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昏的忧愁

2018-02-05刘胤伯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蒲扇余晖光辉

刘胤伯

熬过了一整天的喧嚣,夕阳的余晖透过窗纱,悄悄地趴在阳台上,像一只年迈的猫,在安详地睡着。

在这个旧式的小区里,楼房的布局并不开阔,家家户户几乎都贴在一起。即便是留有间隔的两栋楼,也能轻易地听到对面楼上的声音。可正是在这片住满人的楼栋里,每天循环着的却是一如既往的安静,即便是在本该吵闹的白天,也听不到任何热闹的声音。假如偶尔有哪家的小孩儿在楼下玩耍,你甚至都能听到他可爱的撒娇声。尤其是到了日头将尽之时,浓稠的余晖像光滑的绸缎一般慢慢褪去。在还未开灯的屋子里,黑暗在一点一点地扩散,可你分明还能感觉到有一丝丝的光明在手掌中流淌,却也在流逝。那感觉就好像清晨树叶上的露珠,在逐渐强烈的阳光下一圈一圈地变小,直到消失。

假如你是一个习惯了快节奏的青年,在黑暗中慢等光辉逝去,抑或在光辉中慢等黑暗扩散,无疑是一种折磨。但聊以慰藉的是,也是在这黄昏,楼下的老爷子会按时在树荫下摊开他的折叠凳,破碎的光斑透着叶片缝隙的形状缀在他的脚下,随着他拉动手风琴的每一个动作,光与影的界限也慢慢变得模糊。或许,他是在打发时间,可琴声中总似飘着一股淡淡的忧愁。

还记得童年的黄昏,父亲扇着蒲扇,躺在木质的方床上,咂着嘴回味着一天的生活。而我双臂架在窗台上,支着大大的脑袋,圆溜溜的眼睛出神地望着远方。这时候,母亲总会恰到好处地走过来,温柔地抚摸我圆圆的头,轻声问道:“在想什么?”“在想自己长大以后做些什么。”我总是这样回答。如今的我依然站在黄昏的窗台前,仍是出神地望着远方,嘴里却吐不出当年的话了。因为,我長大了。当现实不断地逼近,你就再没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了。你告诉自己,应该承担起责任,应该离开这个庇护了自己十几年的地方。每一次,你都尝试着走得更远、更久,就好像你走得越远,就会创造出越多的价值;走得越久,就会为家人送去越多的保护。

可是,当你再次推开家门,陪年迈的父亲度过一个漫长的黄昏后,你会发现,你给予他们的不是保护,而是孤独,是哀叹,是一只老鸟站在空荡荡的巢边无奈地望着天边的悲切。还是在夕阳下的木床上,父亲手中的蒲扇仍在扇着,请你看看他那渐已浑浊的双眼,那抑郁的眸中荡漾着思念的泪水。

或许,我是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人,我只想陪在我爱的亲人身旁,陪在为我操劳了半辈子的父母身边,在他们脆弱时给以坚强的臂膀,安静地陪他们慢慢变老。

风琴声还在风中飘荡,这是黄昏时候人们唯一的寄托。我知道,老爷子不是在打发时间,因为那呜咽的琴声本身就是满满的忧愁。

佳作点评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父母亲情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无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曾说:“父母在,不远游。”亲人是我们永远的牵挂,相伴相依也许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本文的立意并不鲜见,但切入点很巧妙,由物及人,缓缓铺叙。黄昏这一意象在文中多次出现,极具象征意义,同时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篇末点题,耐人寻味。

(寒扬)endprint

猜你喜欢

蒲扇余晖光辉
东风渠的余晖
花纸伞
蒲扇摇
物微情浓
春在飞
挂在墙上的蒲扇
闲适生活
就在家门口
当兵爱寂寞
小新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