内膜瓣累及右侧髂总动脉,10例患者累及左侧髂总动脉,1例患者累及右侧髂内动脉,5例患者累及髂外动脉,3例患者累及左侧髂内动脉,其余4例患者累及髂外动脉。

2.6 各种重建技术对AD显示详情

在MPR、VR与VR Thin、MIP与MIP Thin三种重建技术中,真假腔均为40个,内膜初始破口均为24个,內膜再破口均为8个,内膜瓣均为26个;各种重建技术中,真假腔、内膜初始破口、内膜再破口和内膜瓣的显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层螺旋CT的优势在于扫描迅速、无创伤和后期处理技术处理效率高等,因此被作为诊断AD的主要方式之一,合理利用CT血管成像技术可在主动脉强化峰值阶段进行扫描[4]。通过MIP、MPR和VR等后处理技术可明确显示真假腔、破口和内膜片,掌握夹层动脉瘤的范围大小和位置情况,了解血管壁钙化情况、附壁血栓和测量真假腔内径情况。文献[5-6]临床实践证明,通过掌握患者的AD累及情况和分型可一定程度制定治疗方式,其中AD分型与真假腔形态和内膜瓣显示有直接关系。文献[7-8]临床研究显示,对AD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表现进行分析:(1)AD真假腔和内膜瓣可清楚显示出来,主要表现为真腔小和假腔大;(2)内膜瓣反复中断是内膜破口的特征表现[9];(3)内膜钙化现象,以及假腔中产生血栓;(4)血管受累。在笔者所在医院30例患者中,DeBakey分型常见为Ⅰ型和Ⅲ型,Ⅱ型最不多见[10]。其中Ⅰ型主要是指内膜破口位置在升主动脉,范围已扩散到腹降主动脉;Ⅱ型内膜破口位置与Ⅰ型相同,但范围只在升主动脉,也可能在主动脉弓;Ⅲ型内膜破口位置在主动脉峡部,范围蔓延至腹降主动脉[11-12]。而笔者所在医院结果显示,各种重建技术中,真假腔、内膜初始破口、内膜再破口和内膜瓣的显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成像技术不仅呈多样化,且有较高精准度。endprint

综上所述,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过程中表现出操作简便、安全精准和快速成像的优势,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珊红,陈银众,赵益炼,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1(1):5-7.

[2] Wang L,Kang W,Zu M,et al.Application of 128-slice spiral CT combination scanning in the diagnosis of embolisms in pulmonary arteries and lower extremity veins[J].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2014,7(2):401-404.

[3]龙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376-377.

[4]刘友军,徐玉泉,刘桂杰,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385.

[5]张喜军,李淳成,吴耀军,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27(18):1554-1557.

[6]尹学青,胡红杰.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26(4):332-336.

[7]叶海鸣,莊高明,李淑明,等.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累及动脉分支的机理及动力学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3):84-86.

[8]叶海鸣,庄伟雄.64层(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84-185.

[9]卢江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雜志,2015,2(14):2862.

[10]罗友琛.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对照研究[J].四川医学,2015,49(6):898-900.

[11]王筱华.X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影像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3,19(33):96.

[12]王筱华.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影像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4,20(28):87.

(收稿日期:2017-05-15)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动脉夹层多层螺旋CT应用效果
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及肿瘤血供应用价值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主动脉夹层”为何如此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