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立劳动用工风险评估机制的思考

2018-02-06江苏省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张路

中国工运 2018年12期
关键词:建立健全用工争议

文/江苏省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 张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特别是职工依法维权意识的增强,企业劳动用工风险不断上升。工会有必要及时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劳动用工风险评估机制,从预测、预审、预报、预防这四个环节上下功夫,督促企业依法用工,有效地减少劳动争议,避免矛盾激化,保持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劳动用工风险评估机制存在不足

江苏省扬州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等单位,从2014年开始在劳动用工风险评估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事先把劳动法律法规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条款进行了梳理,列出100条当地企业可能出现的用工问题,由企业进行自查评估。在企业自查评估的基础上,组织劳动法律志愿者深入企业“会诊”“巡诊”,对用工风险进行评估,督促企业针对问题规范用工,有效减少了劳动争议的发生。探索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总的来看,当前,企业劳动用工风险仍然突出,不少地方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风险评估责任不明确,队伍不健全。这一机制在企业里具体是落实到人力资源部,还是落实到工会,职责不明;一线职工中的风险预报员队伍不健全,职工的思想动态没人掌握。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与职工队伍稳定密切相关的指标体系,如统计职工下岗、失业率、困难职工比例等指标不完善。

报忧信息尤其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渠道不畅。信息的逐级报送与事件的分级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目标责任制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信息报送中“有忧不报”的现象比较严重。

制度落实不到位。发现风险点以后,整改措施很难到位。

建立劳动用工风险评估机制的着重点

一般来说,企业用工存在风险点,导致职工权益受到损害,发生劳动争议或突发事件,都有萌发、酝酿、爆发三个阶段。风险评估预报机制的重点和主要注意力应放在第一阶段,努力控制第二阶段,尽量防止矛盾发展到第三阶段。因此,建立劳动用工风险评估机制应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企业内部自我协调,建立健全职工劳动争议事件的源头预防机制。加强《劳动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执行力度。要加强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法制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以法律己。发挥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作用。在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职代会及工会组织,坚持和完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企业业务接待费向职代会报告、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等制度,实行厂务公开,扩大同职工群众的联系,畅通对话渠道,提高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的合理要求能解决的要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要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确实无法解决或要求不合理的,要耐心做好劝导说服工作,决不能回避矛盾,敷衍塞责,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和方法压制群众、激化矛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工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群众的风险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导职工自觉依法办事,按照正常合法渠道、程序反映和解决问题。

加强社会预警指标研究,建立劳动关系动态监控机制。建立监控机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探测仪”。建立一套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预警指标体系之前,统计、信访、工会、劳动等部门可以把几个对维护社会稳定关系特别密切的指标,如物价上涨指数、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等作为其核心指标进行先期研究、定期分析,同时对下岗、失业职工状况,困难职工、特困职工生活状况,“三条保障线”以及党和政府有关职工生活政策法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加强对职工思想状况的研究。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应使用科学的方法,对若干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在职工中进行快速、准确的民意调查,及时反映职工对政治、经济现象和社会风气的看法。在不稳定因素快速积聚以前,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

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健全负反馈信息的报送机制。加强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明确专人负责搜集职工思想动态信息,及时向企业党政工领导报告,同时向主管部门和上级工会传递信息。在工作机制上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立信息必报制度,明确相关信息的报送时间、要求;建立信息奖励机制,对勇于报忧,避免决策失误、弥补工作缺陷、挽回工作损失的同志,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表彰和提拔重用;建立追究责任机制,对信息漏报、误报、迟报或不报,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要给予严肃批评,甚至给予必要的党纪处分,并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迅速高效的劳动争议应急预防处理机制。基层企业要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深化创建合格劳调会的活动,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的方针,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把争议解决在基层。要真正形成党委、政府总揽,部门主管,社会各方参与,依靠基层,领先群众的维护稳定的工作格局。对已发生的矛盾和纠纷,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处理”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确定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及时予以解决。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要明确第一责任单位;对于跨地区问题的解决,要由上级主管部门牵头。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出面解决重大敏感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一些重点地区和单位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实行挂牌督办,并派出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组指导帮助,限期解决。各级党委、政府、工会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处理群体性、突发性劳动争议的各项应急准备,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处置预案,亲临第一线指挥实施,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消除对立情绪,尽快平息事态。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事前失察、事中失措,工作不力、失职渎职,致使矛盾激化、事态恶化,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严肃处理。

加强督查落实,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预警反馈机制。目前,对于引发职工劳动争议的因素,特别是工伤赔偿、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加班加点等,一时难以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而职工突发事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反复性,而且往往一次比一次更具规模,组织性和破坏性更强,处理难度也更大。为了防止突发事件的反复出现,建立健全跟踪反馈机制尤为必要。

猜你喜欢

建立健全用工争议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建立健全帮扶机制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发挥审议意见作用
争议多晶硅扩产
争议光伏扶贫
争议一路相伴
推进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立健全的思考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