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强文明殡葬建设为目标 促进文明城市发展
2018-02-06大连市民政局局长张淑华
◎大连市民政局局长 张淑华
大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殡葬工作会议精神,强力推进殡葬习俗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统筹谋划,推进文明殡葬建设工作扎实 开展
坚持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着眼,从立法推动、规划引领、政策创制、财政扶持等方面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殡葬改革深入持续开展。一是确立深化殡葬改革的目标任务。大连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深化殡葬改革的“1+2+N”政策体系,把“加强文明殡葬、惠民殡葬、人文殡葬、绿色殡葬、法制殡葬建设”确立为大连市殡葬改革的五大目标任务。二是鲜明提出“三个倡导、四个禁止”要求。大连市政府提出“倡导厚养薄葬美德,倡导集中生态节地安葬方式,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禁止在城市道路等公共场所抛撒、焚烧冥纸,禁止提供、使用、焚烧一次性纸花圈,禁止在林地、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造坟墓,禁止制造、销售运输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等系列要求,大力破除殡葬陈规陋习,推动文明殡葬发展。三是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为树立文明节俭殡葬新风,全市各级殡仪馆从2015年8月起全面取消了纸花圈,并免费提供可循环利用的绢花圈和免费书写挽联服务。
二、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推动文明殡葬建设的强大合力
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合力推进文明殡葬建设。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连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坚决禁止城区冥品焚烧”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亲自参与督导检查。大连市民政、公安、工商、执法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加大对各地落实文明安全祭祀工作的督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堵塞工作漏洞。二是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每逢传统祭祀日,发动街道社区干部、楼组长以及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走上街头、分片包干,发现街头烧纸现象及时进行教育劝阻。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参与人数达到10万人次。三是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有序引导下,绿色、文明、安全、节俭的祭祀新理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选择文明安全祭祀方式,并上街参与劝导工作,成为文明殡葬建设的重要 力量。
三、强化联合执法,坚决有效遏制殡葬违法行为
充分整合全市执法力量,协同开展文明安全祭祀联合执法行动,确保殡葬执法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强化源头治理。集中力量对全市所有殡葬用品经营户进行检查,特别是“三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日杂市场)、“三店”(日杂店、食杂店、寿衣店)、“四边”(市场周边、殡仪馆周边、医院周边、公墓周边)等重点区域反复进行“地毯式”的清理整治。二是建立殡葬联合执法机制。大连市、区(市县)两级民政、公安、工商、执法等8个部门建立了殡葬联合执法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联合开展殡葬执法工作。三年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万多人次,罚没冥纸、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用品3万多件,查扣运输封建迷信用品车辆150多台次,有效震慑了殡葬违法行为。三是压实属地责任。各区市县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督导、一线指挥,推动文明安全祭祀工作有效开展。几年来,祭祀日沿街烧纸行为已减少95%以上,沿街贩卖和焚烧冥纸现象已基本杜绝,全市禁烧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四、强化舆论引导,营造文明祭祀良好氛围
充分依托新闻媒体、社区村屯、重点行业,深入开展宣传引导,确保文明安全祭祀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一是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利用市级媒体主要版面密集报道殡葬改革政策和工作成果,三年共刊发、报道各类稿件7000多篇。制作公益宣传片,在电视台多个频道、全市160条公交线路、5000多台公交车车载视频、沿街楼宇LED屏幕上连续滚动播放;发放、张贴《致市民一封信》《倡议书》《通告》等宣传单50多万份。二是加大社区宣传引导力度。各街道、社区普遍举办具有当地特点的家庭追思会、集体共祭、签名祭祀、网上祭祀、时空信箱等文明祭祀活动,引导社区居民采取绿色文明祭祀方式寄托哀思。三是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舆论氛围。全市各殡仪馆、公墓广泛开展“植树祭先人”“鲜花换烧纸”“替代祭祀服务”等活动。在所有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安全祭祀宣传活动。目前,文明安全祭祀理念已成广泛共识,文明殡葬新风正逐步形成,文明祭祀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政府推动”变成一种“社会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