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精神的人才基因
2018-02-06任采平
任采平
浙商精神是我国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浙江版本”,是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奥秘所在,它既包含着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共性元素,也蕴含着浙江地域、浙商群体的独特基因。改革开放以来,浙商精神的内涵不断与时俱进、迭代升级,但有一条鲜明主线始终没变,就是不断凸显创新和人才的极端重要性。
关于浙商精神内涵的概括,最早是“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想出千方万法”。“四千精神”反映改革开放早期浙商创业的艰辛、务实和韧劲,核心是“肯吃苦”。靠着这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四千精神”,一大批农民“洗脚上岸”成为浙商的主力军。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暴露了浙商创新能力、品牌意识较弱的短板,说明以吃苦耐劳为核心的“四千精神”已不能适应转型升级的需要。“新四千精神”由此应运而生,即“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这一精神蕴含着浙商从草根走向精英、从创业走向创新的理念追求,让浙商成功经受了危机考验。
迈入新时代,浙商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越来越多的浙商开始进入世界500强,成为世界级企业。省委顺应浙商新的精神面貌和历史贡献,提出新时代浙商精神,也就是“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兴业报国的担当精神、开放大气的合作精神、诚信守法的法治精神、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这一表述,进一步突出了创新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与“红船精神”、浙江精神一脉相承。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浙商精神的指引下,浙商群体把人才作为核心战略来抓。目前浙江企业人才工作实现了5个80%,即企业科研人才、科技投入、研发机构、承担的科研项目和获得的专利均占全省80%以上。从鸡毛换糖到机器换人,从代工贴牌到自主研发,从前店后坊到全球配置,从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背后都闪耀着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端尖子人才的智慧和光芒,更昭示着浙商火山般的能量和常青不衰的生命力。正是有了优秀人才,浙商把各种不可能变为可能,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中国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向国际一流进军的杰出代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前沿技术呈现多点突破态势,颠覆性创新呈现几何级渗透扩散,以革命性方式对传统产业产生“归零效应”。这意味着,浙商过去几十年积累的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可能“一夜坍塌”。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大力实施“科技浙商”培育行动,引导企业家把更多精力放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上,注重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在团队建设、产业对接、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科技浙商更多的支持服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浙商在过去40年里已经走在前列,今后40年继续走在前列靠什么?这是新时代浙商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人才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一个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的浙商,才是真正最有远见、最有智慧、最有潜力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