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电影研究述评
2018-02-05董娇娇
董娇娇
摘 要:侯孝贤从事电影创作至今将近四十年,导演长故事片17部,短片3部,纪录片1部。国内外对其电影技法和美学研究不断,但对其研究的综述文章却比较罕见。本文从1984《风柜来的人》起,对侯孝贤电影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希望能给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便利。
关键词:侯孝贤;研究综述
侯孝贤是台湾电影的标杆,也是一位世界级的电影大师。对他电影的关注与研究始于1984年《风柜来的人》,三十年来未曾断绝。这部作品使他“从当时占据台湾电影主流的武侠功夫片、琼瑶爱情片和军教宣传片中脱颖而出,与杨德昌、万仁、曾壮祥、柯一正、陈坤厚等人并驾齐驱,成为台湾新电影中流砥柱式的人物。”①1984年对侯孝贤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他的《风柜来的人》受邀参加了第四届夏威夷影展、第二十八届伦敦影展和法国第六届南特三大洲影展,他完全异质的作品在欧洲的影展上大受欢迎,引起了法国媒体,尤其是法国著名电影评论杂志《电影手册》②的高度关注。
时任《电影手册》采访记者的法国著名导演、影评人奥利维·阿萨亚斯③(Oliver Assayas)在《电影手册》的“聚焦台湾”专栏撰写了《我们的记者在中华民国》一文,系统地呈现了当时台湾电影这一“在世界之外的产业”的生产状况和发展态势,并对侯孝贤进行了单独介绍,这也是侯孝贤在法国电影评论界首次正式亮相。在此之后,他与法国媒体、影评人交集不断,而当年的记者阿萨亚斯不仅很快自己也拍起了电影,而且于1997年,已经导演过五部影片的他来到台湾,侯孝贤的故乡拍摄了90分钟的纪录片《侯孝贤画像》,向这位他心目中的世界级电影艺术家致敬。这部纪录片后来成为欧洲人认识和理解侯孝贤的最为原始而又关键的影像资料。无独有偶,在亚洲,也有一位当时的电视记者,日后的电影大师拍摄了侯孝贤纪录片《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这就是在台湾高雄出生长大的是枝裕和,并且在时间上比阿萨亚斯还早四年。而在中国大陆,被侯孝贤称为“半个老乡”的山西导演贾樟柯,发长文《侯导,孝贤》回忆了侯孝贤导演在自己的电影成长之路上的影响。以上三位导演对侯孝贤电影的关注极为重要的原因,不仅在于这是最早一批对侯孝贤电影的审美直觉的表达,具有历史的研究意义,更在于这是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导演们,使用不同媒介语言,对同一位导演的记录和观察,从而形成一个互为参照的话语体系,让我们得以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侯孝贤导演其人及其作品。
随着侯孝贤电影作品的日渐丰富,电影语言的日趋成熟,国内外对其研究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在美国,出现了英文世界第一个关于侯孝贤的电影讨论网站,由台湾学者叶月瑜与艾贝·马克·诺恩斯(Abe Mark Nornes)合作创立,深度讨论侯孝贤的电影风格。2009年第一本由独立作者所撰写的侯孝贤电影研究专著No Man an Island:Th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由美国学者詹姆斯·乌登(James Udden)撰写,成为英语世界研究侯孝贤的重要资源。此外,为配合侯孝贤欧美电影回顾展,美国巴德学院(Bard College)的教授Richard I.Suchenski编辑了第一本侯孝贤英文评论集,书名就是Hou Hsiao-hsien。另外,在美国执教的华语电影学者Michael Berry(白睿文)集结了对侯孝贤所做的一系列访谈,写成《煮海时光:侯孝贤的光影记忆》。该书由朱天文协助校订,并由贾樟柯作序,是十分完整的侯孝贤访谈录。至此在美国的侯孝贤研究领域已经拥有了专著,评论集,访谈录和网站一系列参考文献。以上研究成果主要集中论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侯孝贤电影的影像风格,创造性地运用了实证性的技术分析和数据对比,解释了侯孝贤独一无二的电影特质的技术参数;二是解构了西方学界关于亚洲电影研究的传统模式:将侯孝贤置于小津安二郎、阿巴斯等亚洲电影大师行列,共同作为一个“勇敢地对抗无处不在的西方体制的东方‘他者的形象”。目前的美国电影评论界普遍意识到简约化的文化解释“有时闪着真知灼见,但是常常误入歧途”,“无法解释我们面前的现象的复杂性”。④
国内对于侯孝贤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最早集中见于1988年焦雄屏编著的《台湾新电影》。她在该书中专辟一章收录了陈国富、黄建业,张昌彦以及她本人对侯孝贤电影评论的六篇文章,涉及侯孝贤转型重要年份1983年到成书日期1988年之间所有作品。其论述的视野扩至台湾电影工业的变化历程,让我们对侯孝贤电影实践的生态环境有了深刻的理解。随后她又陆续推出《台湾电影中的作者与类型》以及《台湾新电影90新新浪潮》两本著作,当中也不乏对侯孝贤影片掷地有声的评论。继焦雄屏之后,另外三位在美国获得电影学博士学位的台湾学者林文淇、沈晓茵、李振亚于1990年代中期也开始了侯孝贤电影研究,并于2000年将过去十年国内外关于侯孝贤研究的代表性论文搜集整理,推出了《戏恋人生——侯孝贤电影研究》,成为第一部侯孝贤研究专著,书中就侯孝贤电影风格、形式与诗学等面向做了深入分析。十年后,此三人又起心动念着手编辑了第二本侯孝贤电影评论集,并于2015年正式出版《戏梦时光——侯孝贤电影的城市、历史、美学》。全书总集了10位国内外首屈一指的电影学者的专文专论,加强了对侯孝贤作品里的声音、颜色、视点、美术、美学历史与剪辑结构的探讨,并重新检视了侯孝贤早期城市戏剧电影。另外侯孝贤电影制作团队的编剧朱天文编著的《最好的时光》和《红气球旅行》两本著作,以及谢海盟2015年出版的《行云紀(刺客聂隐娘拍摄侧录)》都生动而细致地记录了侯孝贤电影拍摄幕前幕后的种种琐事和趣闻,见证了一部部电影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为侯孝贤电影研究提供了鲜活的一手资料。而比共事人员的记录更可靠的文献资料是导演的自述。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卓伯棠主编的《侯孝贤电影讲座》一书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该书是侯孝贤导演2007年在香港浸会大学所做的一系列讲座的记录稿,在书中侯孝贤导演全方位回顾自己的导演经历,说拍片时的故事,道技术上的细节,谈小津与布列松,论电影的信念与美学。这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注点。
台湾学者在侯孝贤电影研究领域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地缘的便利,能够在银幕外频繁、贴近地与导演互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较直观的观察和一手的研究素材。而相比之下,大陆研究者在侯孝贤电影研究领域少有专著,多见论文。这些论文主要集中于讨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侯孝贤电影中的长镜头美学,诗化的审美情怀。以孟洪峰为代表,他用中国艺术中的“意境”概念解释侯孝贤长镜头以一种诗意的方式维持场景的情绪与感觉;二是侯氏电影中的历史纪录特质,探讨国家与身份认同,以倪震为代表,他认为侯孝贤高度风格化的电影散文,淋漓尽致地传达了儒家文化的伦理精神,以及典型的东方式的对祖国的情感忠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旭光教授也认为侯孝贤电影中的长镜头所记载的就是台湾的历史,表达的就是纪实性;三是将侯孝贤电影与小津安二郎和贾樟柯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他们的电影共享一种东方美学的渗透力和纵深感。近年来该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文论是李迅的《形式和意义:重新认识侯孝贤电影》,他在详细梳理了侯孝贤各个时期电影语言运用特点的基础上,选出了七个有代表性的技法,参照世界电影史上同样技法的经典运用方式,重新探讨了侯孝贤电影的形式和意义,令人耳目一新。
注释:
① 刘大先.侯孝贤:人文传统的散点透视.艺术广角,2009,01.
② 1951年春,巴赞等人创刊的《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ema),云集了一批对电影史和当代电影了如指掌的年轻人,他们日后成为“法国新浪潮”的核心人物,包括特吕弗、夏布罗尔(Claude Chabrol)、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雅克·里维特(Jacques Rivette)、侯麦(Eric Rohmer)等。
③ 奥利维·阿萨亚斯(Oliver Assayas),对华语电影颇具研究的法国导演,其2012年导演的作品《五月之后》获得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6年导演的作品《私人采购员》获得最佳导演奖。
④ 詹姆斯·乌登(James Udden):《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导论部分,黄文杰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
[1] 刘大先.侯孝贤:人文传统的散点透视[J].艺术广角,2009,01
[2] 谭笑晗.侯孝贤电影的海外传播与受众——以法国《电影手册》为中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2
[3] 詹姆斯·烏登(James Udden).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M].黄文杰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4] 李迅.形式和意义:重新认识侯孝贤电影[J].当代电影,201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