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垃圾分类智能化数据化精细化

2018-02-05

中国生态文明 2018年6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社区

论坛共识(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监事长杨明森现场总结):垃圾分类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时尚化,动员公众广泛参与,是相对狭义的“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二是行政化,即强烈的政府干预,这个阶段非常重要,但不可能太长。三是市场化,这是垃圾分类的常态状态,只有走向市场化才可持续。而如果仅停留在市场化阶段也不行,必须到更高层次,即第四阶段的循环化。将垃圾分类纳入循环经济的背景,不仅仅作为秩序问题、社会问题、卫生问题,而是循环经济的一部分。市场化和循环化的必然发展方向,就是智能化,即第五阶段。这五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时尚化一定会贯穿始终,市场一定是主体,而行政干预将更多的体现在制定规则上,循环和智能,则可以随时进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封宁:

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亲自过问、亲自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大事,是提升我们整个民族文明习惯、公共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大事,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推进垃圾分类有助于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生活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需要把全社会统筹组织起来,有效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承担起垃圾处理的责任。

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勇:

南宁垃圾分类的经验有三个方面。一是健全完善组织机构。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分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健全以市长担任组长的市级工作领导机构,各城区、开发区、有关单位和部门同步建立工作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市、区两级联动的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构建高位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南宁市独有的“大行动”机制,高位指挥、高位统筹、高位协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三是对垃圾分类进行最严格的考核,考评结果作为重要工作纳入市绩效考核体系予以应用。这就有效解决了垃圾分类工作中部门职责交叉、相互推诿扯皮、统筹不力等突出问题。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张益:

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垃圾分类市场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预计2018年全年垃圾分类项目总金额会超过50亿元,近三年来年复合增长率265%,但目前主要还是政府埋单。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市场化工作?可以总结为“一链”“两网”“三化”“四分类”“五个原则”和“六个衔接”。具体地说,一是要建立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市场系统;二是生活垃圾回收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三是要最大减量化、全部无害化、合理资源化;四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处置、分类再利用;五是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六是分类收集与分类设施设备、分类收集与分类收运系统(转运车、中转站)、前端分类与末端处置设施、再生资源系统与环卫系统、有害垃圾与危废处置设施、业务模式与市场需求的衔接。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

我国当前大力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大大提升了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的准入门槛。常态化的严格环保督查与“洋垃圾”入境禁令,又大大压缩了“散、乱、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过去量大质次、薄利多销的低端再生产品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可以预期,短时间之内,我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准确性不可能很高,现阶段追求“量大”,其后果往往是一堆垃圾勉强分组分成略有差异的几堆垃圾,以其为原料只能生产低端再生产品,而且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或环境代价。低端再生产品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反过来又对垃圾源头分类造成冲击。因此,现阶段推行垃圾分类,应更加注重分出物的“质精”而非“量大”。有了“质精”的分类产物,才可能有高质量的再生产品,才能有效切断“散、乱、污”企业的原料供给,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市政公用行业专家委员会环境卫生专家组成员徐海云: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相对的,我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实际上很高,但缺乏系统统计,当然,我们跟发达国家的统计口径也不尽相同。当前,做好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和厨馀垃圾、有害垃圾这三类垃圾分类收集,首要问题就是做好衔接,即可回收物分类要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有害垃圾分类收集要与危险废物处理的衔接;易腐垃圾或厨馀垃圾分类收集要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衔接。家庭有害垃圾分类收集是短板,厨馀垃圾资源化利用必须考虑是否有足够土地承载。生活垃圾分类,特别是资源性的,不能搞强制分类。为什么不能搞强制?从法律层面来讲,要强制就必须要有很清晰的界定。从现实操作层面来讲,例如废纸,弄脏了就要归到其他垃圾,但废纸是不是弄脏了,是只有自己清楚的,第三方是没办法搞清楚的。强制不符合实际,也没有发达国家这么搞过,这是一个基本观点。

惠州皓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利行:

垃圾分类要从生产源头引导,做好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包装设计;分类设备要智能、精细,粗放回收已不能满足回收质量和回收效益;对特定产品,例如电池等,可以考虑收取强制分类保证金。

贵州锐意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垃圾分类研究委员会主任兰亚军:

垃圾分类本身是不能使垃圾减量的,但是通过垃圾分类这个杠杆,去倒逼源头减量,是可行的。例如台北,经过了十多年的垃圾分类,人均垃圾量从1.12公斤减少到0.38公斤。在垃圾分类这个领域里面,智能回收“互联网+”一定是需要的,它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溯源。垃圾分类的出路在市场化改革,但要避免误区,要以法治为基础,以产业化为支撑,以社会化为保障,以价格机制为杠杆。未来,垃圾分类真正要做好,一定是以法治为基础,也就是强制。现在这个阶段很多地方都在不遗余力地出台法律法规,为时过早。垃圾分类需要一个过程,前期一定是宣传动员、精神奖励。

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南宁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黄淑娟:

政府购买垃圾分类服务在国内是一项新的探索,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可以发挥政府无法企及的作用,在人力上、技术上以及效率上都优于政府直接推动垃圾分类的方式。尽管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避免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政府投入高、企业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缺乏监督与监督困难以及企业退出后该何去何从等问题;同时随着分类工作的推进,政府在哪些环节上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哪些环节上采用政府主导运营的方式也有待商榷。

浙江省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副主任胡柳: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根据宁波6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生活垃圾分类需要做好五大要素保障:一是末端设施要保障,二是收运体系要保障,三是分类质量要保障,四是政策制度要保障,五是人力财力要保障。居住小区是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阵地,如何做好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宁波正在积极探索,并总结了一些实操性的做法,概括为“五个导”。第一要有标准作先导,告诉老百姓垃圾桶在哪,投放点位在哪,什么时间去投,谁来收。第二要做到入户指导,让老百姓知道垃圾到底要怎么分。第三要做到桶边辅导,前提是垃圾桶越少越好,现在深圳就在推行撤桶定点,再发动志愿者做桶边辅导。第四要激励引导,尽量用精神激励,而不要过多的物质激励,这与未来垃圾税或费的趋势不符。第五要有考核的督导,要形成一套承接的考核内容。

江苏省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何晟:

垃圾分类实效的取得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政府层面需要制定与垃圾分类相匹配的政策法规及收费制度,规划推进垃圾分类终端处置设施建设;企业层面需要延伸市场化链条长度,努力形成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的全链条可持续的市场化运行模式;公众应该逐步将垃圾分类作为文明行为的表现,在源头实现分类。

广西环保联合会秘书长夏蓓:

垃圾分类需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益宣传、居民参与“四轮”同时驱动,否则很难快速实现。目前教育力度不足,加之配套服务体系无法快速建立完善,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可以产生实效的方式推动。最难处理的是有机垃圾,如果能把这块解决好,那生活垃圾当中至少有50%就可以解决了,甚至就地资源化。广西环保联合会目前正在推动“有机废弃物微循环体系”,即家庭厨余-益生菌堆肥-蚯蚓养殖-芽苗菜种植结合的方式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就地资源化。

零废弃联盟政策主任谢新源:

目前的垃圾计量工作过于粗放,大部分主管部门应当正视这个问题,至少国家规定的4类垃圾,各单位应当有分别的统计。有了计量之后,按量收费制度就要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的提法比较好,也切合实际。按量收费,混合垃圾和分类垃圾差别化收费,费用覆盖成本,从非居民用户和有条件的居民用户开始执行,就是从安装智能垃圾桶的开始,因为有计量的便利。混合垃圾减量要设置指标,纳入地方政府领导考核。现在只有垃圾处理设施规划,而统一的垃圾管理规划(包括垃圾减量、分类)是缺位的。应当由环保部门统一牵头,这也是履行固废法中环保部门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

上海爱芬环保项目总监郝利琼:

社区是垃圾分类成功之本。社区没能力,垃圾分类就没希望。只有花时间和力气在社区打造了一个“可持续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社区垃圾分类才能较低成本地持续下去。目前大多数城市开展垃圾分类的方法都过于依赖外部第三方组织,这些组织除了服务之外,没有带来真正的社区管理体制和治理体系的改变。垃圾分类要与社区治理相结合,以外部组织力量撬动社区内生力量,赋能+社区培力,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系统。

建议:1.政府的顶层设计上,在采买第三方组织活动时,不能仅提供活动或服务,而要着力于把知识、能力、资源带进社区,使外部资源转化为内部力量;2.基层政府要在财政上,为社区提供持续的资源和支持,加强社区内生力量的培育,志愿者团队建设,既能促进垃圾分类,又能很好地推动社区参与和社会建设。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社区
垃圾去哪了
社区大作战
分类算一算
3D打印社区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