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

2018-02-06王文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2期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方法

王文平

【摘要】目的 探索分析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并且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的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全部都采取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的治疗方法。对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观察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之中,显效的例数有21例,有效的例数有33例,无效的例数有6例,总有效的例数有54例,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 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的方法,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这一治疗方法,值得大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2..01

目前中耳炎的发病率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中耳炎患者的数量有所增加。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炎症。分泌性中耳炎,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它指的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1]。分泌性中耳炎多发于儿童群体。儿童的体质比较弱,并且处于身体及心理成长的十分重要的阶段。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会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言语发育。家长应该高度警惕,及时观察治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的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中的研究对象选取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一共选取了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男性病例30例,女性病例30例,年龄为(6~14)岁,平均年龄为(10.23±4.28)岁,病程为(14~25)h,平均病程时间为(19.17±6.24)h。

1.2 方法

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全部都采取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的治疗方法。首先进行抗生素药物治疗,再对患者进行喷鼻(布地奈德喷鼻剂)和滴鼻(1%的麻黄素)处理。然后对患者的外耳道等相关部位进行清洁处理,麻醉之后,再采用5号针头进行穿刺,穿刺点为鼓膜前下方,抽出其中的积液,再使用最高负压为35 KPa的吸引器抽取鼓室内积液。最后,使用5号长针向患者的中耳腔内注入3500 U的糜蛋白酶和0.9 mL的地塞米松药物。每两天治疗1次,1周期为12天[2]。对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观察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听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完全痊愈,则为显效;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听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则为有效;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听力下降等临床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患者的病情出现加重的趋势,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结果表明,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之中,显效的例数有21例,有效的例数有33例,无效的例数有6例,总有效的例数有54例,总有效率为90.00%。

3 讨 论

当今社会,如何有效的治疗中耳炎,与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这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病程长,病情恢复缓慢,病情复杂等临床特征。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引发面瘫、迷路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炎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可随体位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有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3]。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将这两种治疗方法有机的融合起来,治疗效果将变得更加突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负面影响与不良反应,都会相应的都会减少。

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全部采取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的治疗方法。这一治疗方法,将药物治疗与高负压吸引治疗相互联合,能够避免药物治疗与高负压吸引治疗单独使用时出现的弊端,进而有效的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的有效率,能够更好的缓解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的病痛,有助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功能的更好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之中,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基本上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预后状况良好,临床治疗效果极佳。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的治疗方法,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的方法,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这一治疗方法,值得大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 勇,王志高,宋小秋,等.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杂志,2014,11(26): 357-359.

[2] 刘 毅.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4):1139-1141.

[3] 刘 飞,史保轩.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12,31(10):2463-2464.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方法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优思明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4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对比观察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用药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