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教材结合学情 合理设计教学情境
2018-02-05汤宜功
汤宜功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要创造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境,创设的情境有益于引导学生学习情绪,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情境创设,不能刻意去追求,否则就会造成所创设的情境过分喧哗而影响学生学习注意力;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关联度不高,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造成整个课堂学习氛围低落或学生情绪过分兴奋,无法把学生注意力引向学习新知上来。正如杨九俊在《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中所说:“无论创设何种性质的情境,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情境创设尽可能真实;情境创设要有多样性;情境创设要有吸引力。”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创设激趣、增效的教学情境进行了一些探讨。下面就谈谈我的体会和具体做法。
一、创设动画情境,在视听感受中乐学数学
动画片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他们对于形象的动画、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而多媒体具有独特的视听感受,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执教《统计》这一课时,我创设了“森林运动会”的情境,课件演示小动物们进人操场的动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接下来我说:“他们将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投篮比赛,奖品是一袋饼干。”(课件出示一袋饼干)袋子里的饼干动画地一个一个往下倒,学生通过几次数奖品的过程学习了新知。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下面设计的当“裁判”了,四个小动物参加投篮比赛,而且它们的投篮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那一刻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接下来就是他们在每个小动物投之前的小声猜测:“进”“不进”……当然他们也不会忘记自己“裁判”的身份,一次不漏地记录着投篮结果。整节课学生们始终兴趣盎然,静态的画面动态化,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他们真正地成了快乐学习的主人。
二、创设游戏情境,在燃烧激情中爱上数学
孩子们都喜爱玩游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注意(有意注意)只能保持在15分钟左右。当教师教学完新知识以后,这时也正是学生开始要疲倦的时候。如果直接让学生练习,肯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此时练习的情境设计显得更為重要。
如,教学《10的分与合》练习时,我报儿歌加上动作教给学生: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学生听了一遍以后,就有几个聪明的孩子记下了。然后再读几遍后,所有的小朋友都会说了,10的分与合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
又如,在教学《认识几百几十》时,练习结束后,我设计了一个“心灵感应”的游戏,我先在手心写上一个数,并告诉他们这个数是在400-500之间的一个几百几十的数,他们猜的时候,我用“多了”“少了”“接近了”等词语来提醒他们,最终猜到的小朋友就跟老师有“心灵感应”。这个游戏点燃了孩子们的激情,猜完后我又让小朋友们同桌玩这个游戏,测试一下同桌之间是否有“心灵感应”。有趣的游戏让学生打开了思维之门,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轻松,学得主动,自然地就爱上了学习,爱上了数学。
三、创设实践情境,在动手动脑中轻松学习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好奇是孩子的第一美德。操作活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白色、黄色乒乓球若干和一个只留出一个“洞”的盒子,我先当着学生的面往盒子里装入几个白色的乒乓球,让学生猜猜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学生都说是白色,我接着问:“你能肯定吗?你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吗?”学生很快就说出了“一定”这个关键词。我又问:“那摸出的可能是黄色的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可能!”这个关键词又让学生找出来了。本节课的难点就是同时把两种颜色的球都放进盒子,说出摸球发生的情况。我把球都放进去了,让学生再来说说摸球的情况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就产生分歧了,我就让学生分组进行摸球活动,活动前我提出了活动规则,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游戏规则的必要性,这是解决分歧的最好方法。学生完成了活动后再来汇报,所有的分歧就自然消失了,这比我苦口婆心的说教不知好到哪里去。
四、创设合作情境,在取长补短中学好数学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不仅是有效学习的手段,而且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不同于独立学习之处就在于互助与支持。实践证明,来自同伴的互助与支持比来自教师的更有效。”那么我们就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合作情境,尤其是小组合作的有效情境。
在教学《算24点》一课时,学生用3个数算24点还算顺利,但是到了用4个数来计算24点时,很多学生就感到有困难。这时候他们就有了合作的需求和欲望,于是我马上设计了一个“团结协作力量大”的环节,给他们4组数字,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并比比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同荣辱,共患难”的精神鞭策着每一个孩子开动脑筋,学生们活动的气氛热烈,思维的火花在那一刻喷发。先完成的小组欢呼着,我马上给其他的小组打气:“没关系的,还有时间,加油啊!”除了第二小组,其余的小组都完成了任务。第二组协调较差,这时候班上几个乐意帮助别人的学生主动地加入了,协助他们完成了任务。这样的场面是我没有想到的,不是我预设的,是课堂上自动生成的!我不禁对他们几个刮目相看。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他们学会了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学习他人,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学好数学。
因此,情境教学不但要激趣,更重要的是要能为课堂教学服务,起到增效的作用。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为教学服务,要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反之则形式化、表面化,那岂不成了画蛇添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