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湖南汉族民歌的艺术特征

2018-02-06陈芳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5期
关键词:花鼓戏洗菜声调

陈芳菲

湖南汉族民歌主要在长沙、湘潭、株洲三地流传,取材源于社会生活,将生活里细小的事情用山歌、号子、小调的形式进行表达,通过不同的传唱者润色加工,流传至今。湖南汉族民歌《洗菜心》属于小调体裁,三段式的结构,讲述了小妹子下河洗菜心,不慎丢失戒指,一位少年捡到了戒指,两人喜结良缘的故事。在歌曲流传的过程中,传唱者将这首民歌小调加入了湖南花鼓戏的元素,歌曲风格时而委婉,时而诙谐,将主人公内心情绪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因其与花鼓戏的完美结合,成为了今天湖南花鼓戏旦角演员基本功训练的必修曲目。我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湖南民歌《洗菜心》的产生时间无法确定,也无法得知词曲作者是谁,这首作品最早的记载是出现在《湖南民间歌曲集(长沙分册)》,是望城县汉族民歌,属于民歌中灯调这一形式,灯调实际上是一种民间歌舞,歌舞中加伴奏、打击乐,并化妆,有的会适当加一点对白,从而展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灯调具有独特的地方音乐色彩,深受群众喜好。最初的版本为一段式结构,全曲采用“6 1 3 5”四音音列构成,歌词与今天的《洗菜心》相似,具有很强的湖南汉族民歌特色。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源于生活,也反映着生活,它们都有着存在的理由,也有着不一样的特点。想要掌握一首歌,不仅要了解创作背景,更要从作品的细节来分析,本文主要从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语言特色这三部分简述民歌《洗菜心》的艺术特征。

一、曲式结构

现在常用的湖南民歌《洗菜心》版本,采用变奏的手法,曲子分为三段,为二句式结构,每一段都是由两句及第二句的变奏重复句组成。第一段的两句为“奴在绣房中绣花绫”,“忽听得我的妈妈娘叫奴一声,她叫妹子洗菜心”,加上变奏重复句,变奏部分为“嗦得儿衣子啷当啷得儿嗦”,重复部分为“她叫妹子洗菜心哪”,三段形式一致。该曲以三段的结构,分别讲述了“小妹子下河洗菜心”、“小妹子丢失了戒指”、“少年捡到戒指与小妹子喜结良缘”的故事。曲式结构简单,变奏重复部分较多,易于學习。

二、旋律特点

本文在第一章中简述了湖南民歌《洗菜心》改编历程,在谱例中可以发现,虽然每个时期的《洗菜心》都有所不同,但是每一个版本的旋律都是紧紧围绕“61 3 5 ”四个音进行的,每一句的结束音都在“6”音上,是典型的湘羽调式,该曲属于单一调性,一种调式贯穿全曲。在实际演唱中,歌者往往把谱例中的“5”音唱成“升5”,比钢琴中的“升5”还要高一些,靠近“6”音,湘羽调式的特点就在于这个“升5”音。简单的几个音将此曲作成,却不失乐曲的风趣、活泼。该曲的旋律走向以级进为主,也有小音程之间旋律相跨的特点,并在每一段中都会有旋律的大跳,如“65?”这种大跳的出现,使曲子的风格变得很活泼,在传唱的过程中,加入了具有湖南民歌特色的打舌音,打舌音的尾音音调上扬,更能彰显湖南人民火辣、热情的性格。虽然三段旋律基本一致,但在演唱第三段分旋律的时候,通常会放慢速度,唱到“许他的烧酒有大半斤”时加快速度,并加入润腔特色,使旋律听上去富有变化,第三段歌词为“哪一位年少的哥哥喂,捡了奴的戒指?”是一句疑问句,慢节奏的旋律更能表现出疑问的语气,并将“小妹子”的好奇、调皮表现出来。

三、语言特色

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口耳相传、即兴创作,逐渐形成了民歌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此,民歌有地方性及民族性。湖南汉族民歌《洗菜心》主要以长沙官话为音乐语言,长沙话音调偏高,在结尾音处会拖长音,湘语系六声特点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入声、阳去、阴去,相比普通话多了阳去、阴去声调,由于这首民歌的音乐语言为长沙话,所以在唱的时候发音也与普通话有所区别。以《洗菜心》的歌词“洗菜心”和“绣房中”为例,在普通话中,“洗”字的声调为上声,“菜”字的声调为入声,“心”的声调为阴平,“绣”字的声调为入声,“花”字的声调为阴平,“绫”字的声调为阳平,在用长沙话演唱的时候,声调有所变化,“洗”字的声调为阴平,“菜”字的声调为阴平,“心”字的声调为上声,“绣”字的声调为阴去,“花”字为阴平,“绫”字为上声。从这两句歌词的普通话声调与演唱时的声调对比中可以看出,演唱时的声调基本跟普通话声调不一致,因此,在演唱这首歌之前应当仔细研究一下歌曲的语言特色,分清每个音的声调走向,才能够让听众感受到湖南民歌《洗菜心》的语言魅力,将长沙方言与本地民间音乐的完美结合表现出来,将从湖南人火辣辣的情感表现出来。

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但往往所接触的只是作品的最浅层所表现的,正如湖南民歌《洗菜心》,人们在演唱或是在欣赏这首作品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经历一次次改编的,在笔者深入研究民歌《洗菜心》的过程中,就像是在探索一段历史,虽然我们无法得知这首作品的来源,只能根据歌词的大意来猜测这首作品是在怎样一个场景下产生,在不同的时代由不同的人对作品加以改编并传唱,将这首作品刻上各个时期的烙印,看到查找到的一些半个世纪前的手抄谱,感觉到作品都变得鲜活起来了。

俗话说:“湘女多情”,面对心上人,“小妹子”既有害羞委婉的一面,也有大方直接的一面,民歌《洗菜心》就将“小妹子”这两面形象展现了出来,让笔者深刻的感受到了湖南民歌的韵味以及“小妹子”的火辣性格。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笔者不仅学习到了湖南汉族民歌的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还了解到了许多湖南花鼓戏的相关知识,这首作品将传统民歌与花鼓戏唱腔相结合,别具一格。笔者认为在本民族声乐表演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继承传统、立足当前实际情况,推陈出新,在保留各民族风格以及地方特色的同时,勇于大胆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互相学习以促进本民族音乐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新湖中心小学 3627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花鼓戏洗菜声调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帮妈妈洗菜
凌溪
拼音宝宝扛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蒸湘区实验小学把花鼓戏请进校园
花鼓戏转型经历和湘籍民族歌唱家关联性
左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