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群“鱼水关系”的主要内涵及其启示

2018-02-06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鱼水党群党员干部

杨 平

(中共平凉市委党校,甘肃 平凉 744000)

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1]这一认识不仅是基于当时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而且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探索与处理党群关系经验教训的形象而深刻的总结。党群“鱼水关系”首先强调了“水”(人民群众)的根本性,即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地位;其次,强调了“鱼”(共产党)离不开“水”(人民群众),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党群“鱼水关系”的论断对于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党群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群“鱼水关系”的理论渊源

历史上,剥削阶级都对人民群众采取贬低、压迫和防范的态度,称之为“贱民”,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得力于精英或“英雄”人物的推动。更有极端者认为人民群众阻碍历史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敌人。比较开明的统治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但是其所采取的姿态仍然是高高在上,并未将人民群众真正看作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如中国古代的唐太宗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著名观点,但是在他的眼里,人民群众只是承载统治者这只“大船”的“水”,永远被压制在下面。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虽然朝代屡有兴替,但是人民群众从来没改变过自己的地位,只是承载了不同的统治者而已。

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认识和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列宁进一步肯定了人民群众解放自己和创造历史的力量与智慧,指出:“我们应当让人民群众享有发挥创造精神的充分自由……一切问题将由农民自己来解决,他们的生活将由他们自己来安排。”[3](P20~21)并宣称:“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3](P55)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现并深刻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在于人民群众,尤其强调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主体和创造者所拥有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力量,彻底颠覆了以往的错误观点和理论,揭开了人类历史上新的一页。但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没能明确提出群众路线的科学概念和实践方法。

二、党群“鱼水关系”的主要内涵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和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和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毛泽东关于党群“鱼水关系”的论断,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基本观点,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高度概括。

(一)党群“鱼水关系”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实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群众观,这就是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主体,也是社会历史的认识主体。

1945年,毛泽东在 《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宣称: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P1031)喊出了我们这个苦难民族在寻求新生的历史进程中的最强音,即只有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才能实现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充分认识到推动社会历史变革的真正英雄是人民群众,所以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取得了革命最后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秉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任何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有效开展。如邓小平认为如果现行政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所拥护,那么“谁要改变现行政策,谁就要被打倒”。[5]江泽民则将人民群众称作“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6](P181), 认为判断我们工作的一个根本的衡量标尺,就是“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6](P193~194)。这些论断都充分表明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在任何时期都不可动摇,谁都不可否认,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历史的创造主体,也是社会历史的认识主体。对于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来源于人民群众,党员干部要做的就是向他们虚心学习,集思广益,才能形成更高层次的理论认识,从而指导工作实践。毛泽东在比较“我们自己”和人民群众后,认为“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其实包含着真正的智慧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意思。他很风趣地引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指出在广大中国人民中间,存在着成千上万的“诸葛亮”,而且每个乡村和市镇都有自己的“诸葛亮”,[4](P933)以此表明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边无际、无处不在的。他教导党员干部要做“学生”,像人民群众这位“先生”学习,从另一个角度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认识主体地位。此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了这一观点,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需要进行了发展完善。邓小平认为,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才能为事业的发展指出正确方向,也才能领导人民群众前进。[7](P218~219)江泽民号召全党“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8](P262)。 胡锦涛则认为,只有注意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才能使我们作出的决策、采取的举措、推行的工作更好地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9](P535)归根结底,人民群众才是智慧的源泉,党员干部要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而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认识主体的地位是永远不可动摇的。

如果说发现和确立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创造者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独有贡献,那么在此基础上认识和肯定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认识主体地位,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自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力量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这也成为中国共产人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也保证了我们的事业长青不衰,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二)党群“鱼水关系”指明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没能明确提出群众路线的科学概念和实践方法,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完成了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并将其高度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0]密切联系群众也被确立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密切联系群众,首先是充分认识到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在于人民群众,要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对此,毛泽东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中国共产党人比作“种子”,将人民群众比作“土地”,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当地的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11]将人民群众比作“土地”,将共产党人比作“种子”,和党群“鱼水关系”的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充分强调了人民群众的根本性和重要性。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共产党才能获得生命和力量。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钱铁壁就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人民群众,而且还强调这种“铜墙铁壁”是“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12]既然人民群众是党的生命和力量之源,那么谋求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党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就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保持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而共产党人的言论行动,也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4](P1095-1096)可以说,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党的根本立场和宗旨,也是无产阶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特征。

党的根本立场和宗旨决定了其基本的工作方法,这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早在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一方法:“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本的领导方法就是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从而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4](P899-900)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成为党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方法之一。毛泽东曾一再教导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他提出“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的工作思路,要求党员干部先向人民群众学习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13](P324)只有将人民群众的意见广泛收集起来,形成科学理性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过去指导群众开展工作,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毛泽东曾批评了那些自以为是、不深入群众搞调查研究的党员干部,认为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并重申了这种认识论,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3](P324)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得到进一步地发扬光大。邓小平回顾总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历史,认为就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立了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地位,并进一步指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14]这是对毛泽东党群“鱼水关系”比喻的进一步阐述,强调了二者不可分离、相互依存的血肉关系。江泽民也认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党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5]胡锦涛则进一步指出:“紧紧依靠和切实关心广大劳动群众,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重要最根本的体现。”[16]都充分强调了密切联系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工作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邓小平解释“群众路线”时说道:“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是反映群众的要求的,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是能够为群众所接受、能够动员起群众的,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这就叫群众路线。”[7](P287~288)江泽民号召全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注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去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8](P262)胡锦涛进一步认为,我们决策的根本依据就是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并且要使各项决策既体现人民群众当前的现实利益又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既反映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又能照顾到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9](P874)可见,发展和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没有因为时过境迁而被遗弃,相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发挥出无比巨大的威力,这充分证明了党的群众路线无比的正确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在前进路上夺取一次又一次胜利的法宝。

三、党群“鱼水关系”的当代启示意义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部分党员干部都较好地贯彻落实了群众路线,但是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脱离群众的现象,正如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指出的:“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四风”问题集中反映了当前党群关系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重温毛泽东提出的党群“鱼水关系”的观点,对于我们构建当前的党群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史观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立党为公的根本所在。离开了这一根本,我们的党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在新任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就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7]强调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也强调了人民群众之于共产党的重要性。这是在新的时期对于毛泽东党群“鱼水关系”观点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决心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出发点。在履行工作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只有牢记和深刻领会这一观点,才能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体现党群之间的“鱼水之情”。

(二)必须时时刻刻不忘群众、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共产党的根基在于广大的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这片“水”,就不会有共产党这条“鱼”。在革命战争岁月,靠着人民群众构筑的铜墙铁壁,我们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依靠人民群众的全力拥护和积极参与,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依然要紧紧依靠群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反,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就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巨大的挫折,甚至亡党亡国。习近平告诫全党:“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18]党的事业也是人民的事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去实现。只有在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和不懈努力下,我们的事业才会走向明天,取得更大的成绩。

(三)必须将为人民谋取幸福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不会支持忽视甚至危害他们利益的人。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必须尽一切可能和最大的努力维护、谋求人民群众的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就在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9]在任何时期,共产党都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所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它所谋求的也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理念贯穿在不同时期的每一项方针、政策之中,“中国梦”也不例外。为人民群众谋求利益,要事无巨细,全力以赴,正如习近平所说的:“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20]这段话所表明的既是决心,也是信心,更是涓滴不漏、细致入微的爱心,因此只要关系人民群众福祉的事情,我们都要不遗余力地去抓,去做好工作,这才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职责和本分。

(四)必须狠抓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地改进工作作风。党的自身建设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就不会心服口服地跟着我们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面对国内国外、党内党外的诸多挑战,这一点显得尤为迫切。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带头垂范,端正党风政风。习近平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17]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单位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 “八项规定”,工作作风大为改善,“四风”问题得到有效的遏制。当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反腐倡廉。领导干部腐败问题不仅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也严重影响了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成为阻碍我们的事业发展前进的最大障碍。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揪出了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一大批硕鼠蛀虫,肃清了队伍,保持了纯洁性,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反腐倡廉依然是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坚守党群“鱼水关系”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彻底有效地铲除腐败,始终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鱼水党群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新形势下油田党群工作思路的探索和研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相思
党群工作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金雅福党群服务中心揭牌 打造罗湖非公党建标杆
彼岸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