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船企聚焦智能制造

2018-02-06高心如

船舶经济贸易 2018年1期
关键词:船舶工业中远川崎

本刊特约记者 高心如

东南造船公司出口船码头一角

通过提升对智能制造的认知度、紧迫感、应用自觉性,进而强化船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快速提升船舶建造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能耗,将是增强全省船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日前,福建省船舶出口基地商会举办“智能制造”在船舶工业企业的推广应用会,来自福州、连江、罗源、宁德、福安、漳州、龙海等地的船舶工业企业、设计院所等单位进一步了解智能制造及其在船舶行业的应用,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当前,智能制造技术逐渐向制造领域渗透和应用,为制造业的研发、生产、管理、服务、销售和售后市场等各环节带来了深刻变革。在这一背景下,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未来船舶工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船舶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更是全行业在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然而,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不断探索、试错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为此,福建船舶出口商会希望以试点、示范项目为抓手,通过 “智能制造”专场会,推动福建船企提升对智能制造的认知度、紧迫感、应用自觉性,进而提升该省船舶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在专场会举办之前,福建船舶出口商会自身就先走一步,认真地了解“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相关信息。他们认为,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发布的“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iDolphin38800吨智能船“大智”号与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制造智能化车间”项目,均是与我国船舶工业密切相关的典型事例,对福建船舶工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值得在该省船企中进行宣传与推广。

船舶出口商会在与参会的有关企业人员交流时,大家普遍认为,“大智”号是智能船舶示范工程的创新产品。该船开创了全新的船舶设计、建造、运营理念,突破了全船数据安全共享、设备健康评估、智能辅助决策、船岸一体化等技术难关,实现了船舶智能集成信息平台、智能运行与维护系统、智能航行系统等关键核心系统的自主研制和集成应用。“大智”号开启了更加安全、经济、环保的航运新时代,福建船舶工业企业与航运业对此十分关注。

与会者普遍认为,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经验给大家的启示是:超前谋划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在《中国制造2025》颁布前几年就酝酿推进智能制造工作,在中等船舶行业先行先试,做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船舶企业。南通中远海运川崎通过多年持续推进运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有效整合集成各个核心系统,从自动化生产线、流水线入手,逐步过渡到智能化生产线、智能车间,目前已投产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29条,初步建成智能化车间2个,并承担着多项科研项目。凭借在中国造船业界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初步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信息密集型企业的转型,推动了企业发展的提质增效。同时,智能船厂建设的示范经验在系统内外、船舶业界得到了一定的辐射和推广,为中国船舶行业探索建设智能船厂、提升船舶制造水平和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参会者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期,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增速减缓期、结构调整期和优势重构攻坚期三期叠加阶段。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船舶制造技术融合,大力推动智能制造,能够快速提升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是增强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速产品创新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构筑我国船舶出口的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因此,“智能制造”在船舶工业企业的推广应用,可谓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在专场会上,有关专家还系统地讲述了智能制造中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突破设计、生产、管理三大环节数字化集成应用,加快车间、船厂、产业链、生态体系四个层面加快升级等内容。参会的福建船企表示,专家从智能制造的理论、方法、手段、远景设想入手,再直接引入船舶企业智能车间、智能船舶的成功案例,为船企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与案例,将在今后企业的变革中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 ★

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俯瞰

猜你喜欢

船舶工业中远川崎
船舶工业被列为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发展行业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1~10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基于I-O模型船舶工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13项船舶工业国家标准正式立项
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