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分析
2018-02-06宋荣芹
宋荣芹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份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10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统计情况比较并进行相关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3%(51/53),较比对照组84.91%(45/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显著,通过循证较矮墙护理措施,对并发症积极的预防及处理,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加快患者的康复;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塞;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1..02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106例分成两组,現将研究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份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106例分成两组,每组53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循证护理的实施需要建立循证小组,针对临床护理,结合以往病例情况提出问题,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循证问题提出,患者早期症状与有效预防与缓解;并发症的预防,患者心理疏导。通过文献检索与医护人员讨论,制定出符合我科室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并实施于临床护理工作,在实施过程随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调整。结合以往病例情况发现,健康教育的开展对患者的思维、疾病的认知的加深具有积极的意义,部分患者及家属由于对疾病的认知不足,造成延误治疗或者不配合等情况,所以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的开展非常有必要;对患者的情况全面收集,了解患者情况,树立患者对治疗正确的认知,以及对生活的渴望,避免患者不配合以及烦躁等情绪影响临床工作的开展。同时在治疗开始后向患者说明治疗时间、手术流程、注意事项、手术室设备与人员配备等。消除患者紧张与不安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做好这的生命体征的全面监测,术后严格遵医嘱进行用药。对于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开辟绿色就诊通道,为患者尽早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做患者的护理,对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预防护理。
1.3 观察指标
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统计情况比较并进行相关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统计情况比较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在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的开展也非常重要,为患者的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协助患者进行术后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如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出更有效的护理模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循证护理的开展是通过小组对以往临床病例护理情况进行分析,首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循证查询结合病情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病情特征、评估结果及患者需求制定护理方案,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治疗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循证护理的实施中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包括护理知识,操作技能、沟通技巧等多方面情况。并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给予患者家庭、社会的支持与关心,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文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显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肖学琴.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治疗中的护理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32(2):233.
[2] 韩 锐.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6):75-76.
[3] 李美红,朱强锋,陈赛勇.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海南医学.2013,24(9):1280-1282.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