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儿童生长的智慧诉求
2018-02-05钱诗学
钱诗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小学段是孩子培养探究自主探究精神,形成生活意识,积蓄基本生活素养的关键阶段。针对小孩子的天性,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玩,在玩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实现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变。所以,“童玩微课堂”凸显“玩”这个核心词,让孩子们在属于儿童自己的“玩”中学会学习,学会数学,实现自己的智慧成长。
一、基于儿童视角童玩微课堂的几点思考
1.让儿童“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儿童善思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窃以为,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充分经历数学活动”尤为重要。儿童是爱玩的,玩耍是儿童的天性,学习是儿童的天职。毫无疑问,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是架设在两者之间最好的桥梁。只有让儿童充分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在过程中积累足够的数学活动经验,儿童才能积极投身数学思考之中。通过这种自觉的数学思考,儿童在无形之中训练了数学思维能力,实现了“能思考”到“会思考”的转变。在这种有价值的转变中,儿童利用自身特有的创造性思维,探索了数学奥妙,发现了数学规律。
2.为儿童“创设多种具体情境”,自主趣学数学规律
“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对于《标准》中的这条建议,笔者有这样的理解:首先,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将学生引向数学实质。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是创设情境的宗旨,而创设情境的目的正是这种积极的导向作用。其次,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学生熟知的、能理解的。好的问题情境一定是非抽象的,是具体的。只有具体的情境,学生才能将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调动起来,为新知的学习提供帮助。最后,在满足以上两点的同时,好的问题情境还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于低龄段的儿童而言,好玩、丰富的问题情境是最能激发他們学习兴趣的。只有创设了“丰富的”“好玩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儿童才能自主投身数学学习之中,在玩中趣学数学规律。
3.在儿童“最近发展区”搭支架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要使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儿童,“趣学”要能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中起到支架的作用。然而,很多课堂追求的只是“趣学”的表象——形式上的热闹和花哨,这种为了有趣而“有趣”,只能让“趣学”成为形式主义。教师一定要在课堂的生成中把握教学目标和数学本质,用情智去点拨儿童。让“趣学”的生长点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真正为学生由“现实性”向“可能性”的转变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二、定位准确——童玩微课程的价值所在
1.针对性,童玩微课程的定位所在
无论是想达到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创设童玩游戏的时候都应该也必须依据课标的要求,科学地把握住课程的重难疑点,力求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而不应有所偏颇,导致“玩而忘学”的被动局面。由此可知,并不是信手拈来的童玩游戏,都能全盘适用于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作为老师,必须要基于“课程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两个实际去把握教学活动中所创设的游戏,有不妥之处要修改,有不尽之处要完善,使得童玩游戏必须玩出价值之所在。由此可得判定游戏是否可取的三个小标准:
(1)童玩游戏要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这是课程的基本要求;
(2)童玩游戏要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这是游戏创设的潜在意义;
(3)童玩游戏要符合当前阶段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要让游戏玩得起来,玩得开心,这是游戏得以运作的基本保证。
2.全员性,童玩微课程的意义所在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合理兼顾每一个学生,不能只关注那些积极性高的、参与性强的学生,对于那些慢热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和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参与童玩游戏的快乐和领悟,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游戏的小主人,都是舞台的表演者,如果只是极少数人的表演和极多数人的观看,又或者仍然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课堂的游戏,那么游戏的创设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只是为了满足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一种流于形式的表现,何谈什么实现教学目标?
3.迁移性,童玩微课程的价值所在
在创设游戏的时候,必须要根据课程实际“量身定做”,老师要注意其中的取舍,对于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能力的部分采取保留,而对于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能力的部分则应在课堂教学中舍去,取而代之的是引导学生迁移到课程的教学内容当中去思考,从而形成教学。游戏结束后,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总结并互相交流意见,从而形成在玩乐时亦能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娱乐性。迁移性思维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是日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构成的基础,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游戏也只能单纯地成为游戏,无法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构建童玩微课堂与儿童智慧生长的融合之路
我们所倡导的“童玩”理念与尊重课堂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童趣课堂应该有学生的充分参与,融入孩子们喜欢的“童趣”,应该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应该培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享受学习,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才能让孩子们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上都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想象和探索的空间,课堂就会成为智慧飞扬的天地,让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情况更加丰富多彩。endprint
1.基于儿童视角童玩微课堂——打开数学与童玩的链接
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人的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是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校本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把课本的知识转化成“玩”的活动,也可以把日常生活或是科普读物中的游戏和学生一起玩,体会其中数学的奥妙,在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天性的同时获得了数学知识和方法。魏書生有句名言:每件事都有一百种做法,只要我们不断思考,大胆尝试,总能够想出好方法的。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平移这一课时,练习中不仅涉及平移的格数,而且涉及方向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平移方向与格数,学生接受的往往是老师知识的灌输,抽象思维的想象,缺乏直观体验。因此,学生掌握得非常不牢固。我们可以改变教学阵地,将学生从课堂转移到操场,体验童玩游戏中的“跳格子”游戏。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感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方向,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得多。再让学生通过跳格子活动,理解平移的运动方式。
这样的童玩活动,不仅消除了课堂教学的弊端,而且让学生在具体童玩活动中领悟方向、平移,对于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创新。
2.基于思维视角童玩微课堂——激起思维与童玩的碰撞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下去。因此,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充分运用直观的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空间与图形》这一课的教学时,可开展“图形捉迷藏”的游戏,使学生动手摸图形,动脑想图形特征,动口说图形名称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并较深刻地掌握图形各自的特征。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动手激发了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既轻松愉快学会了新知识,又促进大脑思维,推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开发童玩微课程的核心是一种游戏精神,游戏本身追求的是一种过程的快乐,它成为儿童快乐的本质。儿童的数学教学就需要儿童的方式,需要营造一个“无为”的情境来遮掩“有为”的教学动机,在无声处渗透数学元素,使之成为儿童爱不释手的生命活动。童玩微课程的开发,还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提升了儿童学习数学的情趣指数,从而使儿童的数学教学精彩纷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