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人如何看《菊与刀》

2018-02-04孙冬梅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3期

孙冬梅

摘  要:《菊与刀》可以说是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诸政策的指导书,也是世界各国研究日本文化的经典之作。而作为这本书的主角“日本人”,他们是怎样看这本书的呐?本文以著名学者川岛武宜为主,通过分析日本学者对《菊与刀》的评价,了解日本人对这本书的心理历程和看法。

关键词:《菊与刀》;川岛武宜;评论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1

1.川岛武宜和他的评论

川岛武宜,日本法学家,专攻民法、法社会学,写过许多启蒙性质的法学著作。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川岛的思辨性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是敏锐而又直观的。川岛对《菊与刀》的评论既不像和辻哲郎那样持完全否定的观点,认为此书没有丝毫学术价值。也不同于其他一些持全面肯定观点的学者,认为要对本尼迪克特的说法全盘接受。他在对《菊与刀》的评论中既肯定了本尼迪克特的学识能力、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同时也指出了本书的一些方法局限,还有一些细节性上的问题。

2.川岛武宜对《菊与刀》的评论

2.1川岛对本尼迪克特及《菊与刀》的肯定

川岛在对《菊与刀》评论的开头就写到,首先想要谈的就是著者的学识能力。著者虽然没有去过日本,却能整理出如此多而又重要的事实,这些事实虽然是一目了然的事,但是著者并没有忽视它。而是一点点地去分析它。川岛在评论中提及到 在战争中,他曾专心阅读过外国人写的各种各样的日本观和日本论,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张伯伦的多部关于日本文化的著作,由美赴日本潜心研究日本文化并与日本人结婚定居日本的小泉八云的许多著作等等,这些书目给了川岛很多启发,使其对自己的国民性进行反省。在阅读了如此多的关于日本文化的书的基础上,川岛认为《菊与刀》中不仅有深刻敏锐的分析,更是带给他一种新的感觉。可见他对《菊与刀》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2.2川岛对《菊与刀》中等级制度的评论

川岛认为著者对日本文化的基础——等级制度的把握是比较到位的。敏锐的分析,开阔的视野,恰当的角度。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把 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支撑制度的诸规则描述出来,每个日本人处在各自的位置依规则而动,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但是对于一些比较细致的点,川岛提出了不同看法。比如说家族内的等级制度,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家族。农民、渔民、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市民阶级的家族内部,并没有严格的执行等级制度。另外关于军队中的社会结构,川岛也有不同见解。本尼迪克特在书中谈到,日本军队中废除了敬语,并且军队中不论出身,有才则可以出人头地。但川岛论述到,日本军人是各种阶级、地区、职业的人汇集在一起的,所以他们中大多数只接受过极少的教育,敬语在军队中不是不复存在,而是由原来的复杂高雅的形式转化为一种极为简单的敬语。至于出人头地也仅限于那些家族地位相对高且受过教育的人。所以说即使军队中也没有绝对的平等,等级制仍然存在。

2.3川岛对《菊与刀》中“恩”与“义理”的评论

川岛评论到,关于“恩”与“义理”的部分是著者最下功夫,也是分析的最好的一部分。“恩”与“义理”是日本社会结合在一起的结点。譬如“恩”,日本统治与服从的关系是由报恩义务构成的。报恩的义务是无限的,而从义务的这种无限性中产生了人身的服从关系。关于“义理”,著者认为“义理”是道德的一部分,只不过不同于内心的要求,它更强调受外部强制力的影响,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川岛是赞成著者以上关于“义理”的说法的,但是川岛认为反过来说称之为“义理”的都是同种性质的事,这种表述是不正确的。

3.其他代表性学者对《菊与刀》的评论

3.1和辻哲郎的评论

和辻哲郎对《菊与刀》的评价与其说是学术上的评论,倒不如是说本尼迪克特关于日本人的一些看法激怒了他之后,他所进行的反击之词。特别是对著者提到的“耻”文化,即没有良心的只在意他人的目光,在没有旁观者的情况下做一些坏事也不会觉得羞耻,如果有他人在场的话就绝对不会做恶事的心态。和辻哲郎认为,著者只是从西方的价值体系看日本,把日本人描述成伪善者,所以他认为此书没有任何学术上的价值。

3.2柳田国男对《菊与刀》的评论

柳田国男在《普通人的人生观》中认为,日本更加常用“罪”这个字,“耻”的文化只限于武士阶级,“义理”也并不是日本人首尾一贯的模式。柳田国男对《菊与刀》的评价也是贬大于褒的。

3.3日本学者对《菊与刀》负面评价的总结

日本学者对《菊与刀》的不满之处可以归结为三点:第一,本尼迪克特既没有真正的到过日本,也不懂日语,所以对日本有关资料的分析和理解存在偏差。第二,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的分析缺乏连贯性和历史一致性,没有考虑到历史进程中的阶段性变化。第三,本尼迪克特试图把日本人均质化,把所有的日本人看作一个整体,忽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阶层、年龄、职业等的差别。这些批判确实指出了本尼迪克特在资料分析和论证严密上的不足之处,但是却没有注意到本尼迪克特所使用的人来学研究方法本来就是要超越历史的角度,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整体的把握、整合。

4.日本人对《菊与刀》的看法以及心理历程的变化

日本人对待《菊与刀》是持有一种矛盾的心理的,一方面否定批评,另一方面由于战后处于美国控制下而又不得不接受。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学者对《菊与刀》评价褒贬不一,说明日本人对自身文化的定位、对自身民族性的把握出现了分歧。而恰恰是因为如此,日本人对《菊与刀》评价的过程,也是对自身批评反思的过程。不管是从研究方法还是具体内容方面,对研究日本文化《菊与刀》还是有足够的參考价值的。

参考文献:

[1]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2]孙志鹏.日本学者对待《菊与刀》的文化心理历程[J],2010.

[3]兼子盾夫.和辻哲郎と「菊と刀」[J].1991.

[4]川島武宜.評 価と批判[J].1950.