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事业的发展实践与理论构建
2018-02-06苗丹国赵惠霞
苗丹国,赵惠霞
(1,2.西安思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一、出国留学活动是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8年举行的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要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拉开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大幕。①王俊岭:《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3月6日,第10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在外留学人员、留学回国人员三大群体均以数百万人的规模著称于世;②据教育部统计,1978以来截止到2017年底的出国留学总数约519万多人,留学回国约313万多人,境外在读约有145万多人。需要指出的是,较大范围内的上述数据之“单位”应为“人(次)”,因为有很多人曾有多次出国留学之经历。各级、各类中国留学人员的足迹遍布于全球2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各地。③所谓“各级、各类”系指:层级上可分为出国留学的语言生、专本硕博生、进修生、访问学者等,性质上可分为出国留学人员、在外留学人员与分布于中国各地的留学回国人员。
出国留学事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最早走出国门的正是留学人员。广大留学人员在异国他乡学习先进的现代知识、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既有相当一部分人学成后陆续回国,也有很多人继续留在国外工作和定居,但他们很多人都在用各自的知识和智慧报效祖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留学外交的重要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国际化背景之下,需要纵向地、历史地聚焦我国留学事业的实践与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观察留学、审视留学、研究留学、解读留学,进而创立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留学理论体系。
当今世界,改革开放和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各国,尽管采取的方式不同、沿袭的路径不一,但都需要改革开放、都需要教育国际化、都需要出国留学。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①《习近平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http: //www.xinhuanet.com/polilics/leaders/2018-04/10/c_112659912_2.htm。这是因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每个国家都需要推进改革以应对这种变化。然而,孤立的改革不会取得成功,需要国际合作的扩大与延展,也需要出国留学活动的参与与推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展现出大国的担当,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呈现出大国的胸怀,在出国留学的进程中体现出大国的勇气。与此同时,中国没有完全照搬复制西方模式,而是创造了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宽松、更加灵活的中国特色留学事业发展道路。
二、改革开放以来留学事业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
之所以将新中国建立三十余年之后的1978年确定为我国大陆地区出国留学活动的一个新起点,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在于,正是在这一年的6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全国政协主席的邓小平与教育界相关负责人进行的一次谈话,即“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②苗丹国:《出国留学六十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854页。从而确定了我国政府于原有留学政策和留学成就基础上开始实施“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政策导向。
1978年至2018年四十年间中国内地持续发展的出国留学活动,大致可确定为“1978—1989—1992—2001—2012—2018”五个发展阶段,因为其相关留学活动的时间节点、历史脉络、演变进程均比较清晰。③本小节相关数据均来源于我国教育部的统计渠道。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9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内地的出国留学活动实现了政策性扩大、阶段性调整、试探性拓展和经验性积累。据我国教育部的统计,本阶段12年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规模约为9.6万人,其中,国家公派约3万人、单位公派约4.3万人、自费留学约2.3万人;该阶段学成后陆续回国者约3.9万人,其中,国家公派约1.7万人、单位公派约2.1万人、自费留学约960人。此阶段的12年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规模约9.6万人,年均约8000余人。
第二阶段:1989年至1992年。由于受中国与西方主要国家关系的影响,包括出国留学活动在内的教育对外交流活动有所减少甚至停滞。此阶段的1990年至1992年三年里,各类出国留学总数约6.78万人,年均约2.26万人。
第三阶段:1992年至2000年。以邓小平1992年1月的一次讲话为标志,中国政府确定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政策方针。④邓小平的谈话内容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参见苗丹国:《出国留学六十年》,第305页。1993年至2000年的八年间,伴随着国家公派留学政策体制的逐步改革以及自费出国留学尚未完全解禁的政策性限制,整体出国留学活动的规模始终在年均2万多人的数量水平上徘徊。八年内出国留学总数合计约19.11万人,年均约2.39万人。
第四阶段:2001年至2012年。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为契机,并借助于我国留学政策的逐步调整与彻底放开、公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境外教育机构的扩大招生,我国内地的出国留学活动呈现出全面发展与广泛进取的态势。12年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合计约227.67万人,年均约18.97万人。
第五阶段:2012年至2017年。以党的第十八大召开为动力,出国留学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我国内地的出国留学活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据教育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2017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60.84万人,较2012年增长20.88万人,增幅为52.25%;2017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约48.09万人,较2012年增加20.80万人,增幅为131.20%;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人数比例从2012年的1.46∶1下降到2017年的1.27∶1,2017年约有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并于境外签证到期后回国生活与就业。五年间年度出国留学总数不断刷新:2013年约41.39万人,2014年约45.98万人,2015年约52.37万人,2016年约54.45万人,2017年约60.84万人。2013年至2017年即党的十八大之后五年内,出国留学总数约255.03万人,年均约51万多人。
上述1978年之后出国留学发展进程五个时间段的划分,是由相应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标志的。因此,各个阶段时间的长短以及每个阶段的出国留学数据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绝对的可比性,只有在更大范围相关数据的支撑下,才能客观梳理、精确判断并深度分析。例如,第二、第三阶段内的年均出国数量明显高于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的趋势是平稳增长,第二、第三阶段实际上是增幅放缓或几乎没有增长,只有进入到第四阶段才显示出开始发力的迹象,进而形成了第五阶段出国留学数据与学成后回国数据双双增长的峰值。
三、改革开放以来留学政策体系日臻完善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由国家财政或地方政府财政下达计划予以资助的国家公派留学与单位公派留学行为,始终是我国出国留学活动的主导和主线,进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①国家留基委秘书处1996年组建后至2017年,21年间合计选派各类国家公派留学人员20.72万人次。与此同时,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十分重视自费出国留学活动的发展。1979年我国自费出国留学活动实现“零的突破”之后,自费出国留学群体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不断拓展与壮大”的进程,与其基本相适应的自费留学政策也应运而生并持续演变。在1981年印发的一份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对自费留学人员在政治待遇上与公费留学人员一视同仁”的指导意见,正式表明了国家对自费出国留学活动的基本态度。1992年,我国政府根据当时形势下出国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确定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12字留学工作方针,同样适用于逐渐兴起的自费出国留学活动。
受到国家改革开放总体形势以及中国对外关系走势的双重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费出国留学政策的制定、发展、演变和调整,在经历了许多重要发展阶段之后,最终实现了完全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几十年后,当我们回顾分别印发于1981、1982、1984、1986、1990、2002和2017年的七个涉及自费留学政策的“国家级文件”②几十年内除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级”相关文件之外,教育部、公安部、外交部等众多部委相继印发的涉及自费留学事务的文件更是数不胜数。就不难发现,我国的自费留学活动经历了“开放宽松”与“紧缩控制”之间几次反复演变的过程。由此可见,我国自费留学政策的变革,既有曲折、有反复,也有进展、有跨越。
根据笔者的研究与调查,我国大陆地区以“自费留学生群体为主流和主力”③此处所述自费留学之“主流和主力”特征,是相对于上述公派留学之“主导和主线”而言。的留学趋势性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即已基本形成。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自费留学生的比例就开始超过50%,并逐年提高;进入90年代后,沿袭着60%→70%→80%的趋势 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并于2001年时达到90%以上。留学人员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高,即“人口基数较大,经济发展较快,收入增长稳定,消费逐步升级”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增长和制度转型的双重奇迹;即使以最保守方法计算,我国实际人均国民总收入增长约20倍,超过同期所有大国的增长速度。,以及我国民众对国际教育不断增长的硬性需求;且在更多普遍情形之下的自费留学行为,实际上已经逐渐成为许多中国家庭日趋常态化的一种教育方式。
与21世纪初相比,2012年度自费出国留学生总量增长了12倍以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费留学人员数量更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2013年至2017年五年间,自费留学数量已大大超过此前35年自费留学生的总和。陆续回国和仍在世界各地学习或就业的数百万我国自费留学人才群体,为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与祖国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应有的积极贡献。
数十年的留学活动实践证明,我国的留学政策体系日臻完善, 逐步形成了公派和自费两条出国留学渠道并存的合理局面,以及多层次、多渠道、多学科、多领域的自费留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举的总体格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积累的各项留学数据表明,我国出国留学活动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繁荣发展期”。由留学发展事业支撑的广大留学人才群体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一是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快速提升了学术科研水平;三是广泛涵养了学术骨干队伍;四是积极拓展了国际学术交流;五是尽力推动了国家全面建设;六是有效提振了中国对外形象。
四、我国出国留学事业发展 任重道远
当前以至今后的很长时间里,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客观性判断,决定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①韩震:《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人民日报》2018年4月30日,第6版;辛鸣:《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报》2018年5月2日,第7版;秋实:《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第7版。。第一,虽然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7,全球排名也仅处于60多位。因此,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是很高,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不适应,生产力结构还不够合理,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科技创新能力仍明显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高质量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养老机构依然是稀缺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十分突出。第二,虽然我国制造业、国际贸易等在世界上的规模很大,但国民经济仍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厚而不重等诸多问题。第三,虽然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还有不少明显的“短板”,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还需要不断完善与进步。第四,虽然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但远没有改变“西强我弱”的基本状况和世界格局。第五,虽然我国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但仍然没有立足于尖端科技的制高点。第六,虽然我国国防和军事实力有了很大飞跃,但离建成与国家体量、国土规模和经济实力相称的世界一流军事力量体系还有较大距离。
正如习近平同志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更加尖锐地指出:“我国是科技人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其中不乏顶尖人才。”
综上所述,虽然四十年来我国各类留学人员的规模性增长力和国际性影响力有目共睹、不断攀升,分赴全球发达或不发达国家的中国留学生群体规模之大、之强、之广,充分展示出我国留学生群体总体强势的增长状态和勃勃生机;虽然留学人才无疑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培养和国际间科技、教育以及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进而为中外教育交流的活跃、促进多样文明互鉴助学作出了自身应有的贡献;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因此,通过向西方发达国家大量派遣和输送留学生、进而为我国培养和吸引各类中高端人才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可谓任重而道远。
基于丰富的留学事业发展经验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我国有能力解决好“支持出国留学”与“引导回国服务”这两个关键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不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留学政策与管理方面逐步做到机制到位、保障有力。研究表明,只有完成留学 活动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才能使得留学效益价值最大化,进而实现留学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与教育文化促进作用的最大化。因此,无论是留学观念更新还是留学安全构建,无论是增强民族自信心还是提升国际融合力,也无论是拓展教育视野还是开展留学外交,留学群体成熟成长乃至整个中国留学事业发展都还有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要走。
五、留学实践孕育留学理论的形成与构建
总结新中国成立近七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出国留学活动的实践、摸索与论证,可以得出我国出国留学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日渐成熟的结论。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同志于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基础上有关“发挥作用”的精辟论述,就是寄希望于广大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①《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13年10月21日,http://politics.peopce.com.cn/n/2013/1021/c1024-23277198.html。,从而充分体现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的更加坚定、更加务实、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留学事业发展政策。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既是新时期出国留学活动丰富和生动实践的理论总结与升华,又展示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文化自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既保持了留学工作大政方针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洞察国际人才流动大势,把握留学活动发展脉搏,展现了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鲜明风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同志上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方针”准确地把握新时代出国留学工作的新特点新趋势新使命,充分体现了对我国留学事业发展的新理解新要求新目标,更加突出留学发展的整体性关联性协调性,为其注入更多丰富内涵和更强发展动力并使之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无疑是对中国特色留学实践活动和留学政策体系的高度概括、科学总结与理论构建,进而为“当代中国的出国留学理论体系”之创立打下坚实基础。
四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我国出国留学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改革开放之初打开国门的几千人出国留学,到今天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数百万留学人才日益成为教育国际化的建设者、全球学生学者流量的贡献者、世界教育稳定秩序的维护者。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积极推进留学理论和实践创新,维护国家教育主权、留学事业安全、留学群体利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留学事业发展之路。留学工作理论体系创立与构建的动力和源泉,正是源于数百万留学人员经历了数十年的留学实践,是对中国特色出国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其社会意义和学术意义在于为推动新的留学实践提供理论引领和思想支撑。因此,以坚定的理论自信构建中国特色留学理论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
“当代中国的出国留学理论体系”主要由五个基本理论框架建构而成,即“党管留学人才(1999)”、“留学行为效益(2003)”、“留学安全构建(2013)”、“留学外交战略(2015)”和“留学人员党建(2017)”。②苗丹国:《今天,我们如何理性看待留学现象》,2018年4月14日,http:theory.gmw.cn/2018-04/14/content_28322745.htm;杨晓京等:《亚非地区留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29-40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留学发展与实践是在非常独特的传统、国情和社会状况中展开的,促使我国走出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却更加成功的出国留学发展之路。我们特有的留学道路、留学政策和留学制度所形成的独创贡献,构成了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的独特内容和独创价值。在我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中心、出国留学人员特别是自费留学人员日益增多、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国特有的留学理论体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事业取得空前发展,有必要增强理论自信,研究并创建留学工作理论,填补该领域的理论空白。这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理论体系的贡献,也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建设的贡献。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两个构建”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也是我国留学工作实践和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因此,要在习近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教育国际化思想的引领下,在充分总结我国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留学工作理论,使其更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随着中国教育体制与世界教育体系关系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同国际教育领域的互联互动已变得空前紧密,我国与全球教育事务的相互影响、互为依赖、双向参与正在不断加深。因此,我们观察和规划留学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套教育机制、国际国内两种留学资源、国际国内两种类型的人才流动规则。在维护我国留学事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持续拓展视野、勇于挑战竞争的同时,也要增强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重视各种困难和挑战,善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才国际化的发展大势,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潮流,准确把握留学趋势变化的规律。既要认清中国和世界留学活动发展大势,又要看到留学道路上面临的风险挑战,未雨绸缪、妥善应对,继续做好国家教育外事工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的留学外交之路越走越宽。
六、我国出国留学事业未来 前景展望
改革开放40年至今,我国已先后有近600多万人出国留学,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或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预计2025年前我国的出国留学生累计总数将会超过1000万人。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习近平同志把中国的改革开放界定为第二次革命,高度强调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的重要性,也表明了改革开放对世界的意义。今天,当我们回顾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人出国留学的历程时会发现,我们经历了多种探索与试验,经受了多种磨难与困扰,最终收获了这场第二次革命带给出国留学事业的丰硕成果。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事业的发展与实践、作为与贡献,我们深刻认识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一个高度发展、广度变革、深度调整的新时代,出现了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教育国际化的新特点,导致已不可能存在与世隔绝的“教育孤岛”,也没有任何国家的教育发展可以脱离全球化的趋势。人类社会的广泛交融从未像今天这样不断深化,各国学生学者对教育国际交流的向往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而实现教育国际化的手段也从未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因此,唯有以广阔的时代舞台、深厚的历史底蕴、强大的前进定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而给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向全世界作出“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郑重宣示①《习近平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http: //www.xinhuanet.com/polilics/leaders/2018-04/10/c_1122659912_2.htm。,标志着我国已从“审慎开放、渐进开放”逐步转向“扩大开放、主动开放”,进一步彰显中国政府坚定推进“新一轮更大力度改革开放”的决心、意志和勇气。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面临百年不遇的全球性大变革,必将继续演绎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留学事业的精彩与辉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事业的发展历程雄辩地证明,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就越会有更多的学生申请出国留学;中国越发展,就越能够为世界作贡献,就越需要更多的留学人才走向世界。一个稳步并入对外开放快轨道的强大中国、一个与世界深度互动的开放中国,必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灵活运用“输送”与“吸引”两大政策手段,造就出更多、更强、更优秀的留学人才。据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主动抓住新时代、新环境下的新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追随新发展、拥抱新形势,在留学事务的体制改革、跨界合作、行业运行、服务创新和机构整合等领域,进一步探索出国留学事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和有效路径,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不断作出新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