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化自信的确立与云南生态文明建设

2018-02-06潘文良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明绿色

潘文良 李 佳

(大理大学 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文化自信与民族繁荣、国家昌盛之间的密切关系,精辟论述了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还基于对生态文化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洞察到中国生态文化的缺失所在,指出生态文化的核心是生态价值观,进而提出了建设生态文化的战略任务。[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3]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已然成为中国的不二抉择。生态文化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文化内容之一。坚定文化自信,也就需要积极发掘和培育生态文化自信,坚持用先进的生态文化来引领生态文明发展。

一、中国生态文化自信的确立过程

中国生态文化自信的确立,有一个时间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是理论演进在时间和逻辑上的展开以及在文本呈现上的逐渐明朗。我们认为,中国生态文化自信的确立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中国生态文化自信相关问题的提出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在强调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注意到文化自信的问题。相应地,生态文化也逐步得到应有关注,生态文化自信的问题包含在文化自信的相关内容而出现在话语体系里。从语义明确的文本来看,主要集中体现在党的有关文件表述中。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5]其中,生态文明观念是中国主导的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生态文化的集中表现。可以认为,这个报告是开始预备确立中国生态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

(二)中国生态文化自信的初步确立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6]之后,从中央到地方,进一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道路和模式,它的正确与成功,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的又一个重大贡献。对此,美国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教授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政府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态文明作为主要目标的政府。虽然宣布一个目标和实际地采取措施去推动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这种宣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7]从自我宣告和他人评价来看,都可以认为,和“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对应的中国生态文化自信,已经得到初步确立。

(三)中国生态文化自信的确立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8]可以这样讲,以党的十九大为标志,表明中国的文化自信(包括中国生态文化自信)已经确立。

从对生态文化自信的直接表达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9]可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倡议者、主要实践者和时代领跑者,中国已然具备了相应地位,确立了生态文化自信。

二、中国生态文化的理论演进

生态文化是人类适应和利用生态环境的生存模式的总和。相对于“生态文明”而言,“生态文化”概念的内容更为复杂和广泛。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生态文化。但生态文明却是在工业文明之后,近年才逐渐在少数几个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从目前来看,还基本上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人类社会文明类型。从中国的情况看,现在的生态文化在当前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的发展中得到了快速推进。

(一)扬弃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不合理成分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成果,集中体现在七个方面:产生并树立了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观念;积累并总结了保护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经验和知识;探索并创造了建设生态环境的技术和办法;形成并制定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和措施;产生并培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环境文化;重视并强调国家对生态环境资源的调控和管理;注意并强调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概括地看:遵从自然规律、坚持强本节用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追求主客观世界的和谐与平衡是传统生态文化的伦理体现。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追求,凝聚着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尚待继续深入发掘的生态文化宝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0]中国正在全面推进的贯穿“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最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其中蕴涵的生态文化,也正是当前最主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1]这当然包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面蕴含的生态文化内容。

(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理论,汲取了全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扬弃了传统工业文明的文化内容而成为引领人类文明的最新文化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和生态哲学理论的新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内容,对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作出过直接论述,但可以在他们的著作中找到关于人(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大量论述,为中国科学分析和应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准备了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基本理论和观点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深入剖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思路。

可以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内涵和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现代化的重大新成果。要务必全面把握和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这也是中国张扬生态文化自信的基础。

(三)合理借鉴国外生态文化理论资源

国外可资借鉴的生态文化理论资源主要有两个。第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它深入分析了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出了众多思想深刻的理论成果,获得较大国际影响。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能够自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可以作为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理论资源。第二,生态系统管理理论。该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为发达国家解决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变量的巨系统管理问题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后来被广泛应用。引进、消化、吸收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可以为中国的生态管理文明提供方法理论借鉴,形成重要的生态制度文化,裨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好效果。

(四)突破了西方生态文化话语霸权

中国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和理论化进程,是突破西方生态文明话语霸权,形成后发国家生态文明话语权的重要成果。当然,要继续处理好中国生态文化的地方性维度和全球性维度之间的尺度关系,从而可以在全球化的宏观历史视野中继续拓展中国生态文化。要在积极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努力观照人类利益和全球利益,从根本上彰显中国生态文化的全球性和当代性,以便中国生态文化能够持续赢得道义上的话语权,有效张扬中国生态文化自信。

三、发掘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云南共有26个世居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25个、特有民族有15个。各民族都在各自的历史发展变迁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大部分内容与各民族生存、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开发运用等密切相关。这些传统生态文化反映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与自然融为一体、与环境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值得特别进行深入的发掘和利用。[12]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态智慧得到恰当的梳理总结、研究探讨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关怀内容,也就是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社会价值所在,需要得到深入分析和充分发掘;民族文化中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分也要得到有效利用,以利于推进云南民族地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区社会形态。

(一)深入发掘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善于应用少数民族生态智慧

作为民族文化大省,云南拥有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少数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成为云南生态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利用少数民族生态智慧推进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

1.正确认识少数民族生态智慧。云南的少数民族群众世代与自然为伴,他们能够理解复杂多变的生态关系并在其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下来,形成了具有重要生存价值的生态实践观,并逐渐上升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形成各民族独有的生态智慧。云南少数民族充分利用生态、自发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民间信仰,别样诠释了人与环境、文化与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特别的视角反思现代化和全球化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现代病”和种种生态环境问题,展示出这些少数民族生态智慧极具特色的现代价值。

2.恰当利用少数民族生态智慧。要继续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汲取各民族文化中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智慧。要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成分予以重新发现、认识和恢复、改造,合理整合各少数民族宝贵的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继承与弘扬其中的合理内容,摒弃其中的落后东西,然后才可以发挥少数民族文化有益于绿色发展的积极作用,把传统的生态文化意识转化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主动行为上来,将它们作为当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3.把少数民族生态观内化为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单靠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科技手段,远不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效果。要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还必须以精神的力量为辅助,逐步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并把这些观念整合进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里面,在全体公民中培养形成“内源调节机制”,成为公民积极主动践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力量。[13]生态文化不仅仅是“选择”“更新”,更是“挖掘”“恢复”,要重新认识、另眼发现、如旧恢复、创新改造包含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成分,把它们看作全社会谋求可持续的生存发展机会的一种可能手段。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要不断扬弃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进一步整合好宝贵的传统生态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4.把少数民族尊重自然的强烈意识上升为重要的社会理念。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越来越要求人类要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人们也日益注意到,人类与自然其实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的需求若无节制,就可能要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为代价,进而甚至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最终必将危及人类自身。相较而言,少数民族群众世世代代生活在自然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关心,自始至终贯穿在他们为争取生存、文化身份等等而拼搏奋斗的历程之中。他们也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积累了丰富详尽的关于当地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地方知识,摸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及其中的动植物特性,学会了适应、利用、管理当地生态系统的办法。[14]

为此,要继续强化云南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崇尚自然的理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之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观念,进而为党委政府制定正确的生态环境政策、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积极推进当地生态文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5]基于此,要切实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生态文化引导、足够的绿色资源能源支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承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加快培养公民的生态文明道德素养,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增强生态意识,践行绿色生活。

1.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化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推动环境保护、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带动经济建设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运行。[16]云南各地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要继续总结成功经验,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结合点找好,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就很有可能在相关方面做出云南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2.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化的内在追求。生态文化天然就应该是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一种文化形态。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是对自己长期生活环境的一个适应性结果,具体表现为这个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等等。从本质上看,一个民族的生态文化反映的就是这个民族的环境意识。云南各少数民族群众对他们长期生活的周围环境始终处在不断适应、利用和改造的状态中。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久而久之,各少数民族群众积累和形成了丰富的关于自然界的直接经验和地方知识。在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中,固然要在物质文明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有实质性成就,但生态文明本身就贯穿在“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割裂的文明形态或文明内容,而是同时具有更多的精神文明属性,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生态文化。或者说,生态文化更能够实现生态文明贯穿“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整体要求。云南各地持续生成的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也就因其在当地的生成优势,而天然成为当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有效抓手。

3.持续开展生态文化宣传,大力普及生态文化。发掘生态文化资源,发挥生态文化的引领功能,首要的基础工作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好生态文化宣传。通过大力宣传和普及生态文化,促使广大公民把生态、低碳、环保、绿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形成一种态度和习惯,走上一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发展之路。要大力提倡公民积极参与绿色志愿性服务,使用绿色产品,自觉践行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树立起绿色理念,按健康、环保、节俭、自然的方式生活。也就是说,既要使广大公民都能享受舒适便利的绿色发展成果,又不忘履行应尽的绿色发展责任和义务。

第一,生态文化宣传要注重在“绿”字上下功夫,以绿色求发展,以绿色增活力,使生态文化成为加快绿色发展的重要媒介和强大推动力。要营造生态文化社会风尚,提高全民资源忧患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要树立生态文化观念,使绿色和谐成为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标志,把生态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中。要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先导作用,宣传绿色形象,树立绿色品牌,提升人文价值。

第二,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台、电视、手机、街头电子屏幕和社区布告栏等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常态化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知识。创办绿色发展论坛,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绿色发展的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推动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各类公园、各级学校等文化教育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升级,提升公共事业机构对绿色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

第三,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的绿色发展培训。大力支持企业和人民群众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生态文化创意活动。在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设置绿色发展的相关课程。创建一批绿色机关、学校、社区、乡村和一批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4.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是实践绿色发展道路最坚实的根基。只有选择绿色生活方式,人类文明才能真正走出目前的困境。不仅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更要倡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倡导和鼓励人人践行生态、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要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要坚决改变便利型、奢侈型、炫耀型消费方式,不追求过度时尚,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拒绝过分包装,提倡绿色消费,减少奢靡浪费。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支持可循环使用产品。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少开私家车;节约用水用电等等。这些仅仅是生活中的细节问题,非常容易被忽视,但微不足道的个人力量汇集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形成全社会共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浓厚氛围,从而有利于齐心协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四、凝聚生态文化自信于绿色发展道路

云南的绿色发展实践,已经多年探索,取得丰硕成果。对云南而言,生态文化自信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彰显,就是要充分发掘生态文化资源,发挥好生态文化的引领功能,进一步把生态文化自信转化为生产力,凝聚到绿色发展道路上。为此,要在绿色发展的战略实施方面寻求突破,才能够更好地展现生态文化自信。

(一)产业绿色化是绿色发展的关键

新时代要求云南必须更坚定有效地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全方位实现绿色发展道路的战略突破,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的成功道路。要达此目标,就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技术创新,以“产业绿色化”来推进绿色发展道路的实践。

(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从云南的产业的发展转型进程看,生物产业发展迅猛,推动了很多州市经济的发展,但这种产业形态的新动向还没有形成系统化,产业体系推动文明形态发生基础性变化的宏大动力还未形成,亟须构建起推进云南绿色发展的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17]要站在全省一体、统筹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以产业园区为基地,构建起云南绿色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在产业发展中展现、践行和巩固生态文化自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文明绿色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