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2018-02-05李文俊王慧铭
李文俊 王慧铭 李 建
(重庆市綦江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重庆綦江 401420)
引言
环境监测是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环保工作管理和决策提供参数和技术支持,也是环境监测、排放控制和污染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但由于受设备、人员、方法、环境等因素影响,限制了环境监测的正常运行和实施,不利于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运行。因此,要想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环境监测是关键,必须加强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提高整体环境监测水平,通过及时有效监测工作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有效开展,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1.1 为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环保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需要有参考标准,在确定某一地区是否被污染、污染程度如何、粉、尘水排放是否超标时,需要有一定的数据支持,这些都离不开环保指标的制定和要求,而环保指标制定的基础就是环境监测的数据。环境监测还可以将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了解该地区环境污染是恶化还是改善,环境监测还可以将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哪个地方环境污染更加严重,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
1.2 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环境保护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各种污染问题不断出现。由于我国的环保工作起步晚,很多的措施和制度还不完善,一般是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之后才开始治理,治理之后又反复出现,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源头控制。而通过环境监测,可以长期稳定地对全国各地环境进行监测,收集各地各时期的大气、土壤、水资源等环境因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已经发生污染的环境因素进行及时治理,并跟进监督,防止环境污染反复发生,对有污染趋势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防止污染源进一步扩散,争取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没有发生环境污染的因素通过制定相关制度进行预防,纳入环境监测范围内。通过环境监测对环境污染地区和因素进行适时监测,可以随时了解环境因素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为最终建立良好和谐的生存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2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发展对策
2.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境监测已经成为环保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各地区都设立了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建设了环境监测体系,对环境污染源进行跟踪监测,预防和制止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必须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杜绝为了政绩和业绩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谎报数据、弄虚作假,同时环境监测部门还应和其他环保体系部门加强合作,做好对地方企业的环保指导工作,共同做好环境监测和预防工作。
2.2 创新环境监测技术,优化环境监测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环境监测的技术和设备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监测方法也应该随设备和技术的提升不断优化,提高环境监测仪器的寿命及性能,提高设备监测的灵敏性及快速分析能力,并将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联系起来可以及时发出预警,以便于采取相关措施。同时,环境监测部门还应优化环境监测方法和手段,使得环境监测更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整体水平。
2.3 引进和培养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组织专业的环境监测队伍
无论是采用专业的设备还是先进的技术,最终的执行还是要依靠专业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专业的技术人员能更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控制突发事件恶化,而且专业的环境监测队伍更能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引进和培养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环境监测队伍是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结语
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每个人乃至子孙后代的利益,而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国家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应重视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组建专业的环境监测队伍,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做好监测工作,为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