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2018-02-05王慧云
王慧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笔者在2016年江苏省特殊教育年会上执教的一堂聋六年级语文公开课。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具有的抗虫香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面上看课文介绍了樟树的外形等,但实质是借樟树颂扬宋庆龄女士高尚的品质、坚毅的情怀。为了更好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让聋生在读懂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领略作者字里行间所浸润的对宋庆龄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笔者创新方式,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通过课前学生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和积极展示、课后拓展深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课前自主预习,丰盈教学内容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曾说,教学的核心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课执教对象聋校六年级学生,但由于聋生阅读量的匮乏、知识面的狭窄,他们对宋庆龄女士的认识是肤浅的,甚至是空白的,对时代背景的认知也是缺失的,这为他们学好《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于是我将课堂学习内容部分前置,下达了学生先行自主学习的任务单:1.预习课文,了解文后的习题要求;2.多途径获取宋庆龄女士的生平介绍,以及她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在这种任务单的导引下,学生走入了学校阅览室查找相关书籍,来到了微机房搜索相关资料,甚至有主动向自己的父母请教。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原来对宋庆龄女士的陌生感、模糊印象,在通过各种途径自主学习后,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种源于学生自主学习达成的收获,丰盈了教学内容,深入了学生的心灵。
二、课上合作探究,促进协同发展
合作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基于合作的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为了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我把学生的分组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把语言发展水平不等、听力残余现状接近、关系和谐的学生组成一组,目的是让每组的学生在合作讨论时感到轻松、自然,不受拘束,又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研读课文,探究香樟树的香气具有永久保持的品质时,为了让同学更深人认识和了解香樟树的这一特点,我设计安排了一项合作内容,让同学们寻找身边的香气源,两两对比,将发现的结果在小组交流。同学们稍作思考,一个个眉心舒展,纷纷发言:
生1:我用香皂洗手后,手上留有香气,不过两节课之后就没有了。
生2:我喜欢吃爸爸给我买的手撕面包,很香。有一次忘了吃,3天后就长霉了,没了香气。
生3:我妈妈喜欢喷香水,每天早上一喷,香气能保持半天。
生4:校园里的丁香花盛开时能保持半个月的香气呢,等花儿凋谢后,就没有香味了。
是啊,这些香气的保持时间,长则半月,少则半天或数天,这些同学们生活中触碰到的鲜活事例,与香樟树的香气能永久保持一对比,在相互交流与合作探究中,香樟树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立刻尽显无疑。聋生在合作教学的氛围中,在师生合作、生生探究的模式下,逐步提高了语言交际(手语交际)能力、完善了认知情感、融洽了伙伴关系,从而促进了多种素养的协同发展。
三、课上积极展示,培育真正自信
美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爱默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能给人以舒心的快乐。自信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无比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有先天或后天听力障碍的聋人,有了自信,聋人才可能与睿智结缘,有了自信,聋人才可能与希望携手。语文教学中,我充分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大胆展示。用较为完整的语序交流,把已有的知识学习融入实际语用,聋生既提升了语言能力,又培育了真正的自信。
例如,个性化读题环节中,通过学生阅读时强调的断句方式的不同,来表述他所理解的文章的主要表述内容,同学们举手回答:
生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生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生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生4: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很显然,阅读时侧重于樟树(生4)或宋庆龄这个人(生3)的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方向是正确的,但对于采用第一、第二种断句方式阅读的学生,我则给予了大方的鼓励:今天的表现很大方,把题目正确地读出来了,而且声音很高。因为这是在30人听课的现场,学生的自信更需要呵护与培育。
再如,在研读樟树的生命力旺盛时,我重点让学生抓关键词组内交流,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
生1:我从“粗壮”这个词中,知道了樟树年岁很大了。
生1:我认为“四面八方”和“伸得远远的”(辅助动作表演),告诉了我们香樟树长势喜人。
生3:“稠密”这个词,说明了樟树的叶片层层叠叠,阳光从树叶缝隙都投不进来,真是枝繁叶茂啊!
生4:我说“绿得发亮”这个词看出来香樟树的叶子绿得鲜艳,生命力强。
……
这样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勇于说话,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而自信满满地展示自我,他们距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近。
四、课后拓展阅读,深化知识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拓展性阅读成为开拓学生视野、增加知识宽广度,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潜能的有效手段。宋庆龄女士的伟大人格魅力,聋生仅凭一节语文课或是一篇课文,是不能完全领悟的,为此,我为学生设计了进一步走近宋庆龄人物形象的课后拓展阅读内容:阅读1-2个有关宋庆龄女士的故事。同时,文章采用的借物喻人的写法,聋生是初次接触,为了对这种写法有更进一步的明晰和了解,我设计了深化知识迁移的第二项拓展阅读:像樟树这样有着高贵品格的还有松树、梅花、红烛等,请阅读有关借这些物来喻人的文章或诗词。
语文素养的达成,三分在课堂,七分靠课外。精心设计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拓展阅读,深化了知识的迁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