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神病病房加强监管对意外事故的预防效果
2018-02-06杨敏
杨敏
【摘要】目的 研究在精神病房加强监管对意外事故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100位精神病房收治的住院病患,随机分组后观察组强调针对意外事故的监管。对比两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意外事故总发生率为26%,满意度为70%;观察组总发生率为10%,满意度为86%。结论 精神病房出现的意外事故类型较多,相对而言摔伤/划伤发生率更高,需加强监管,提升患者住院安全性。
【关键词】意外事故;精神病房;监管效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2..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3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精神病房住院病患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区间处于19~53岁,平均年龄(37.73±4.13)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区间处于21-55岁,平均年龄(38.05±3.96)岁。两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针对患者精神病症状以及临床用药实施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针对意外事故强调病房监管,具体如下。
(1)安全培训
医院需强调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首先应告知其认真贯彻各项安全事故,做好对自身安全的保护。其次应强调特殊护理措施,例如对于容易出现伤害他人或自残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加强预防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
(2)用药监管
精神病药物存在一定副作用,尤其是三环类、硫杂蒽类、酚噻嗪类药物,在长期服用下这些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引起患者体位改变时低血压,手脚不灵活或视力模糊导致摔伤,吞咽功能减退造成易发生食物哽噎。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对服药可能存在抗拒行为,在护理人员离开后将药物直接吐出导致病症无法有效控制。护理人员应在监管中强调用药的严格性,在看到患者将药物正确服下后再离开,并注意防范患者舌下藏药。
(3)摔伤预防
精神病患者身体协调能力相对较差,应叮嘱患者穿着舒适、尺码正确的鞋子及裤子,上厕所时必须开灯,避免由于不导致意外的发生。对于患者家属应以书面形式将精神病住院患者容易出现的意外事故列举出来,并强调患者家属部分的控制,让其了解意外事件发生的类型、可能性、严重程度。
(4)安全措施
强调对精神病患者正确使用约束带以及住院环境的不良因素控制。例如裤腰带、打火机、玻璃碎片等均属于容易发生意外的小物件,可能由于疏忽导致患者自残或伤害他人。部分医护人员在安全检查时可能由于对精神病患者的态度和语言不当导致患者精神状态受到激怒,引发其过激行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内出现摔伤/划伤、自残、伤害他人行为病例数。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意外事故
比较两组内出现摔伤/划伤、自残、伤害他人行为病例数,显示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6%,观察组为10%,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满意度
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监管的满意程度,显示对照组为70%,观察组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期间往往不容易出现意外事故,与普通患者相差不大。但若其发生妄想、幻觉等精神病症状时,可能在症状支配下发生自杀自伤、暴饮暴食、行为紊乱、伤人毁物、拒药藏药情况,造成身体伤害、伤害他人、哽噎危险、药效减退。精神病房住院环境相对封闭,患者和家属在精神病正确认知程度偏低,病房监管的重任往往完全落在监护人员身上,因此除了对患者意外事件加强预防监管外,监管人员也需重视自身安全及监管的细节性。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加强了病房监管的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仅为10%,满意度达到86%,证实了监管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 湘,徐丽芬.实施饮食分级管理前后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障碍改善的效果评价[J].安徽医学,2012,v.33 06:757-758.
[2] 欧辉兰,黎 玲.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美容医学,2012,v.21;No.153,14:543-544.
[3] 黎银娥,徐 丽,杜 颖,容彩莲.钥匙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v.23;No.447, 32:159-161.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