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2-06国青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4期
关键词:尿激酶原乙组甲组

国青

【摘要】目的 探究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2017年7月接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4例纳入本次研究,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治疗,乙组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 乙组心肌灌注改善状况、ST段回落时间、程度明显优于甲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于甲组(P<0.05)。结论 将重组人尿激酶原运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能够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避免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重组人尿激酶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安全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號】ISSN.2095-6681.2017.34..02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危急,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1]。本文主要研究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影响因素,并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2017年7月接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4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33例,女31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为(68.6±3.1)岁。将其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甲组实施常规治疗,乙组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在一般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甲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包括:用硝酸盐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进行治疗,并口服300 mg氯吡格雷,给予4000 mIU的肝素予以静脉注射,将150万U的尿激酶加入到100 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在30 min内静脉滴注完。

乙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具体为:静脉注射,将20 mg的重组人尿激酶原(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110003)加入到10 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之后,再把30 mg的重组人尿激酶原加入到90 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予以静脉滴注。

1.3 效果评定

记录两组心肌灌注改善状况,其中,心肌灌注(TIMl)分级标准为:血管闭塞远端无血流及血流灌注为0级;血管闭塞远端可通过部分造影剂,但冠脉狭窄远端无法全部充盈为I级;显影较慢,但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已充盈为II级;冠状动脉远端可迅速完全充盈,且造影剂消除速度较快为Ⅲ级。同时,记录两组ST段回落时间、程度,以及溶栓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心肌灌注改善状况比较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肌灌注状况均得以改观,尤其是乙组患者,其改善程度更是优于甲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 组间ST段回落时间与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后,甲组ST段回落>50%有16例(50.0%),再灌注心律失常14例(43.8%);而乙组ST段回落>50%有29例(90.6%),再灌注心律失常28例(87.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2.3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甲组治疗后,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泌尿系统出血2例,脑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而乙组经过治疗干预后,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经比较发现,乙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

2.4 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在64例患者中,年龄≥70岁的有42例,且其WBC均≥4×109/L,Hb<110g/L,Scr≥133 μmol/L。表明患者出血状况,与年龄、白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酐水平有关。而造成此类指标偏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存在基础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且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

3 讨 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具有较高危险性的心血管疾病,不仅会对心功能造成较大威胁,而且有着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重组人尿激酶是新一代溶栓药物,对于治疗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功效,能够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来改善缺血、缺氧状况,并降解血块栓塞[2-3]。同时,该种药物的半衰期相对较长,不会导致患者出现系列并发症,安全性较高。从本次研究结果也可看出,乙组的心肌灌注改善状况、ST段回落时间与程度显著优于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1%,显著低于甲组的15.6%(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疗效,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和有,苗 毅.瑞替普酶与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方案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安徽医药,2015,19(01):156-159.

[2] 魏宇淼,陈 芬.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及预后价值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05):501-504.

[3] 廖祁伟,光雪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02):91-95,116.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尿激酶原乙组甲组
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进展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