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劳动思想的科学内涵
2018-02-06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唐旭
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 唐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劳动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劳动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劳动思想是指导工会工作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为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汇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断奋斗的磅礴力量提供了基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劳动思想内涵丰富,系统全面,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思想。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指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构成,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中起到重大的指引作用。正是拥有了伟大的劳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才能逐步建成,人民的幸福生活才能逐步实现。在谈到如何弘扬和发展劳动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首先要“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其次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再次要尊重劳动,鼓励创造,让劳动最美蔚然成风。
调动劳动群众积极性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如何调动劳动群众积极性层面,习总书记认为应从两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首先,从社会层面讲,“我们一定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和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民主权利”,切实保障劳动群众的权利,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调动劳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其次,从个体层面讲,“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调动群众积极性不能仅靠外部因素,劳动群众应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撸起袖子加油干,集中智慧促发展。
发挥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谋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神圣职责,也是发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国家建设就是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所创造的历史。高效的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劳动群众,因此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至关重要。对于如何发挥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习总书记认为:首先,“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解决劳动群众吃饭问题,是发挥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的首要环节。其次,“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给劳动群众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发挥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的必要条件。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思想。习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家软实力的强大与否决定着一个国家在竞争中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而劳动者素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如何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应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职业本领层面,习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帮助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拓展广大职工和劳动者成长成才空间,引导广大职工和劳动者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价值理念层面,习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导广大群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劳动锤炼作风锻炼干部思想。习近平指出,“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四风’的重要保障”,该叙述充分表明劳动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艰苦奋斗的劳动作风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奉行的优良传统,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奋斗仍然保持了昂扬的斗志,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仍然需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劳动作风,通过劳动淬炼党的作风,使党员摒弃好逸恶劳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撸起袖子为人民;通过劳动锻炼干部,使干部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的健康发展。基于上述原因,为了全面从严治党,习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劳动助推中国梦思想。习总书记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并不会轻轻松松地实现,要想实现中国梦,全党全国人民必须进行更加艰苦的劳动。为此,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个体,如果不劳动,就不可能实现目标和价值。习总书记指出“劳动托起中国梦”,这是中国民族伟大梦想实现的根本途径和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