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的路径分析
——以全堂国术为例
2018-02-06吕志
吕 志
(浙江农林大学 暨阳学院体育军训部,浙江 诸暨 311800)
2012年,诸暨市人民政府颁发了诸政发[2012]60 号文件,公布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堂国术赫然在列,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武术类项目。全堂杨氏尚武之风由来已久,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西文化激烈冲撞,宝贵的套路失传和传承后继无人的现象背景下,本研究尝试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的模式和路径,整合高校的资源和优势,打造传统文化精品,提升它的生命力,促使其能健康有序地传承和发展。
1 全堂国术的概述
1.1历史文化营造尚武之风
全堂村隶属三贤故里枫桥古镇,东临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是一方青山卫护、 碧水飘玉、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全堂村孝者贤者灿若群星:宋代杨文修割股救母被朱熹赞为 “浙东第一大孝”;元末明初的文章巨公、诗坛盟主、书法大师、诸暨三贤之一的杨维桢闻名遐迩 ,“宋濂重其学,明帝高其行”。铁崖故里全堂,不仅崇文,并且尚武。尚武之风承传久远。杨氏祖先当年在吴越国曾是武将世家,迁到枫桥后的杨佯,曾任兵部都知, 其父也任兵部都知马使;元代杨维桢之父杨宏曾任飞骑尉,伯父杨实曾任知吉州军事。《暨阳全堂杨氏宗谱》中有记载:“杨实少时好武术,兼通太公孙武子诸书。 后任知吉州军事。时逋寇犯境,势甚獗,民心惶惶。公召耆老告之曰 :“此跳梁小丑,若曹何自怯邪?吾将率尔等扫除之。”遂募民间勇悍者数百人,躬为先驱。常以一旅破数万骑,所至披靡,其寇悉平。后朝廷下旨两道,给予嘉奖,并拜大理寺卿,丁卯署兵部尚书事。”全堂杨氏尚武之风由来已久,到 300 年前的清乾隆年间已至鼎盛,随后瓜瓞绵绵,世代传承。
1.2人文因素造就全堂盛世
全堂国术大多是忙时农耕,闲时习武。每至秋后晚上,只要锣鼓一响,国术团成员马上到操场或“老香火”集中,点上松明火斗,挑灯夜战。先练站桩立马,随后提枪弄棒,捉对厮杀。春节降临,国术团员就外出表演。出发时,“全堂国术团头子旗”领头,由两壮汉扛擎,猎猎迎风;接着是飞虎旗和两面大锣开道,威风凛凛;然后是擎枪背棒的国术队员,个个是雄赳赳,气昂昂;最后是别具敲法的拳棒锣鼓。一路上铳声震天,一列长队,煞是威严。演出顺序,先到同姓村庄,如桥下、杨山、辽坞、石岭头,然后到他姓村落。表演时不管冰天雪地,霜冻严寒,表演者都身系腰带,上身赤膊,绽露肌肉,舞拳弄棒,无丝毫畏寒之意,真正彰显了阳刚之气,武者风采。表演结束,农家争相邀请团员到家,盛情相待,共话“桑麻”,更显节庆之喜,祥和之情。
全堂国术中,武艺高强者不乏其人。他们置沙袋,练拳脚之力;炒铁砂,磨掌手之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痴迷武术。他们有的一人能敌三五个壮汉;有的运气站桩,坚如铁钉。如基字第25代炳照太公和泉字第27代启棠太公,都能手捧装满水的茶杯,在门槛上站桩立马,一壮汉在身后力推,两太公都能纹丝不动,杯中之水,点滴不出。启棠太公还精通猴拳,能在1m2大小的八仙桌下打拳,翻挪腾跳,敏捷如猴,至今传为美谈。
1.3宗旨鲜明突显全堂国术特点
全堂国术的宗旨是:“崇尚武德、扶正祛邪、传承武术、强身健体”。开创之初,只有全堂杨姓男子才能学武,不传外姓,后来这个门户之见逐渐摒弃,只要是全堂人都能学,所以当年村中男子大多会武功。在上世纪70年代,全堂学校宣仲木校长、杨银铨老师和全堂国术团师傅一起还教在校学生练国术,他们多次在枫桥区学校文艺汇演中演出并获奖。学国术兴致很高,教学生学国术,强身健体,这也是素质教学。全堂国术门类多样,可分徒手和器械两大类。徒手类有梅鹿、黑虎、十字拳、六合拳、少林六通短打等。器械类有长枪、单流星、单头棍、象鼻大刀、双节棍、牛角枪、刀盾牌、棍盾牌、扁叉盾牌等。体现了动作凶猛、张弛有度、招招环环相扣、有攻有防。
2 全堂国术传承面临的困境
2.1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去艺绝”
全堂国术,历史久远,也曾数代兴盛。但因“文化大革命”革了文化的命,改革开放初又偏重于经济,至今已趋于低潮。当年参加诸暨汇演的老拳师所剩无几,在世的也都已七八十岁高龄。杨银铨作为全堂村国术团教练,也是全堂国术的重要传承人,年近70,满头白发,演练起来步伐稳健、精气神非常到位。但是面对后继无人的问题上,感觉束手无策。随着物质时代的发展,当地村民大多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忙于养家糊口。年轻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对于保护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非常薄弱,肩负传承的重任,无疑是天方夜谭。这是一个摆在眼前极为现实的问题,亟需我们高度重视。传承人对于传统武术的保护和延续有着重要的作用,若传承人难以觅得,其技艺将面临失传的危险,培养下一代传承人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2.2传承意识不够导致措施不当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浪潮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压力与日俱增,“上班族”闲暇时间相对减少,能够经常接触武术的人还是少数,导致许多人对武术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表面。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不太清楚,多数居民有听过“全堂国术”但不了解,同时镇上居民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相对薄弱,加上当地村民、村干部缺乏主动性。村民对于“全堂国术”漠不关心,参与度也不高;村干部对于“全堂国术”的传承与发展也不够积极主动。加之受近些年来影视剧和小说的影响,所以武术在普通人眼中神秘化。但真正接触武术以后,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失落。这种由影视得来的武术认识与真实武术之间的反差,无疑是对传统武术的认识步入误区所致。还有,对于传统武术的认识偏误还表现在对其拳艺技法的理解上[2],所以导致全堂国术在传承模式和路径上走了很多弯路。
2.3动态传承不足促使“灵魂”缺失
静态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通约手段。所谓静态保护,就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将濒临灭绝的传统武术传承人的展演方式摄录下来,并保存一些与传统武术相关的实物,这是保护传统武术“本真性”的最好途径。但是传统武术的“功、理”只有通过言传身教方能体会得出来,过度强调静态保护只会导致形而无实,缺失灵魂的传承就无法发挥其蕴含的文化内容、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等抽象的东西。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实现动态保护的关键要素。如果说师徒传承是“高精尖”纵向承继,那么在学校和社会中推广普及传统武术则是横向的播散[3]。
自从2012年当地政府公布了全堂国术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这犹如春风吹拂,好似久旱逢甘霖。这是全堂国术之幸,也是全堂村武术爱好者之幸。全堂村两委会审时度势,立即落实组织,书记、村长亲自挂帅,整理拳谱、拍摄视频和一些纪录片,组建了全堂国术团,修建了文化大礼堂等。
3 全堂国术在高校传承的模式和路径
教育,是一切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最佳的理想途径,任何文化想要更好地发扬光大,都脱离不了教育系统。一直以来,包括传统武术发展在内的教育研究,其目的都是试图通过教育系统使大众认同“ 精英文化”,使“精英文化”附体到大众,从而在社会中形成大众文化氛围,实现“精英文化”渗透到大众文化之中,从而更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传统武术是一种优化生命存在的价值系统[5],习练传统武术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良好教育手段,因为学生在习练传统武术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内容,弘扬并培育其民族精神,使其诉诸生活实践中,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将更有效地传播传承传统武术。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使命之一,高校师生应以学校为中心,深入周边社区、农村,在挖掘的基础上,发现存于民间的传统文化、风俗、技艺与遗迹,利用先进技术收集传统文化资料,保留文化原貌,传承传统技艺。
3.1文化开路,打造非遗文化品牌
在高校组建一辆“文化直通车”打进诸暨,深入千家万户。“文化直通车”是把全堂国术编排成一台精品的表演,在诸暨各个乡镇巡回演出。一方面,它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全堂国术的魅力,而且让他们知道全堂国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它可以提升诸暨“全堂国术”这一地域精品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其与高校文化相融合,全面促进开展诸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堂国术进校园活动,建设教育传承基地,着力做好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引领作用,不断推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建设、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打造非遗文化品牌是社会系统工程,政府应着力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利好政策,重点扶持“全堂国术”这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平稳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3.2规范教育,突显全堂国术地域性特点
做到全堂国术全方位的继承与发展并非易事,在推广传统武术教育时必须注意规范其主体,其实传统武术文化教育的主体也就是人的教育,其次是技能的掌握。根据全堂国术的地域性文化风格特点,进行地域性武术教材编制。以全堂国术代表性拳(黑虎拳、十字拳)为素材,再把一些知名拳师对某些拳式的独到见解创造性地加以吸收,并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兴趣爱好,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力争做到教材内容精练规范、涵盖面广、通俗易懂、指导性强的原则,制订出统一的指导性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全堂国术教学应突出地域性、规范性特点,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并建立与其相匹配的考核方法。紧紧围绕全堂国术长期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来优化传统武术的教学模式,引发学习全堂国术的热潮,从而传承发扬全堂国术。
3.3形式多样,扩大影响力
在武术教学和传播过程中,不能照搬武术的教学方法,需要在传授武术的同时,增加武术的魅力,形式多样,并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融人传统武术的教学之中。首先,开设全堂国术特色班,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理念,采取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教材与教法,同时注意课程设置的推广性,课程不仅能为本校学生掌握,更能推广到校外,服务社会文化发展。其次,在校成立全堂国术俱乐部,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由专门的武术教师指导。最后,组建全堂国术队,吸纳一些武术基础好,系统地练习全堂国术的精髓,可以在开学典礼、元旦文艺汇演、运动会、下乡表演等专项表演,扩大其知名度。
3.4校地合作,整合多方资源促传承
校地合作是全堂国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当地兴建国术博物馆和全堂国术文物资源的展示基地,全面介绍全堂国术的起源、发展,展示武术器械、练功器械,并利用现代影视、信息技术展示全堂国术乃至中国武术的历史和现状。加快全堂国术研究基地的建设,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将全堂国术系统化以便推广;此外,从专业性考虑,成立全堂国术研究基地,更有效地解决全堂国术缺乏完整科学训练理论的问题,并引领全堂国术适应新形势,符合发展潮流;网络化时代,人人都离不开,高校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建设不仅有利于本校师生,更可以通过互联网服务千家万户,推广传统文化;在高校成立全堂国术团,带领国术团成员向全堂国术传承人学习全堂国术,于此同时也可以邀请这些传承人来校指导。并在当地建立全堂小学这一教育传承基地,培养起了一批从小学习全堂国术、领略全堂国术魅力的好苗子,为传承和发展全堂国术培养后备人才。
4 结 语
全堂国术作为当地珍贵的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当地传承意识不够,导致在传承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面对全堂国术在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利用高校的资源制定出相应的模式和路径。通过文化开路,把全堂国术打造成大学的精品文化;规范教育,突显全堂国术地域性特点;校地合作,整合多方资源促传承等措施提升它的生命力,扩大全堂国术的影响力。
[1] 张京.高校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J].共产党员,2015(29):42.
[2] 刘文娟.滨洲传统武术研究—基于滨州传统武术的文化传承、特征与时代发展[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4.
[3] 王林,虞定海.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4):87-88.
[4] 王涛.教育人类学视域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5):112-113.
[5] 周伟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武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7):8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