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2018-02-05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8年1期
关键词:司酮黄体子宫出血

周 维

0 引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是因生殖系统神经内分泌机制紊乱而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为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1]。临床表现为月经经期长短不定、经量异常甚至大量子宫出血,以及因出血过多而引起的贫血、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临床常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该病[2-3],但用药剂量不同其疗效也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评价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旨在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经我院确诊的11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55例。排除以下患者:①不能配合相关检查者;②对本试验药物不耐受者;③患有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癌或其他生殖器官恶性病变者;④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病、精神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者。所有患者均已知情并自愿加入本研究。其中高剂量组患者年龄50~56(55.3±4.7)岁,病程3~11(4.9±1.3)个月;低剂量组患者年龄50~55(55.0±3.6)岁,病程3~10(5.2±1.2)个月。两组的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高剂量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12.5 mg/次,每日1次;低剂量组6.5 mg/次,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贫血症状显著改善,子宫未发生周期性出血情况或仅有少量出血;有效:月经恢复正常或月经量过多的发生次数显著减少,经期缩短,月经量明显减少;无效:经治疗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无明显改变;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接受治疗总人数×100%)、复发情况,治疗前后的雌二醇、促黄体激素、孕酮,以及治疗后1、2、3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根据资料类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有效率比较 高剂量组的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复发率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雌二酮、促黄体激素和孕酮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雌二醇、促黄体激素、孕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下降(P<0.05);治疗后高剂量的雌二醇、促黄体激素、孕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下降(P<0.05);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总发病率约为22%,是妇科常见疾病,其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排卵性功血和无排卵性功血,其中无排卵性功血约占85%[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有超过50%发生在围绝经期,该阶段的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促性腺激素反应性降低,无法发挥卵巢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调节作用,机体不再排卵和形成黄体,因此孕激素缺乏,子宫内膜持续增生,内膜表面出现不规则脱落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时间和经量的紊乱,继而导致患者出血性贫血、继发感染、精神负担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4]。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注:*与低剂量组比较,P<0.05(*1χ2=4.494,*2χ2=3.96)

表2 两组雌二酮、促黄体激素、孕酮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表3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效抗孕激素甾体类药物,被广泛用于临床终止早孕,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逐渐应用于子宫肌瘤、避孕及妇科内分泌疾病[5-6]。米非司酮具有可结合孕酮受体但无孕酮活性的特点,可以拮抗孕酮,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卵巢-垂体功能,促进黄体溶解,继而减少促黄体激素和促卵泡素的分泌,延长排卵时间,同时通过非竞争性抑制雌激素,诱发子宫腺上皮的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作用[7-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均在85%以上,治疗后雌二酮、促黄体激素和孕酮水平均下降,子宫内膜厚度减小,疗效较好,与相关研究一致[9-10]。

目前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用药剂量存在较大差异,对疗效的影响也不明确。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治疗后雌二醇、促黄体激素及孕酮水平更低,说明应用高剂量米非司酮对机体内分泌的调节功能更强,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与杨金等[11]的研究一致。但本研究也发现,高、低剂量组在治疗后1、2、3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到两组均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说明用药剂量与子宫内膜厚度减小速度并无直接关系。

综上所述,应用12.5 mg/d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Hoxhaj O,Gjoni M.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J].Int J Ecosyst Ecol Sci,2015,5(4):623-626.

[2] Bongers MY,Mol BW,Brölmann HA.Current treatment of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J].Maturitas,2004,47(3):159-174.

[3] 黄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J].医学信息,2014,27(4):440-440.

[4] Kayastha S.Study of endometrial tissue in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J].Nepal Med Coll J,2013,15(1):27-30.

[5] 金力.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6):467-469.

[6] 王宝臣,黄惠君.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591-592.

[7] Brogden RN,Goa KL,Faulds D.Mifepristone[J].Drugs,1993,45(3):384-409.

[8] EE Baulieu.RU 486 (Mifepristone) [J].Ann New York Acad Sci,2010,828(1):47-58.

[9] 高阳,石新荷,孟晓华,等.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2):32-33.

[10]Murji A,Whitaker L,Chow TL,et al.Selective progesterone receptor modulators (SPRMs) for uterine fibroids [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7,4:CD010770.

[11]杨金,赵敏.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10,7(6):343-344.

猜你喜欢

司酮黄体子宫出血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循证评价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