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五一口号”时代精神 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2018-02-06马晓黎
王 珊,马晓黎
(1.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2.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2018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总结回顾“五一口号”发布和我国多党合作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独创性和优越性,继承和发扬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对于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推进多党合作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纪念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2018年4月,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各民主党派中央、各民主党派省级组织分别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努力构建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本文在相关理论研讨会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五一口号”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五一口号”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关系、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创新多党合作理论等问题。
一、充分认识“五一口号”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写照
古往今来,在历史的舞台上,曾经出现过不少对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事件。而1948年的“五一口号”,无疑就是一个对中国历史产生过积极影响的重要事件。当时,经历腥风血雨战斗洗礼日益成熟壮大的中国共产党,面对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革命进程,以总揽全局的胸怀,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从中华民族迫切实现民族解放的愿望出发,提出了对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成为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最终确立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一口号”具有深厚的政治、社会和历史背景,是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顺应民心、适应国势的体现。今天我们重温“五一口号”,就应当去认真研究历史、反思历史、总结历史,去探讨为什么历史是按这个模式发展,而不是按另外的模式发展;为什么历史会是这个结局,而不是另外一个结局;为什么历史会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而不是选择其他的政治制度。①艾平:《历史的高度——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2018年4月16日,http://www.cndca.org.cn/mjzy/ztzl/hdlzt/jnwykhfb70zn/_1248761/1249779/index.html。通过回顾那段光荣的历史,了解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的历史选择,了解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历史轨迹,可以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正是应历史潮流而生,应历史规律而发,始终代表和把握着历史的潮流、历史的方向。
(二)“五一口号”表达了人民的政治愿望和迫切要求,标志着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0年前,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以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等各种方式,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纷纷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平等、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
“五一口号”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政治要求和迫切愿望,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和所有爱国民主人士的政治主张,得到了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拥护。积极响应“五一口号”,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政治夙愿的实现,标志着人民当家作主的开始,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新征程。从此,各民主党派走上了一条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道路,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在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是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拯救中国的正确的政治主张,引领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为各民主党派指明了一条现实可行的光明道路。由此可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患难与共的历程中,取得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是中国人民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检验作出的最终选择。
(三)“五一口号”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政治资源,奠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经历了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民国初年仿效西方搞多党制、议会制,最终以破产而告终;国民党蒋介石搞一党专制,同样以失败作结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斗争洪流中走到了一起,逐步探索建立了多党合作制度。70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有的民主党派宣布解散、中国共产党内也有人认为民主党派没有必要存在的问题,以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远见,及时做好工作保留了八个民主党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明确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势,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与政策,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必须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制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把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列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推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继续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于2005年和2006年相继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加强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谱写了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这些重要举措和论述,不仅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决心,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新时期多党合作理论,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多党合作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70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政党制度既符合政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适合中国实际和受到中国人民欢迎的政党制度,因而在实践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对此,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并且通过实践和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实践,已经包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亦已经包涵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理论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而这一切,皆是由当年中共“五一口号”的发布所奠定基础的。
(四)“五一口号”蕴涵着团结合作、荣辱与共的精神,促进了我国新型多党合作关系的形成
“五一口号”倡导的新的政治协商制度,以它成功的实践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揭开了多党合作新的历史篇章,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体现了我国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关系。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注入了新的政治内容,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多党合作的思想,把八字方针发展成“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更加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共十五大以后,江泽民同志就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政策,明确了民主党派进步性与广泛性的内涵,提出了衡量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标准。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强调,要继续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精髓和特色就是合作。这种合作是长期合作,伴随中国共产党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全过程,而不是权宜之计;是稳定合作,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和宪法保障,而不会因领导人认识的改变而改变;是全面合作,既有政治上合作,还有政权中合作,而不是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排除在国家政权之外。①张献生:《“五一口号”——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奠基》,2018年4月28日,http://news.gmw.cn/2018-04/28/content_28537464.htm。以“五一口号”得到热烈响应为开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关系,由一般的政治合作进一步跃升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合作;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也正是由于以和谐的党际关系为基础,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社会效应。
二、准确把握“五一口号”的时代精神,切实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
(一)发扬传统、继往开来,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历史是开启现实的钥匙,追忆过去是为了启迪未来。“五一口号”的发布早已定格于历史的长河,但其承载的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风雨同舟的精神力量却能穿越时空、烛照当下。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②《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2018年1月5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1/05/c_1122218349.htm。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和参政党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各民主党派要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自身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要讲好中国多党合作故事,展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①《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七十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汪洋出席并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4月29日,第1版。
第一,新时代面临新机遇。从国家层面而言,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多党合作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2018年2月6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使新时代多党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这“四新”,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对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如何适应新时代提出的更高要求。而随着2017年12月民主党派中央换届选举的全面完成,民主党派政治交接进入新的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主党派只有走在时代的前列,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准确把握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才能找准参政议政的立足点、发力点和侧重点,才能为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新时代带来新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新的社会矛盾,需要更大的合作共识,也需要更高的民主协商能力。因此,民主党派要代表、反映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更好地履职尽责,以自身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新成绩,融入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与此同时,民主党派成员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各党派成员构成越来越多样化,由传统重点特色领域向多领域延伸,价值取向更趋多元,由单一理想性向多元现实性转变;另一方面,一批高层知识分子和学术领域带头人逐步被民主党派所吸纳并担任领导职务,他们的成长经历与政治参与度差异性明显。因此,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而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五一口号”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多党合作历史上的一座丰碑,蕴涵着宝贵的历史财富。它不仅引导当时的民主党派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而且形成了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70个春与秋,共同的奋斗历史、共同的伟大事业、共同的使命和责任,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70个春与秋,任凭时代风云如何变幻,伴随着祖国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和衷共济,奏响了一个个时代的最强音,谱写了一曲曲激动人心的交响乐。我们纪念和学习“五一口号”,就是要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历史反复证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民主党派自觉、正确的选择,也是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各民主党派的创建、成长和发展,始终是和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与真诚关心密不可分的。各民主党派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关怀。在历史转折的每一个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为民主党派指明正确的方向,引导民主党派前进和发展。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各民主党派在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奋斗历程中得出的最基本、最宝贵的经验。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极为广阔,各民主党派必须自觉恪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根本政治原则,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时刻不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使命担当,使民主党派的政治薪火代代相传。
第二,建立和谐的政党关系,不断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70年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共同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才能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和谐政党关系。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并肩战斗,积极投身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积极参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等各项事业,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心同德、竭诚奉献,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不懈努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是建立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之上的。今天,我们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向前推进,越需要凝聚最广泛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要继续发展并发挥更大作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3·4”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十九大精神上来;切实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多党合作历史传统记录工程”,深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传承和发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不断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
(三)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更好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职能
“五一口号”整整影响、激励、鼓舞了几代人,它所形成的中国政党制度,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我们纪念和学习“五一口号”,就是要热爱祖国、心系人民,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就是要与时俱进,全面加强执政党和参政党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实现政党关系长期和谐;就是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重要的政治规范。
第一,着力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参政党的自身建设是相对于履行职能而言的,保持组织的进步性和生命力是我们不可回避的命题。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各民主党派要从自身实际和特点出发,把着眼点放在“新时代”和“高素质”上,把着力点放在解决自身问题上,把落脚点放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和谐统一上,在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框架内,构建起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①高友东:《与时俱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2018年4月18日,http://www.rmzxb.com.cn/c/2018-04-18/2028678.shtml。正如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3月4日下午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所强调的:“各民主党派要弘扬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民主党派要想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就要按照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四新”要求,立足新起点,勇挑新重担,实现新作为。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夯实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以作风建设为前提,树立良好的参政党形象,既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领导人形成的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学习和借鉴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成功经验;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健全集体领导的各项议事规则和制度规定,促进政党建设规范化管理;要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推进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努力把民主党派建设成为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组织上巩固、机制上健全、充满活力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的参政党。
第二,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也迈入一个新台阶,为多党合作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在民盟、致公党等界别联组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深刻阐明了这一制度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并对民主党派在新时代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参政党作用,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具体的要求。“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完善政党协商制度“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努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
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各民主党派要进一步完善履行职能的相关制度,使参政党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要把握时代脉搏,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眼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合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创新参政议政理念,以更开放的视角探索新的参政议政模式,以更高水平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要高度重视民主监督职能,坚持调研、协商、监督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察实情、建真言、求实效。①徐德安:《坚持新型政党制度发挥多党合作效能》,2018年4月28日,http://www.sohu.com/a/229775647_162758。而要真正做到“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就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改革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认真选题;要对党派自身的特长优势、人才分布有切实的了解,从而能够对选题的方向、范围和预期成果作出较为科学的判断;要敏锐地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趋势、新问题,关注老问题可能出现的新动向、新情况,拓展新视野,提高履职选题的敏感性和前瞻性。②龙庄伟:《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地履行职能》,2018年4月28日,http://news.gmw.cn/2018-04/28/content_28536520.htm。
(四)讲好中国多党合作故事,进一步提高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世界是多元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的制度形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体现了世界政党制度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有责任坚持、有能力完善,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政党制度建设的新要求。③王海磐、俞海萍:《中央社院召开研讨会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光明日报》2018年4月28日,第7版。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社会上仍然有一些人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存在错误认识,盲目推崇西方政党制度,甚至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厘清和坚决反对,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增强制度自信。④中共中央统战部:《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2018年5月3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503/c40531-29962604.html。
第一,深刻认识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实践证明,我国实行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它是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崭新的政党关系、崭新的执政方式和崭新的民主形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这种生命力和优越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的合作关系上;体现在“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合作模式上;体现在“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方针上;体现在参与、协商、民主、和谐、体谅、包容的合作精神上;体现在“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的协商原则上;体现在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等重要的政治功能上;体现在它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民族特色上;体现在它既尊重多数与照顾少数、又实现广泛民主与集中领导的和谐统一上;也体现在它既适应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潮流、又合乎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的时代特色上。
正如习近平同志在“3·4”讲话中所指出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并用三个“新”和三个“有效避免”,系统深刻地概括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①习近平:《坚持多党合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2018年3月4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lh/2018-03/04/c_1122485786.htm。这一重要论述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置于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以全新视角彰显出宽广的世界眼光、高度的理论自觉、坚定的制度自信和深邃的政治智慧。
也有论者从比较政党分析的视角指出,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相比,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尊重中国政治协商文化”、“态度开放包容,思想与时俱进”的特点,既保证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又始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②杨德山:《比较政党分析视角下的“新型政党制度”之“新”浅析》,2018年4月28日,http://www.sohu.com/a/229778932_162758。它展示了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团结合作优势,展示了统筹各方利益和协调各方关系的优势,展示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政治参与优势,为中国及世界民主政治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③王小鸿:《开创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光明前景》,《光明日报》2018年4月28日,第7版。而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和任务出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仅要解决好西方政党制度在国家权力中的配置和使用问题,更要解决好重塑统一的政治权威,凝聚各方共识、引领发展道路,整合和动员中国社会、构建良好政党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④邱永文:《从“五一口号”看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2018年4月28日,http://www.sohu.com/a/229778932_162758。
第二,加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对外宣传力度。正是由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因此,国外不少人士不理解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他们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文化渊源、历史沿革、根本性质、运行方式、实践效果等情况,要么一知半解,要么全然不知,从而产生诸多误解。这就凸显了在国际上增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话语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面向世界讲好中国多党合作精彩故事,促进国际社会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⑤高立伟:《向世界讲好中国多党合作故事》,《人民日报》2018年3月14日,第7版。
多渠道讲好中国多党合作故事,既要强调中国不照搬照抄别国政治制度,也要讲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的优势和特点、经验和启示,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闪光之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特别是新媒体,系统加强政策领域与学术界、新闻传播界的合作,共同编写好中国故事内容、打通传播渠道、设计出合适的表达方式,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使中国的制度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⑥李玮:《新型政党制度的对外传播与话语权建构》,2018年4月25日,http://www.zytzb.gov.cn/tzb2010/tzxy/201804/eac8beab72ca4b44956e6b5 aea2172a3.shtml。;尤其是要借力海外主流媒体网站和脸谱、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通过摆事实、讲故事,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先进性与优越性。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建设,积极构建融合政治性、学术性和大众性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加强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研究,在厘清基本概念、范畴、逻辑、结构及理论支撑的基础上,着力提炼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标识性概念、范畴和表述;要充分利用政党外交中的论坛、研讨会、对话会等各种平台,主动设置议题,全方位展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引导国际社会真正看懂、听懂中国的多党合作。⑦李玮:《新型政党制度的对外传播与话语权建构》,2018年4月25日,http://www.zytzb.gov.cn/tzb2010/tzxy/201804/eac8beab72ca4b4495 6e6b5aea2172a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