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的文化自信思想及重大价值

2018-02-06邵龙宝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精神时代文化

许 敏 邵龙宝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杨浦 20009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习近平将文化自信在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性地位及包含的文化内容,还有如何实现文化自信的方法和途径尽数道出。这是对党的十八大后的5年里中国文化发展的总结,也是今后中国文化发展的指导性的思想。因此,弄清楚习近平文化自信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战略对于我们贯彻执行新时期文化建设任务至关重要。

一、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形成的必然性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可见,理论和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任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都是在它所处的时代下进行的。理论可以因其科学性、纯粹性而不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失去他的价值和光辉,但是,理论不会超越时代而产生,即不会跨越本身的时代去创造属于另一个时代的东西。“当文化自信具备了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同时,其‘出场’也就是时代的必然。”[3]所以,对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分析,自然也要从时代这个角度入手,即当前中国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对于文化的要求又是怎样的。

(一)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同时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4]这是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中论述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即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期中国的基本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生产力不再是落后的了。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的发展现实,中国人民接下来要努力的是如何让生活更美好。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世界政治秩序中,为新的政治格局的构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事实下,世界期望听到中国更多的声音,看到中国更多的方案。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人。”[5]如今,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政治大国、科技大国和军事大国的身份已然确立,中国也以自信之态面对世界,以自信之心处理一切事务,必然要求文化的发展与之相匹配,因此,文化自信则是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文化自信是中国形象重新确立的先决条件

在2015年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6]简明扼要的总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各个时期在做什么的问题。站起来和富起来的目标已然实现,目前要实现强起来的目标,不仅仅是物质经济和军事武力上的强大,还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强盛,因为真正的强大不是由我们自己宣称,而是需要世界的认同,这就是国际话语体系的范畴。如今中国在世界上缺乏话语权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国际上对于中国的误解也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形象,比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新殖民主义”等。因此,争夺话语权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面对众多悠悠之口,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堵,而是要想办法让他们看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独特魅力,办法便是中国文化的走出去,而文化的走出去又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的。

21世纪初,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不会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用来推进自己权力,从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问,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这段话可看作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站在西方文化中心的立场来看待中国,认为中国不具备可以与西方相抗衡的文化思想。虽然说这也是西方“文明冲突论”的体现,是文化和文明二元对立,认为西方文化一定是比东方文化先进,西风一定压倒东风。但也折射出另一个现实,即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开始将视角由物质财富的提升转向文明和文化的角度,即约瑟夫·奈口中的软实力,而其中文化的输出则成了各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中国在撒切尔夫人眼中之所以只是一个电视机的生产国,是因为中国那时缺乏文化输出的自信力。如今,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不仅占据了世界市场,而且,中国的电视剧也随着电视机一起进入了世界的家庭,这是对撒切尔夫人预言的颠覆,也是中国向世界证明:中国不仅是一个制造器物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生产思想的国度。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要通过文化的“走出去”,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精髓,让他们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认可中国文化,进而重塑中国的文化强国形象。

(三)文化自信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必然阶段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任由人宰割、备受欺凌到顽强不屈、自强不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再到各民族团结一致实现民族复兴的不断向前向上的动态的发展史。在这段历史中,中国文化也随之经历着一系列的文化心理的转化,由最初的文化自卑、到之后的文化自觉、再到如今的文化自信,这是同属事物范畴的文化经历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自然发展过程。因此,这是从文化发展的内部逻辑上来论证文化自信乃是如今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阶段。

中国文化在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后遭遇了衰落,由原来的文化强国变成了文化弱国。晚清时期天朝上国的文化自负一落千丈,跌至谷底。中国文化从此开始了艰难的重生的过程,如果说文化是一根常青藤的话,那它需要经历从谷底先爬起,进而找准向上的方向,再到攀爬而上直至最后跃出地平线的对生命的追求历程。事实上,中国文化确实是这样一路走来,从20个世纪初期的“全盘西化论”“打倒孔家店”等文化自卑思想和行为到“建设中国新文化”的发展方向的把握,乃至20世纪末“文化自觉”的提出,再到如今“文化自信”的提出,文化发展按照它的正常的生命状态茁壮成长。然而,文化之树的成长是需要阳光雨露的照耀和滋润,现在外界环境为文化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文化自信阶段已然到来。

(四)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性条件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自信”,即“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一起正式提出,形成了“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继“三个自信”之后被提且被看作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凸显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因此,谈文化自信提出的必要性,又可以从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

道路自信是对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上所提出来的,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在探索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实践过程中,在经过了数次的尝试之后所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道路的选择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诸多的考验,无论是在挽救民族于风雨飘摇的革命之际,还是在为求富强而不断摸索的建设过程中,都体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天人合一”和“开放包容”等优秀的中国文化精神,正是在这些精神的支撑下,中国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理论自信是对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自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以来,从来都不是教条的对待马克思主义。

在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初建时期,毛泽东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随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土壤中,吸取中国文化的养分,培育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这些理论无不体现着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进而引领人民沿着中国道路一路向前。制度自信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所有制度的自信。文化制度建设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是自然而然的自信要求。如何处理好文化与其他四体的关系,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平衡稳定的发展的问题。另外,制度的自信要求制度制定者本身具备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的意识,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信息化进一步加剧加深的新的发展时代,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从制度的层面给予调整。

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之间除了存在上述的关系外,还具备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用文化的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宣传和阐释我们当前的所有的自信,即习近平所说的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自信的提出,不只是对自身发展的自我认可,更重要的是要让世界人民在了解中国的基础上来接受和认可中国,这才是一个开放强大的民族和国家的标志和象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有对中国模式的赞赏和好奇,也有因对中国的误解而存在的对中国强势发展的抵触,更有不怀好意的刻意的歪曲。针对这些不同的声音,需要发挥文化的作用。因为要想全面了解一个国家,从这个国家的文化入手是最好的方式。

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自信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最有理由自信。”[7]文化自信在新时代被提出是时代的需要,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内部需要,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彼此接纳和相互理解认可的需要。

二、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地位

文化自信的战略地位是说明文化自信为何重要的思想论述,是从宏观层面来把握文化自信之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1.文化自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2013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并提出要求:“提高国家软实力,要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8]“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按照约瑟夫·奈的说法,软实力主要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来体现,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的斗争不再像以往那样激烈的正面冲突,而是进入一种较为温和的且具备隐蔽性的模式,即通过文化的渗透来进行。实际上,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软实力的代名词,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国家战略的重要标准。

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国民的文化自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大的主观体验和表现,如果国家没有强大的文化国力和文化实力,国民就难以形成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增强,又需要有这个国家文化自主性和国民的文化自信力。文化自信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着支撑和推动的作用。”[9]因此,习近平文化自信的提出,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2.文化自信是中国梦实现的有力支撑。邓小平在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著名论断,强调了在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不能放松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只有两个文明全面发展,才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如今,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基于时代的新特征重申了邓小平的两个文明建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长久。”[10]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对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关键作用。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11]现今,物质文明发展的一翼已然扬起,必然要求精神文明的一翼呼应跟上,如此,才能让中国梦在新时代更为广阔的天空中腾飞。文化兴则国运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精神文明之翼也就无法扬起,中国文化复兴无从实现,进而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也就无法变成现实。

(二)文化自信的自信之源

关于文化自信的自信源泉,是回答“中国文化何以能够自信?”的问题。文化自信不只是一句用来振奋人心的激情口号,而是蕴涵着可聚合起13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的自信源泉,是对中国五千年来文化发展的系统的梳理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凝练总结后形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自信的源泉来自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2]对于构成文化自信的三大源,习近平在不同的讲话中,做了详细的表述和阐释。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看作是中国民族的精神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浸入了中国人的血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究竟包含有哪些可以让数千年历史绵延不断的精神,习近平对外国友人做了详细的阐述。“中国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者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13]中华子孙正是用这些精神解决家国天下中的一切矛盾和冲突,并将精神世代相传。

在中国历史上,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每逢国家危亡、外敌入侵、天灾人祸时,总有一批志士仁人、优秀儿女挺身而出,为保家卫国前赴后继,抛洒热血,奉献青春。儒释道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和“流”,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基因”和“元素”。如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协和万邦、天人合一、经邦济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包容胸怀;良知良能、君子人格等经创造性转化都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中国文化资源。

如今,中国人依然要在这些文化精神的引领下去治理自己国家,并参与到全球的治理中去。所以,不管中国经历了多少朝代的更替和社会的变迁,中国人仍旧是那些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黑眼睛、黄皮肤的龙的传人。文化基因既然无法割裂,传统自然也不能抛弃。

2.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西方列强及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作斗争过程中所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主题,极具中国革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14]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调研时指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要求“革命传统要从娃娃抓起,……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15]革命前辈虽已长眠于地下,但是,他们留下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却不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需要那些不畏牺牲,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引领。

习近平将革命文化具体分解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苏区精神”和“井冈山精神”等一系列能够体现那段艰苦与激情共存的红色时代。认为“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16]并要求新时期的共产党人秉承“长征精神”,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强调用“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来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珍惜现在和平生活,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不懈努力。同时,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要“正本清源,固根守魂”,不断自我革新,始终保持一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革命文化是新时期政党实现自信的文化源泉,也是和平时代用于教育我们不忘本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继续前进的精神动力。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而创造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共产党独立执政之后,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富起来”和“强起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要求而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文化。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1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引领下建设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实现文化自信的方法与途径

1.坚持古为今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传统文化也是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那个时代的陈旧不合乎新时代的东西。因此,习近平认为“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的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搬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今非古。”[1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祖先的思想和智慧,还可以对照看到现今我们工作的得失。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不忘本来……,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19]从时空上看,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曾经的沧海桑田都掩埋于地下,但是精神是不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子孙在中国大地上生生不息。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的推动下,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如今,在这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国梦的时代,中国“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精神将引领中国迎来更为辉煌的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精神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20]中国梦的实现,首先要完成文化的复兴,这是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支奇葩在新时代中重新绽放出鲜艳的花朵,因此,没有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复兴也便无从谈起。

2.坚持洋为中用,在兼容并包和辩证取舍中吸收外来文化。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可以看作是中西文化的论争史。就学术而言,该时期的文化争论让中国的文化经历了再一次的繁荣和发展。但是,对于中国文化整体而言,却并不属于辉煌的时代。因为此时中国传统文化被推入谷底,并且新的文化却并未建立,随着“全盘西化”观点的提出,中国彻底地进入了文化自卑的时代。“全盘西化”文化观,一方面是西方国家文化殖民主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部分的知识分子在西方文化面前犯了投降主义,忘记了文化是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征的。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西方文化,虽然具有它的先进性,但并不一定完全适应于落后的封建农耕社会。因此,中国文化经历了长时间的黑暗之夜,直至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中国近代的文化发展史给了我们深刻的历史教训,在马克思辩证观的指导下,中国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有了科学的依据。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要与一切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相遇。习近平要求,“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秉承平等谦虚的态度与各文明交流互鉴。并指出“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出和精华,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信的重要条件”。实现文化自信必须要有对其他文化兼容并包的气度和心胸,同时也应该在辩证分析中有区别的进行取舍,吸收外来是积极吸纳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是在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实现取长补短,去伪存真,洋为中用。

3.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发展。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该时代的精神和特定的文化内容。同样,该时代对已有文化的继承也是为了服务于本时代,解决该时代存在的一些问题,否则继承毫无意义。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推动那个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21]我们要结合时代的特征,从解决当代问题的目的出发来推动中华文化的转化和发展。所以,新时期,在以“改革和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引领下,中国文化的发展,一方面,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对待已有的文化,摒除那些不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陈旧的文化,体现出马克思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另一方面,还要基于时代的舞台创造出属于该时代的特有的原创型的文化,进一步丰富中华文化思想库。

4.做好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根据马克思“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的哲学观点,文化思想属于意识的范畴,同样也是人脑生产出来的,并通过人为的传承而流传下来。因此,文化的生产、宣传和阐释离不开文化工作者。人的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首先做好人的工作,即培养文化工作者、尊重文化工作者,充分激发文化工作的潜能,才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明确了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对于中国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性。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22]2016年,在与知识分子、劳动模范和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做出的重要贡献。对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的培养、关心和重视是通过文化人才兴国策略来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可,且对文化的生命力和未来的前景的坚定的信念。但这份认可和信念是在有所知的基础上形成的。试想如果一个人身无长物且一无所知,他必不会有自信的底气。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如何创造出符合人民要求的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好解释好中华文化,是文化自信在行动上的具体体现。然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历史的深厚积累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能轻易地从中剥离出延续我们生命的文化精神,同样在开放的新时代也不是所有人能够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灵魂讲的清楚。因此,文化工作者便成为那部分负责解释和展示中华文化的使者,担负着文化的创造、阐释、传播等文化使命,承担着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责任。文化自信有赖于他们的努力。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关于如何宣传阐释中华文化的“四个讲清楚”,为宣传工作者们指明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文化创造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在与知识分子的谈话中,习近平指出:“搞创作,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23]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文化创作者“为人民服务”的使命。纸上得来终觉浅,艺术源于生活,要想创造出群众喜欢的作品必须下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决心,深入到群众中去,去亲身体验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三、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重大价值

(一)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

自信是一个心理名词,是个体对自身的接纳和认可,自信会产生勇气、毅力和力量,会通过行为带领你走向成功。自卑是自信的反义词,是一种与自信逆向行之的心理和行为体现。文化自信对于个人而言则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接纳和认可。文化自卑则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漠视与无知。中国在近代后经历了很长的文化自卑时期,在西方文化精神鸦片的侵蚀下,中国人做了近一个世纪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东亚病夫”。中国的独立让人民得到了解放,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也成为精神文明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长期的文化自卑的心理需要一个逐渐治愈的过程,因此,在经历了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的转变后,再到如今文化自信的提出,中国人失去的文化自信心被重新找了回来。信心的重新获得,必然会让每个中华子孙以昂扬的斗志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去,为创造出更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人民对美好的生活的定义已不单是物质上日益丰富殷实,还表现在对精神世界的繁盛的追求,即在心理上越来越有底气,在精神上越来越扬眉吐气。正如两千多年前的管子的“仓廪实而知荣辱”的论断,“知荣辱”便是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和诠释。如今,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自然会进一步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文化自信的提出意味着新时代的中国人不仅可以与西方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还能向世界贡献中国的智慧、思想和价值,可以为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做出中国人独有的贡献。

(二)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义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4]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观的确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战略。文化自信的根本是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是要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领会和把握,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上下功夫,在公民人格建构上着力。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加强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和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从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看,“我国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风险与挑战。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树立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5]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在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的支撑。文化自信作为思想理论除了源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丰富内涵外,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它必然可以反过来去指导实践,即指导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建设,建立文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文化自信是对世界多元文明和谐共生的认同

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指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那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26]习近平肯定了文化的多元共存和文明的和谐共生的观点,也是对当前存在的西方“普世文明”和“文明冲突论”的声音表明了中国对于世界文明走向的看法和立场。中国是世界国家中的一员,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就文化而言,中国文化同样也是世界文化百家园中的一枝。鲁迅曾有过著名的观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习近平也有同样的观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问题。”所强调的正是尊重和保持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即只有尊重自己的文化,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才能获得在世界文化之园与其他文化争香斗艳的权力。文化自信的提出正是中国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这朵奇葩已然盛开,定会为世界文化花园增添耀眼的一抹颜色。

猜你喜欢

精神时代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