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思共生: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原点和归宿
2018-02-05许堂艳顾长明
许堂艳 顾长明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一个“做”与“思”参与的过程。“做”即动手做,是基于动手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实践能力。“思”即动脑思考,它包括学生在探究前的提出问题与猜想结果,探究中的探索与思考,探究后的总结与反思,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可见,在教学实践中,动手与动脑是相辅相成、无法分割的。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重视“做”与“思”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一、做前思——以“思”导“做”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动手,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特点。在做实验前,面对桌上各种各样的实验器材,他们会显得异常兴奋,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而忽略了动脑。我们经常听到其他的课任老师这样评价科学课堂:“科学课真热闹。”那么热闹的背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学生的实验效果怎样,目标有没有达成。因此,要想实验目标更明确,观察更到位,操作更快捷,效果更明显,就要让学生“想好了再做”。
1.“为什么做”
在动手“做”前,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做”,这是“做”的前提。“为什么做”是对实验目的的认识,只有明确实验目的,知道要干什么,才能确定实验的方案、步骤、方法等,实验中才能有助于更到位的观察现象,才能正确地得出结论和解释。
2.“做什么”
在动手“做”前,要让学生思考“做什么”,这是“做”的基础。“做什么”是对实验内容的认识,它应包括厘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等。只有明确要研究的内容,才能让实验顺利进行。
3.“怎么做”
在动手“做”前,要让学生思考“怎么做”,这是“做”的保障。学生实验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实验过程操作的把握程度。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喜欢动手“做”是学生的特点,但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驱使下盲目乱动,经常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或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甚至失败,这就需要明确实验步骤与方法,思考“怎么做”。
例如,在《摆》这一课的教学中,在探究“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前,先提问:“猜一猜,摆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可能会猜测与摆角、摆重、摆长有关。接着再提问:“研究‘摆的快慢可能与摆角有关这个实验时,你能预测一下实验结果吗?”“实验中,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要改变的是摆的角度,不能改变的是摆重和摆长,这是变量的控制。在明确了“做什么”后,接着共同讨论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以此类推,再共同讨论研究“摆的快慢可能与摆重有关”时,明确不改变的是摆角和摆长,要改变的是摆重。研究“摆的快慢可能与摆长有关”时,明确不改变的是摆角和摆重,要改变的是摆长,当把这些问题在动手做前都厘清楚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二、做中思——边“做”边“思”
科学学习活动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缺少科学思维的“做”只是一种盲动。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做中思,思中做,在“做”中培养“思”的意识,提高“思”的能力,拓展“思”的空间。
1.重视启发,在“做”中培养“思”的意识
“思”是一种能力,要学生边“做”边“思”,首先要在“做”中培养学生“思”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要杜绝妨碍学生思考的种种弊端,在学生“做”的过程中,适时地的通过讲解、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培养“思”的意识的目的。
2.质疑问难,在“做”中提高“思”的能力
学生生性好强,在“做”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这个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多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多维思考,在“做”中拓展“思”的空间
在“做”中生“疑”,由“疑”引“思”,以“思”导“做”,“做”“思”融合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养成“做”中“思”、“思”中“做”的习惯,当他们掌握了一定思考问题的方法、步骤,还应该要培养进行多角度、多方面思考的能力,从而拓展“思”的空间。
例如,在《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通过提问:“你有办法将这根有用的导线找出来吗?会制作一个简单的检测器吗?”引导学生认识暗盒,并动手做一个检测器进行检测。接着再出示两点暗盒,要求他们用刚才的办法解开暗盒里的秘密,并动脑思考探测暗盒的方法。学生在动手动脑,相互合作的过程中获得了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接下来出示两点暗盒和四点暗盒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这两种暗盒,发现四点暗盒外的接触点比两点暗盒的接触点多,从而动脑思考推断出四点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要复杂一些。紧接着让学生思考按什么顺序探测是最合理。然后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记录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画出电路图。最后让学生打开暗盒验证自己的判断,再总结反思出错的地方和原因。通过反思帮助他们学习建立科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三、做后思——以“做”促“思”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有了一定操作经验时,可以放手让其先动手试一试,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让他们先“做”后“思”,在“做”中发现,“做”中体验,“做”中感悟。
1.“导”——让学生在“做”中发现
要让学生在“做”中有所发现,对“做”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动手做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规范“做”的动作,分析“做”的要领,掌握“做”的流程,这样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
2.“放”——让学生在“做”中体验
“放”就是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在教学实践中,当学生具备了“做”的条件,教师就一定要放手,让他们勇于尝试,大胆实验,在“做”中验证猜想,获得知识,获得体验。
例如,在《简单电路》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和学生进行谈话:“如果给你一个小灯泡,要将它点亮,你认为需要哪些材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简单电路的基本材料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他们会很快说出需要电池、导线。然后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用老师准备的材料让这个灯泡亮起来,在做的过程中,有的小组的灯泡亮起来了,有的小组的灯泡没有亮起来,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有的小灯泡没有亮。接著再让学生思考,找一找原因,分析电池正确的连接方法。接着提问:“连接了电池的导线应该怎样连接到小灯泡上呢?”明确这和小灯泡的内部结构有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灯泡的内部结构。明确连接灯丝的两根金属线分别接在了灯泡铜柱的侧面小灰球上和铜柱下面的小尾巴的底部。要让小灯泡亮起来,就要让电流到小灯泡的灯丝上。接着再次学生再次动手尝试连接,画出连接示意图。讨论交流为什么用导线把灯泡和电池像这样连接起来,灯泡就亮了?
科学学习鼓励儿童动手动脑。认知理论认为:“动手能力”的本质是大脑控制下手脑协调动作的创造性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动手与动脑相辅相成、互相融合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动手与动脑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和顺序,是“做”中有“思”,“思”中有“做”,“思”“做”融合,“做思共生”的过程。“做思共生”既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原点,也是归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